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養我這麼多年,只是一場空…」15歲男孩寫下遺書,此前曾跳樓自殺未遂…

「你養我這麼多年,只是一場空…」15歲男孩寫下遺書,此前曾跳樓自殺未遂…

楠楠的遺書——

「媽媽,當你看到這些字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我知道,我這樣做真的很自私,你養育了我這麼多年,到頭來一場空……你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只要是我想要的,只要是對我成長無害的,不管有多貴,你都會買下,從不心疼錢……」

這是杭州一名15歲的初二學生楠楠(化名)寫給媽媽的遺書。去年2月,他因瑣事與母親發生口角後,曾從三樓縱身一躍,腳踝粉碎性骨折,自殺未遂

今年3月初,在家人「哄騙」下,楠楠來到樹蘭(杭州)醫院精神衛生科就診,住院治療;3月14日,他向護士要了筆和紙;當天夜裡在康復治療室,這封遺書意外被發現。

1

媽媽,你那句「給我去死」真的好刻骨銘心

楠楠是個聰明、上進、聽話的孩子,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成績從年級400名逐漸升到了200名,最好一次到了年級50名,班級前三名。

但所有的努力與成績都沒有換來媽媽的肯定,媽媽覺得不夠。出生在農村,兒子考上好大學才能出人頭地,成績必須在年級前10名。媽媽想以此逼他更努力,更優秀。這一切,難道不是為了他好?

「我每次考了好成績,媽媽都不滿意,更不會給我任何獎勵。」楠楠說,媽媽只會說一句話,就是「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下次應該考得更好」

以至於兩年前,這個已處於青春期的男孩開始出現明顯的厭學情緒——不願意讀書,不願與人交流,喜歡躲著同學,並將手機遊戲當成自己逃避現實的工具

楠楠坦言,自己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就有了「想不開」的念頭,只是一直沒有勇氣孤身離開這個世界。直到去年寒假,媽媽的一句「你好給我去死了」令他刻骨銘心,遺書中這樣寫道:

「你也許是氣話,但那個時候我真的心痛地說不出話來,還有那句『你是不是要逼死我,逼我離開這個家』,我真的從來沒有那樣想過。」

受抑鬱症影響,楠楠沒能承受住這樣的打擊,他擇了跳樓。好在過程中出於自救本能,無意識地抓住了晾衣架,加上腳先著地,最終只是傷到了腳。

自責中,本以為母親會幡然醒悟,現實卻令兒子絕望:

「我永遠忘不了(那天)在麵包車上,你邊哭邊說,辛辛苦苦的錢就這樣沒了。我當時真的很難受,甚至有種想跳車的衝動,這樣我就會被其他車撞死,或者被碾死,但是看到旁邊爺爺的臉,我真的有些下不去這個手。」

2

一個想自殺的孩子:

請求醫生為爺爺配高血壓葯

不願死在醫院,怕給別人留下負擔

今年1月,因休學時期已結束,學校教導主任上門勸告楠楠復學,卻被辱罵出門,楠楠還說「想讓我上學,我就從樓上跳下去!」

情況愈演愈糟,2月3日,他無故將母親打了一頓,並繼續在家玩遊戲,不許人打擾,否則就摔東西、發脾氣,不願出門讀書,覺得自己走路跛腳丟人,也堅決不接受手術取出鋼板,稱除非自己死了……

「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這孩子頭髮很長,看出來很久沒打理,我們根據口述的病史,一開始懷疑是精神分裂,進一步確診為抑鬱症,而且是重度的。」接觸過程中,樹蘭(杭州)醫院精神衛生科李旭娟副主任醫師發現,楠楠的抑鬱症和一般抑鬱症不一樣,主要的應激源來自他的家庭,爸爸話很少,媽媽非常強勢,控制欲比較強,生活中媽媽對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好」,長期的壓抑導致他完全沒有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快樂。

收治入院後,醫護人員們慢慢發現,楠楠底子里其實是個非常善良的孩子,「住院期間是爺爺在陪護的,他就問我們能否幫老人配點葯,因為爺爺有高血壓。」

他甚至表達過,要死也不會死在醫院,因為不想給醫院和醫護人員留下負擔,造成不好的影響。

3

媽媽:世界上如果有後悔葯……

家長如何看到孩子的生命力?

前段時間,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在參加一檔視頻節目時說:

「真正的寵」跟「溺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當生命力被看到的時候,它就是好的生命力,是熱情,創造力,愛。

當生命力沒有被看到的時候,它就是黑色的生命力,是恨,攻擊,憤怒,破壞。

如果孩子本來的生命力沒有被看到,無論你認為自己做了多少,那都不能叫愛。

武志紅說,每個最終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他們感受到的並不是父母的「愛太多」,而是清一色地感受到「愛太少」。

而父母們的第一反應卻是困惑乃至憤怒:我都那麼愛你了,你還覺得不夠?

那麼我們就應該反思:我們是不是……愛錯了?

