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會「雪崩」嗎?調控到底有沒有誤傷剛需?真相出乎意料
房地產調控正如火如荼地鋪展,未來房價會如何走,所有人都想弄清答案,因為其中暗藏著未來財富滾動的密碼。馬雲說「8年以後中國最便宜的就是房子」很多人也因此認為,房價會由此開啟「跌跌不休」模式,滿足所有人都能買得起房的「小確幸」,事實真的如此嗎,房地產真的會從此一蹶不振,走上馬雲預言的道路嗎?剛需買房到底要不要繼續等下去?
奇哥已經說過N多次了:廣大剛需們一定要認清現實,在以「穩」為調控主基調的當下,房價大漲大落都不可能再出現,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房地產仍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這一點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很多人期盼的「房價雪崩」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國家更不允許這種現象出現。
多重信號顯示,雖然樓市趨穩正逐漸回歸理性,但剛需購房者如果不早作打算,未來買房難依然是大概率存在的事實。國家強調「房住不炒,保護剛需」,但現實的環境卻是,在調控大招層出不窮、狂轟濫炸之下「房住不炒」卻在「誤傷剛需」:
首先,地方政府對新房管控採取限價手段,雖然有效,但對剛需購房者卻並沒有多大的利好。因為政策一出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市場購房需求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多了許多套利的虎狼之師,開發商這邊更是為確保快速回款對購房者要求很高,8成首付+驗資、全款支付不勝枚舉。唯有不得不借槓桿才能買得起房的剛需就只能在一邊看著土豪「全款拿下」而望房興嘆了;
其次,各大城市商業銀行針對首套房貸款利率普遍上浮10%-30%已是常態,東莞等地甚至最高上浮40%,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一套原價200萬的房子,購房成本憑空多出來近50萬元的利息。不僅如此,銀行拉長放款時間更是顯得故意刁難,剛需購房蒙上了層層陰影,這種局面的形成已然強調了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論調,但對於剛需買上房卻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以上兩點都是事實,奇哥不反駁。但這並不代表房地產調控是在做「無用功」。畢竟如果沒有調控,剛需買得起房、買得上房的狀況會有所改善嗎?恐怕不僅不會好轉,反而會隨著市場的發展陷入到更加掙扎的境地,調控雖然沒有達到樓市普遍降溫,房價大幅下跌的局面,但是通過限購、限售、限貸等手段等於說把房價上漲的預期硬壓下去了,這一點投機炒作者逐漸退出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
奇哥認為,從已經出台的房地產調控手段不難看出,中央政府對房地產調控採取了步步為營、多招密集連發的策略,說明中央對房地產調控的態度是明確且有決心的。從一定意義上講,銀行收緊房貸對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會起到積極作用,進行利率優惠政策調整有利於合理引導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其實說的更直白點就是,利率上浮、銀行放貸時間拉長這些基本面確實對剛需買房造成阻礙,但對整個房地產大局是利好的。樓市趨於穩定健康是國家迫切需要看到的,因此調控不可能照顧全局,面面俱到。
未來剛需買房難仍然是血淋淋的事實!買房趁早?
奇哥也說過,從過往歷史來看任何一次改革都不可能輕易實現,改革是有陣痛的,因為它意味著行業固有規則和利益分配要重新配置,但無論到什麼時候扮演底層角色的人們都不是實質上保護的對象。
事實上,從1-3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一季度樓市降溫,房價真正下跌的地方也屈指可數,除環京地段有比較明顯的成交量的下跌外,二三線城市普遍的真實情況還是一房難求。二手房市場被調控大手按壓著,出現成交量的下跌也不能代表市場的真實情況,調控名義上保持不松,但剛需期待的房價大跌很難出現,炒房投機者見好就收大面積拋房的情況大概率也不會出現。
期待房價下跌不成,且從央行行長講話釋放的信號來看,首套房貸款利率亦存在上浮的隱憂,那麼剛需現在該作何打算呢?
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認為「買不起房,就多買兩套」。一時間招致了很多專家、學者、自媒體大咖的拷問和質疑。
但在奇哥看來,管清友的話不無道理,很值得剛需購房者深思。首先,奇哥一直認為屬於剛需上車的機會就是房地產進行調控的時候。事實上任志強也說過同樣的話,2017年5月份任志強在第一財經的一次活動時說過,買房策略從來都是大家覺得房價要跌的時候買,因為逐漸往下降的時候都怕,不敢買,房地產最好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候買,你要是等著都漲的時候去買啊,那賺的就買有跌的時候賺的多了。過去我們都遵循買漲不買跌,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你們得倒過來,房地產是估值越低的時候,它未來升值越高,估值越高的時候,未來升值越低。
其次,雖然央行沒有以加息的方式來應對美聯儲加息,但是通過逆回購等方式已經使得商業銀行融資成本大升,所以接下來各商業銀行繼續上浮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剛需就不得不面對更高昂的購房成本,買房難問題將更加顯著。
※沒房的剛需恭喜了!新一輪調控兇猛來襲,炒房客難逃懲罰?
※任志強預言成真,房價下跌城市增多,剛需買房好消息不斷
TAG:樓市新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