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軍事革命為什麼爆發?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新軍事革命在唇槍舌劍中發展
自然界中有許多事情本身就是個謎,如果不解釋可能還可以稀里糊塗地混過去,但是越解釋問題就越多。考古學家、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堅定不移地相信:人類是由猴子變的,猴子就是人類的祖先。當你把這樣深奧的結論講給孩子聽時,他可能會問你一些令人難堪的問題:你是否也是猴子變得呢?為什麼動物園裡的猴子不能變成人呢?同樣的問題還有許多,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已經爭論了多少年,沒有人能夠解釋清楚,即便是解釋清楚了也不能令人信服。其實,真把這類問題弄清楚了也沒有多大用處,人們只不過是想知道事物發展變化之間的因果關係而已。
新軍事革命問題雖然早就有人提出過,但真正把它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進行研究,特別是把它列入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及長遠發展規劃中去考慮,還是1993年以後的事情。從那以後,世界就開始不寧靜,所有的軍事出版物幾乎都是關於軍事革命的文章,如果沒有機會感受什麼叫信息爆炸的話,只要瀏覽一下報紙、雜誌和網際網路就會立刻產生陷入信息海洋中的感覺。在這種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有用的信息和無用的垃圾混雜在一起,不花費相當大的氣力,休想辯出個東南西北,更不要說理清頭緒。
關於軍事革命和軍事技術革命誰先誰後,以及二者之間的區別和定義是人們爭論和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權威性的解釋和定義,仍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從性質上看,頗有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味道。即便是關於「軍事革命」本身,反對者也是人多勢眾,有人說什麼「革命」,八成是人為製造的「革命」吧?是真有這麼回事,還是「狼來了」?你有何高見呢?
軍事變革探源
早在遠古和古代時期,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沒有階級,沒有人類之間的爭鬥,沒有專門用來打仗的軍隊,沒有專門的武器裝備,沒有軍隊和老百姓的概念,軍民不分,平戰不分,所以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之間也就沒有任何明顯的區別。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科學技術就慢慢地發展起來,在當時稱得上是科學技術的可能就是人們磨製石兵器的技能,誰能把一塊石頭磨製成美觀、別緻、尖銳、能砍擊和劈刺的銳器,誰的技術就高超。火的發明,是向科學技術邁進的一大步。用火可以燒飯煮湯,也可以打造兵器,所以民用技術和軍用技術開始分化,專門用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迅速得到發展,結果使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殺傷力也隨之增加。
火藥的發明雖然一度作為開山劈石的工具,但很快就被用來製造兵器。特別是黑火藥出現後,更是推動了軍事技術革命的發生和發展,從滑膛槍炮到線膛槍炮,從手榴彈到航空炸彈,從炮彈到導彈,從常規彈藥到核武器,武器的殺傷威力和作戰效能不斷得到提高。18世紀英國發明蒸汽機後,人們最初只是想用到紡織機上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人力和財力,為資本家賺取更多的錢財。沒想到,蒸汽機很快被裝到艦艇上,從而出現了戰列艦、巡洋艦和大型海上艦隊,使海軍迅速擺脫傳統的槳帆戰船而進入一個嶄新的機械化海戰時代。
無論是物理學、天文學、核科學、電子學還是計算機科學,雖然它們都不是為了殺人或戰爭而進行專門研究和發明的,但客觀上確實促進了一次次軍事技術革命的發生和發展,所以,科學技術進步的確是軍事技術革命的火車頭,正是科學技術革命孕育了軍事技術革命,而軍事技術革命直接導致了武器裝備的革命。新型武器裝備投入戰場後,就會對傳統的戰術、編製和戰法提出挑戰,要求儘快改革軍事學說和軍事體制,否則將難以發揮新型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
科學技術進步引發軍事技術革命,軍事技術革命促使武器裝備革命,武器裝備革命又推動了包括軍事學說、軍事理論、作戰樣式、編製體制在內的軍事革命……,這一切從原理上講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但事實上,卻很難對軍事技術革命、武器裝備革命和軍事革命進行準確的劃分和定義。新石器、青銅器和火器的打造是不是革命?滑膛炮、線膛炮、激光制導火炮、垂直發射火炮和電磁炮是不是革命?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燃氣輪機、核動力是不是革命?有線電報、無線電報、行動電話、通信衛星、數字化通信是不是革命……?如此羅列,如此類推,世界上將會出現多少次軍事技術革命和軍事革命呢?
就當前正在進行中的這場軍事革命而言,托夫勒認為是繼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後的第三次浪潮革命;蘭德公司認為是繼坦克、飛機和導彈核武器之後的第四次革命;克雷派尼維奇認為是繼步兵、炮兵、帆船、火藥、陸戰、海戰和核革命等十次革命之後的第11次軍事革命;錢學森則認為是繼徒手、冷兵器、熱兵器、機械化革命之後的第五次革命……到底世界上還有多少名人專家會創造出多少次軍事革命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卻必須弄明白:究竟應該用怎樣的尺度去衡量軍事革命?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尺子去度量同樣的問題,這樣得出的結論自然就大相徑庭,如果能夠用統一的或近似的標準去衡量,可能就會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
應該看到,科學技術從發明、發現到推廣使用和產生革命性變革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單靠一兩項高新技術的發明和應用並不能立即引發任何革命。在古代和近代,一項科學技術從發明到推廣使用、特別是用於生產和製造武器裝備,其間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有的需要幾百年,有時則需要上千年,從火的發明到青銅器的冶煉、從火藥的發明到滑膛槍的出現,前後都經歷了數個世紀的漫長歲月。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真正轉化為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也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核技術是發展最為迅速的一項現代技術,從原子核科學的發明到核武器的製造也經歷了15-20年的時間。目前正在進行的這場軍事革命,號稱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但信息技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如果從中國的算盤、造紙、活字印刷術、雞毛信和狼煙算起,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如果從馬克尼發明電報算起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就是從第一台計算機出現算起,也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了;即便是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算起,也已經過去了40多年。
為什麼在那麼長的歷史進程中沒有爆發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軍事革命,而偏偏要在1993年以後才爆發這樣的革命呢?根本原因在於單項技術或某一兩項關鍵技術難以推動整個軍事領域產生根本性變革,必須有一個高新技術群在經歷一段較長的成熟期之後,共同發揮革命性作用,才有可能推動軍事技術領域的革命。
——本文摘自《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第一部:潮起潮落。第5章:新軍事革命在唇槍舌劍中發展。P75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局座召忠
微信號:zhangzhaozhong45
※美國和印度在同一天摔了直升機,好擔心阿帕奇……
※印度正在造國產隱身無人機,這是還想再多摔幾架嗎?
TAG:張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