怎麼看見孩子的生命力?李旭娟副主任醫師講了一個原則,叫「蹲下來」,即充分尊重孩子,在換位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溝通,而非居高臨下地「教育」。

其次就是要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及時地肯定。所有的孩子都有一顆向上並脆弱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慢慢變成「空心人」,甚至感覺生命沒有意義。

家長也應客觀地認識到,男孩和女孩因生理、心理發育特徵不同,不同階段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要多方位認識到孩子的特長,全面發展。

在此也給家長們提個醒,突如其來的厭學情緒,往往是發現孩子心理問題的突破口。

去年一年,樹蘭(杭州)醫院精神衛生科就接診了10多例以「厭學」為臨床表現的青少年患者。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家長若發現「端倪」,最好及時將孩子帶到專業醫師處諮詢。

當前,楠楠正在接受MECT(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這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他打消自殺的念頭。

但李旭娟副主任醫師明確表示,最終這個孩子恢復到什麼程度,還要取決於家庭環境,取決於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溝通和理解程度。

楠楠在遺書中致媽媽:「我也真是的,死都死了,還不停地埋怨,但正是因為我死了,所以求你再聽我扯淡下吧!」

據悉,楠楠的媽媽在看到兒子的這封遺書時,潸然落淚,非常後悔。她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寶貝兒子竟藏了這麼多「心裡話」。

【延伸】

關於抑鬱與焦慮,你應該了解更多一點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每年因抑鬱症而選擇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同時,抑鬱症的「同黨」——焦慮症也在不斷蔓延,造成的身心傷害相比抑鬱症有過之而無不及。

抑鬱症與焦慮症同屬精神科疾病,醫學界至今對兩者的病因並不能給出明確的解釋,除去外部環境原因,與人體自身的遺傳、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都有一定的聯繫。

焦慮症臨床表現為緊張、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尿頻等,而抑鬱症則更多地表現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軀體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產生焦慮、抑鬱的情緒並不等於患上了焦慮症或抑鬱症。

3個典型的焦慮症或抑鬱症臨床判斷標準:

1.時間標準:沉浸在負面情緒中不能自拔,負面情緒持續三個月以上仍不能得到緩解的,你可能患上了抑鬱症。

2.痛苦可控程度標準:抑鬱症常常伴隨著強烈的精神痛苦,當痛苦及其影響超出自身能力控制的範圍,你可能已經患上了抑鬱症。

3.日常社會功能影響程度標準:因自身負面情緒或伴隨的身體不適(心悸、噁心、失眠)而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社會功能,甚至導致喪失部分功能,那你極可能已經患病。

需要注意的是,春天是心理疾病患者的危險季節,從環境影響來看,大腦激素分泌容易發生紊亂,導致情緒波動大,令心理疾病發作。

對抑鬱症來說,有這些特點的人要特別警惕:

1.大部分人面對心理壓力,會有一定的承受力,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處在高壓的狀態下不能釋放,那麼他的承受力就會不斷降低,直到無法抵抗這種壓力。

2.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往往睡眠狀況不佳。睡眠質量差,人的抗壓能力以及精神狀態就差,更不容易對抗突如其來的打擊。這個時候如果發生較大的心理創傷,就很容易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3.興趣愛好少,社交圈小,只專註於工作或其他某一方面,這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

4.在一段時間內受到接二連三的挫折,這種累加的心理創傷會誘發抑鬱。

5.有一定的遺傳性,家裡父母或親戚有抑鬱症的病史需要特別注意防範。

6.既往有抑鬱症發病史,或者長期患有慢性軀體疾病,都有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

自殺是對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威脅。有數據顯示,15%的抑鬱症患者會死於自殺。患者自殺行為多發生在凌晨,這源於失眠是很多患者的癥狀之一,當看著周圍人酣然入夢,自己則在黑夜中痛苦地輾轉反側時,會擔心新的一天自己無法面對和承受,隨即產生自殺念頭。

GIF

抑鬱症患者如果出現自殺行為,就是對生的痛苦超過對死亡的恐懼,這時患者已不把死亡作為一種恐懼,而是作為當前痛苦的一種擺脫。抑鬱症患者存在明顯的「三無」認知模式,就是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價值,對社會和家庭做不出貢獻,未來也是一片黑暗,沒有希望。如果一個人存在這樣的認知模式,赴死決心則十分堅決,並且一旦出現一次自殺行為,未來半年內再次自殺的風險也很高。

人們對於有自殺風險的人群一定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言語線索。比如他會說孩子以後要聽家長的話,會跟家裡人說存摺放在哪兒,密碼是什麼。

第二,行為線索。他從來都把工作看得十分重要,最近卻突然請假去旅遊,或是類似的反常行為,比如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拿出來送給朋友和家人。

第三,情緒線索。他內心非常痛苦,經常自己一個人傷心流淚。

(記者 翁含露 通訊員:鄒芸 謝晨)

青少年抑鬱不容忽視!

轉發收藏,轉給深愛孩子的家長們!

大家都愛看

省政府秘書長、副秘書長和辦公廳副主任分工公布

事關500萬人!浙江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職稱系列將全部設置到正高級

重磅!杭州首個搖號樓盤公布流程!40%優先無房家庭,均價四萬一!

來源:浙江在線健康網

責編:侯瑋

編輯:楊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在線 的精彩文章:

開通電腦端和移動端雙渠道在線辦理 「撥浪鼓」平台讓市場商戶少跑腿
自主研發為高質量發展插上「翅膀」

TAG:浙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