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白帝託孤於諸葛亮被稱為千古典範 康熙憑啥用七個字表示鄙視
原標題:劉備白帝託孤於諸葛亮被稱為千古典範 康熙憑啥用七個字表示鄙視
劉備白帝託孤(或者叫永安託孤),一直被當做千古君臣「推心置腹、相知不疑」的典範,被歷代帝王將相津津樂道。比如晉人袁宏說劉備「劉後(備)授之無疑心,武侯處之無懼色,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胡三省說「自古託孤之主,無如昭烈之明白洞達者。」清史學家趙翼也說:「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性情之流露。」但是到了清朝康熙皇帝那裡,這件事情卻完全變了味,他在看《通鑒輯覽》的時候,冷冷道出七個字表示鄙視:「以譎詐相尚,鄙哉!」
按照康熙的說法,劉備和諸葛亮進行的這場白帝託孤,實際是你算計我我算計你,劉備在說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時候,屏風後面的刀斧手已經躍躍欲試。只等諸葛亮「表示感謝」或「受之不疑」的時候,劉備輕輕咳嗽一聲,那麼「白帝託孤」馬上就會變成「清君側」。所以諸葛亮這才「嚇得」涕淚橫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其實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雖然康熙未必是小人,但是他憑啥用「以譎詐相尚,鄙哉」這七個字說劉備白帝託孤很卑鄙?這可能是因為漢語沒學好。或者是康熙「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聽到「託孤顧命」這個詞就反胃,看見顧命大臣就恨不得撲上去一把掐死:他被四個顧命大臣耍得團團轉,後來更是成了鰲拜手中的提線木偶。十六虛歲的康熙冒著生命危險幹掉了權傾朝野的顧命大臣鰲拜,對那段當提線木偶的日子,肯定是有刻骨銘心的記憶。
但是我們為什麼說康熙不理解劉備和諸葛亮的相互信任是因為漢語沒學好呢?我們來看這幾個字:「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按照康熙的想法(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劉備槍林箭雨中打下來的基業,怎麼會因為自己的兒子不成器,就拱手送給諸葛亮而讓他「自取」了呢?這就是康熙皇帝漢語沒學好的表現了:自取不是讓他自己拿走皇位,而是讓他再選一個皇帝,也就是授予了諸葛亮「廢立之權」,並且給劉禪預備了「備胎」,也就是魯王劉永。劉備在託孤給諸葛亮的時候已經有所暗示: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那是明明白白要告訴諸葛亮:「朕不是只有劉禪這一個兒子,阿斗不行,你就換這個魯王劉永!」
而且當時諸葛亮雖然名為丞相,但是一直沒有開府治事,也就是沒有獨立的人馬班子,在軍隊中更是沒有一點根基——諸葛亮用「錦囊妙計」指揮劉關張乃至趙雲魏延只存在於《三國演義》中,事實上火燒博望、新野的時候,諸葛亮還沒投靠劉備,而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去跟曹操爭漢中,帶的是法正。在劉備去世前,諸葛亮就是小一號的蕭何(蕭何當丞相是開府治事的),劉邦又怎麼會把江山拱手送給蕭何?就是真送,蕭何也不敢要——樊噲周勃等人還掌握著軍權呢。
在劉備陣營也是一樣,趙雲已經親帥大軍來接應劉備來到了永安,馬超魏延也手握重兵鎮守一方,這些人是不大給諸葛亮面子的,相互之間甚至沒有多少交集。劉備就是再糊塗,也不會讓諸葛亮「自取」皇位,那不是厚恩,而是往死里坑了。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劉備讓諸葛亮「自取」,也就是撤換劉禪而換上劉永,也是有先見之明的: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把蜀漢政權搞了個一塌糊塗,而劉永卻打心眼裡看不上黃皓,最後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
這樣看來,康熙用七個字表示對劉備白帝託孤的鄙視,除了自己身心受到過「顧命大臣」的傷害,主要是因為他漢語沒學好:漢語是要講究語境的,每一句話都要結合當時的環境和衍生事件來分析。諸葛亮當時並不具備取劉禪而代之的資本,而且劉備又鄭重其事地把魯王劉永介紹給諸葛亮,可能已經預見到劉禪難以成大器,但是都是自己親生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按照漢朝「立子以嫡以長」的規矩,只能傳位給劉禪。但是劉備又把希望寄托在諸葛亮身上,希望諸葛亮在發現劉禪無能的時候,當機立斷換上備胎劉永,這樣蜀漢這駕馬車才能跑得更快更遠……
※徐庶在母親死後何不刺殺曹操或逃歸劉備?他棄劉歸曹或許另有隱情
※殺害抗金猛將大刀關勝的宋代漢奸皇帝 守著五十頃地五十頭牛自生自滅了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