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上的5類話,能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養細節
看看你說過沒?
很多年前,我記得曾經跟一位老師就餐。
吃著吃著,老師說:「你從小一定是個內斂的孩子……」
我驚訝,問為什麼。
老師笑著說:「從開始就餐到現在已經半小時,你始終只是夾你面前的那碟土豆牛肉。還有,你的湯勺放在了我這邊,你也沒有讓我幫忙……」
我哈哈大笑。的確如此,我從小便被教育「能不麻煩別人的,就盡量不要麻煩別人」。
不過的確存在餐桌心理學。當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在餐桌上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不僅能反映出家庭的養育細節,也能構建一個孩子的心理軌跡,最終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正如美國伯克利大學心理學家Alison Gopnik所言,孩子的大腦會根據現實的觀察構建因果關係。父母好的教養,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和性格;父母不良的教養,會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和性格。
很多家長經常在餐桌上說的下面這5類話,會帶來養育隱患:
1、催飯:「你能不能吃快點?」
「快吃呀,飯菜都涼了」;
「給你10分鐘,吃不完就倒掉」;
「嘴巴癱了?咀嚼的速度要加快」;
「快快快!好好的心情被你的慢吞吞搗壞了」;
……
當父母習慣催促孩子快吃飯時,第一,父母要知道,細嚼慢吞有利於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第二,催促會給孩子帶來焦慮感。輕微的焦慮能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但嚴重的焦慮會帶來糟糕的後果。在長期的較多焦慮下,催飯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厭食。
值得注意的是,在壓力下,孩子體內的皮質醇(也叫壓力激素)含量會升高,是體內的應激系統促使大腦和身體分泌的結果。美國兒童發展科學委員會(NSCDC)認為,幼年時期長期焦慮、體內的壓力激素高的孩子,未來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社會能力較低、情緒管控能力差等問題。
那一幕,是我見過的最奇葩的「催飯」:
有一次,我到一小城的街上,看見一位長得清秀的小男孩拿著飯碗站在門口扎馬步,他的媽媽坐在一旁的飯桌邊吃飯。一看到小男孩站得不夠穩,便揚起手上的雞毛帚,打在小男孩的小腿上,並且一邊打一邊狠狠地罵:「誰讓你吃飯拖拉?快吃完就不用蹲馬步……」。小男孩為了儘快結束馬步,嘴巴嚼得很快,到最後還是硬咽的。我在想,孩子這輩子一定會恨透了吃飯的。
2、貼標籤:「你是個挑食的孩子」
即使孩子偶爾不願意吃某種食物,也不應該被貼上「挑食」的字眼。想想「標籤效應」便知,美國心理學家Howard Saul Becker說,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容易成為跟標籤一樣的人。「負面標籤孩子」,其實是孩子以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事實上是他們依從標籤成為別人眼裡的孩子,不利於他們發展自主意識。適當的正面標籤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是有好處的,但不建議父母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籤。
我家小男孩2歲多時,有一天晚飯時拒絕吃豬肉,我猜測是因為豬肉做得過老。但他卻被奶奶貼上了「挑食」的標籤:「你怎麼不吃豬肉呢?看來你也是一個挑食的孩子!」從此孩子每次見到豬肉就不吃,他還跟我們說「我挑食」。後來經過很多波折才糾正了。
3、條件交換:「吃完飯就能吃糖果」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吃飯或加快吃飯的速度,會與孩子進行條件交換:
「吃完飯就能吃糖果」;
「10分鐘吃完飯,獎勵一個冰淇淋」;
「把湯喝了,給你買一個玩具」;
……
「條件交換」,常常能在一開始催促孩子加快速度,但容易養成孩子討價還價的習慣。比如,當孩子不滿足於吃完飯只能得到一顆糖果,他可能會跟媽媽說:「我吃完飯能不能坐搖搖車?我不要吃糖了。」倘若媽媽答應,媽媽可能會面臨孩子未來更多的討價還價;不答應呢?孩子可能便拒絕吃飯,或者繼續在吃飯上磨蹭,甚至做出故意唱反調的叛逆行為。所以,「吃完飯就能吃糖果」這類條件交換的養育方法,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有。
4、有意或無意的暗示:「爸爸/媽媽不喜歡吃這個」
「爸爸/媽媽不喜歡吃這個」,會給孩子帶來對某種食物的不良印象,孩子可能會因此拒絕食用。背後其實是「從眾效應」在起作用,看到父母那樣做,孩子便主觀猜測其合理性,從而跟隨他人的行為。
「媽媽不喜歡,可能是難吃」;
「爸爸不愛吃,可能是肉太硬」;
「奶奶不想吃,可能是味道不好」;
……
所以,父母如果想讓孩子多嘗試各種豐富的食物,鼓勵孩子的自我判斷力,父母便不應該把對某種食物的主觀印象和色彩施加給孩子,從而影響了孩子的判斷。
5、幫孩子做決定:「你不會喜歡這種食物的」
「你不會喜歡這種食物的」,告訴孩子不應該吃或阻止孩子吃某種食物,實際上是幫孩子做決定的包辦做法。美國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Krik Schneider說,人的一生是在許多選擇中度過的。選擇能幫助孩子建立內心的自信,倘若父母在孩子的吃飯上包辦,幫孩子決定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拒絕讓孩子嘗試的做法,最終會扼殺孩子的自信。
有一次親戚聚會,有人買了榴槤。
一位媽媽跟她女兒說:「你不會喜歡榴槤的,別浪費!」
小女孩很委屈地掉眼淚,躲進了房間再也沒出來,並且在晚飯時拒絕進食。
她一邊抹眼淚一邊跟其他小朋友說:「我曾經在姑姑家吃過的,媽媽什麼都要管!我真討厭她!」
當她的媽媽聽到女兒竟然討厭自己,也很意外,「我只是說了我的看法」,小女孩的媽媽無辜地說。
所以,孩子們在餐桌上時,父母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1)沒有主觀色彩地介紹各種食物的營養,讓孩子自己選擇;
2)沒有電視聲音的干擾,也沒有家長的嘮叨和叮囑,讓孩子靜靜地吃;
3)提前跟孩子協商好就餐時間,培養孩子在合適的時間內完成就餐的習慣。
吃飯是小動物們都懂的事情,父母別把它搞複雜了!
關鍵字:就餐習慣、餐桌心理學、親子關係、家庭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雙胞胎娃要過生日,爸媽卻給一個準備了「後事」
※孕婦生下龍鳳胎,產房外20人泣不成聲,得知真相後,醫生也哭了!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