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半夜敲木頭,古人這些防火「妙招」一定要見識一下!
撰文/嬋玉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天乾物燥, 小心火燭」 ,古裝電視劇里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句台詞, 目的是警示人們小心火災。
但你知道嗎?除了大半夜敲木頭,古人防火的花樣還有很多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火與中國文化
古人們對火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我國古代建築大多是木質結構,天氣乾燥時極容易起火。
在沒有自來水管、高壓水槍和消防車的古代,對火災的預防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種古裝劇里,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打更人邊走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個場景並不是導演和編劇的想像,而是有據可依。
《周禮·天官》中記載,到了每年春秋兩季,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都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的中國人信奉神明,因此會在建築物上放置厭勝之物(「厭」字此處念yā,通「壓」,厭勝是指舊時漢族民間一種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習俗),祈求神明保佑人們不受火災的侵害,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紫禁城裡的大殿就會發現,在每座大殿的屋脊兩端都有一組對稱的龍形裝飾,在建築學上稱為「正吻」或「大吻」。這實際上是一種叫「蚩尾」的神獸,「水之精,能辟火災」。
古代房頂屋脊上少不了蚩尾的身影,古人相信這種神獸可以辟火
在大型建築上安放厭勝是古代建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過這種設計也不過是古人的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據記載,雕刻了無數蚩尾神獸的紫禁城還是常常發生火災,截至1949年,紫禁城共發生過大大小小73次火災,其中供皇帝上朝、大臣覲見用的太和殿先後被燒過4次。
古代的消防科學技術
即使做了很多預防,有些火災也無可避免。在一次次的失火、滅火實踐中,我們的祖先逐漸總結和創造出了消防科學技術,其中很多在世界範圍內都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哦。
建築中的分隔技術
所謂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間做技術處理,塗上濕潤的泥土,形成一個不可燃的保護層。春秋時期,為了應對軍事進攻和火的侵襲,墨子首先總結了建築防火的基本經驗。提出了城門上塗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盤、城門樓上設儲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在後來的發展中,在建築中加入防火牆逐漸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防火方法。北宗的《營造法式》被稱為古代消防標準的專著,其中對建築的防火牆有專門的尺寸標準。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特色,但其最初是作為封火牆使用,是防火用的建築分隔設施
多樣的儲水工具
儲水是救火的關鍵,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儲水工具。從商代起宮廷里就開始設置水缸。明朝時,在宮廷里鑄造金屬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內可存水1000多升。
到了清朝,宮裡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監往缸里挑水,冬天為了防凍,還要給水缸帶上棉套,並用炭火給水缸加溫。目前故宮尚存有18口鑾金水缸。由於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稱為「太平缸」。
城市消防體系逐漸形成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燒陶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把燒陶區和生活區分開,其中有一個考慮就是防止引發火災。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職能逐漸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從單體建築出發,而是轉向城市消防規劃。宋代,很多城市裡都設置瞭望火樓,樓頂有兩人值班,發現城中有火情就及時報告,以便官府組織救火。望火樓,就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撲救火災的設施。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歷史,而且做到了隨需隨用。
望火樓
明代實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隊伍和義務消防組織「火灶」。設置水缸、麻搭、火鉤,組織人員,往來巡視,遇火則擊拆報警並配斧、瓮、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較嚴密的滅火制度,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鴉片戰爭後,西方先進技術開始進入中國。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1年)後,清政府購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裝備——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
古代滅火工具
這樣看來,古人防火妙招真的不少。雖然那時候的防火技術沒有現在那麼先進,但這些都為現如今的消防系統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呢。
※賞山桃、觀野鴨,周末春遊究竟要怎麼玩?
※兒童自閉症是父母照顧不當造成的?關於自閉症的錯誤認識你都有嗎?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