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玉雕技法,或將面臨失傳……

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玉雕技法,或將面臨失傳……

集寶街—玉見魅力石界

玉雕在中國歷史悠久,它伴隨著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篇章。但是玉雕發展到今天,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技法或將面臨失傳,為此許多人在奔走呼籲,許多人在扼腕嘆息,許多人發出了無聲的感嘆,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玉雕技法吧!

1、玉雕中的薄胎製作

薄胎玉器製作在玉雕工藝中最高深的技法,源於唐朝,主要製作碗、杯、盅等器皿件,後發展為香薰、鼻煙壺、玉雕瓶等。

薄胎玉器製作的工序包括設計、開料、開胚、掏膛、拋光等,其中掏膛特別精細,一些帶蓋的玉雕器皿,在器蓋外型做完,子口確定好後便開始打鑽掏膛,並逐漸掏空。

其技法精湛之處就是:膛壁厚薄均勻,恰到好處,尤其是口小肚大的玉瓶,使用膛鉗工具時容易出現膛壁不均勻、或者是串漏等情況等。為了美觀在薄胎外部通常設計雕刻花草圖紋,在雕琢中玉雕師們更是如履薄冰,通常情況下薄胎玉雕的製作成功率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所以愛玉的乾隆爺曾賦詩讚美薄胎玉器:「薄遏片刻銖,輕於舉鴻毛,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

2、玉雕中的鏈環製作

玉雕中的鏈環工藝只要出現在爐、瓶、塔、熏、片、鎖、墜上的玉雕物件上,它屬於鏤空雕的一種,又稱為鏈雕或活環鏈雕。在製作中首先要設計好鏈條的位置、長短、大小,在材料上盡量避過環鏈的裂紋與瑕疵。

在雕刻時,鏈條可與主體物同時打坯,但不能急於穿孔脫環,必須等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後,再慢慢進行脫環。

脫環這項工作非常精細,必須先用小型鑽具小心翼翼地順著每環的內廓並排鑽孔,每孔之間略留距離,然後再用特製的小鏈刀或針鑽,謹慎解環,直至脫環成功,最後一道工序再拋光打磨。鏈環的製作不僅工藝複雜,材料上也很講究,脆性大的料子不適合製作鏈環,有瑕疵的料子也會影響美觀。

3、玉雕中的壓絲工藝

壓絲工藝就是在完成好的玉器上刻槽線,把金銀絲用小錘敲入槽內組成圖案,使金銀絲與玉表面在一個平面上,出現金鑲玉的金銀錯製作手法,將金銀手工藝和玉雕手工藝融為一體,達到完美的效果。

金銀錯工藝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而玉器中的金銀錯工藝盛行於清代乾隆年間,當時多採用白玉、青白玉、碧玉、墨玉等原料製作,當玉雕鑲嵌金銀絲壓花的圖案以後更顯雍容華貴,高貴典雅。

今天我們談及這些精湛玉雕工藝的時候,還能看到老手藝人的製作過程,也許多年以後這些手藝將面臨失傳,主要原因是兩點:第一能夠用於製作大器的玉料越來越少了,隨著玉石資源的枯竭,或將再也難尋;

第二能夠有耐心認真潛心學習,傳承這些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里,人心多浮躁,淡漠名利安心學藝者又有幾人?真的希望這些精湛的玉雕工藝能夠得到保護、傳承和發展!

有你想看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蠟石 的精彩文章:

買和田玉,你懂得如何區分「籽料」和「滾料」嗎?
禪在石里,人生在禪里

TAG:黃蠟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