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技法入門:怎樣畫水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編者按:傳統畫水,宋代的院體畫多取繁密細緻的畫法,其中尤以南宋馬遠所作的水圖著稱;而元代文人畫家的畫水,多以空白來替代,即便是畫水口,用筆亦極簡率。陸儼少畫水最初是取用院體的繁密畫法,但他畫得更為靈動而有變化;至後期,其筆力日趨遒勁而顯蒼茫,尤能抓住其縱橫開合的壯闊氣勢,再加以雲水相激蕩和上下堅凝山石樹木的映襯,已達到出神入化、古今獨步的境界,成為陸家山水的一個最顯著的特色。本素材是陸儼少先生總結的畫水技法,在此與朋友們分享。
1
古語說:「流水不腐。」天下之水,無時無刻不在流動中。而要表現流動的水,只有運用各種線條,才能達到預計的效果。
畫線條第一要拉得長,必須盡手臂之所至,而無枯竭之感;又要下筆圓渾,而元平扁之病。這些都要靠平時的訓練。
SEE MORE
2
江湖浩渺,平波瀰漫,遠望如魚鱗,如網紋,故曰網巾水。畫時上下兩線須在有意無意之間,互相對準,如網眼之狀。
SEE MORE
3
大江之上,無風自浪,用寫"人"字以組合之。
SEE MORE
4
於"人"字之中補上一筆,以表現近景波紋。
SEE MORE
以上三例,在通幅水面,因日光斜射,或雲影掩映,所以不必全部畫滿波紋。而且有了空白,可見虛實。
5
粗筆橫掃,亂而不亂,以寫粗獷大寫意的山石相配合,亦是畫平波一法。
SEE MORE
6
軒然大波,望之如有窪隆之感。此在工筆山水中多用之。其畫法先勾間架,再加細紋,順理排比,切忌打結。
SEE MORE
7
近汀遠浦,沙岸逶迤,微波演漾,一派江南景色。
SEE MORE
8
小橋流水,仄徑才通,淺水平波,迥流曲折,下筆宜宛轉流暢,以自然為上。
SEE MORE
9
兩山夾澗,水流一瀉而下,以取其勢。線條要拉長,懸腕中鋒,下筆之際,切忌凝滯。
SEE MORE
10
水流石上,跌入深澗,以成瀑布。因山石結構之不同,故瀑布之形成,也無有相同者。如在一圖之上,兩瀑並掛,水量不宜相等,要有洪細曲直,以求變化。
SEE MORE
11
岩石平鋪,水流瀰漫而下,如簾如織,要有聚散高下,在整齊中求變化。
SEE MORE
12
瀑流下墜,以入於澗,是曰「水口」。水口如同瀑布,以岩山之不同,而無有相同者。水流石間,時咽時暢,既有來自,又須出路。
SEE MORE
13
大江東去,流量至富。然非平流而下,其間水紋綜合,揖讓聚散,而成為派。下筆不可凝滯,長線迴環,首貴自然。
SEE MORE
14
江經三峽,兩岸高山束隘,水勢迅猛,噴薄迴旋而下,線條屈曲流轉,其間要有離合聚散,方見不平。
SEE MORE
15
大江流入三峽中,江面平窄,激流洶湧,要寫出驚波濺沫之狀。近有寫三峽者,每作帆影往來,實則急流之中不可能有帆影,是乃違背物理,不足為法。
SEE MORE
16
漩渦洄洑,波勢湍急,轉如車輪,餘波四射,衝去江面,舟行其中,立致沉沒。
SEE MORE
17
高江急峽,礁石林立,驚湍跳沫,江面如沸,舟子高呼,鼓棹前進,險灘幸過,額手稱慶。
SEE MORE
18
高山夾峙,灘急礁險,迅流如箭,眩人目睛,輕舟側過,性命俄傾,古稱畏途,信不誣矣。
SEE MORE
19
夜潮留與月中看。錢塘八月之潮,乃天下之壯觀。初來遠望一線,漸近漸大,聲與俱來。及至近岸,潮頭鬥起數丈,電擊雷轟,萬夫辟易,瞬自勢去,江面復歸平靜。
SEE MORE
20
大海浩瀚,望無際涯;洪波軒然,簸蕩無時。其水勢原地起伏,不同江河東下,一瀉千里。驚濤拍岸,浪尖白沫飛濺,首要寫其雄壯。
SEE MORE
21
畫水設色,當畫好墨線之後,整體拖濕,等約一分鐘手,俟其未乾,於水波凹或墨痕繁複處,設以淡青色或青黃色。如果畫黃河,則用土黃色。一次不夠,再加第二次,干後用原來顏色依墨跡勾描之。
END
來源:最美藝術
文藝天下
我們傳播一種生活態度讓您一生擁有優雅氣質
※賞清代名家筆下的春色圖!
※曾宓評點近現代書畫名家,你怎麼看?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