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元慶:多元化非易事 押寶「增強智能」

楊元慶:多元化非易事 押寶「增強智能」

作者:韓大鵬

「聯想在海外市場要像一頭處於飢餓狀態中的野獸,我們要從保持飢餓的狀態進入到野獸般的發展模式,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征服市場,挑戰極限」。

幾天前,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開啟「誓師」之旅。10天內,54歲的他要飛行數萬公里,在三大洲的四座城市進行巡迴演講,向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員工復盤過往,同時確立新財年的發展目標。他提出,聯想在新財年要打好四大戰役:個人電腦繼續保持領先的盈利能力;移動業務積極求進;數據中心實現可持續的盈利性增長;人工智慧打造新的競爭力。

實際上,在過往的幾年中,聯想集團曾遭遇困境。兩年來,楊元慶帶領聯想開啟了變革轉型。

今年2月,聯想發布了2017/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務報告。財報顯示,聯想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增48%,這是聯想最近5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稅前利潤的年比年同比增長。

今年是聯想宣布「All in AI」戰略實施以來的第二個財年。在多重壓力下,楊元慶聚焦的四場戰役能否獲勝?押寶AI戰略的聯想又能否轉型成功呢?帶著疑問,新浪科技專訪了楊元慶。

聯想外籍員工發文:工作中意外發現老闆在講解戰略前在吃泡麵

無時差高管:

「去年飛了35萬公里,根本不存在倒時差」

走下美國羅利誓師大會的舞台,身著西裝的楊元慶微笑著與前排外籍高管握手。在這個容納了五千人的禮堂中,他激昂地向大家講述過往的業績以及戰略方向,台下不時報以掌聲。

午餐時間剛過,楊元慶抽身走進地下一層的採訪間,他問候道:「怎麼樣,是不是(與國內)感受不太一樣?」

之所以將誓師大會的首站選在羅利,是因為這裡是聯想集團全球三大總部之一。資料顯示,聯想在全球160多個國家開展了業務,擁有超過5.2萬名員工。在研發方面,擁有1萬名左右的工程師,其中美國佔比約三成。

在楊元慶看來,中國公司要做大做強,要麼先布局多元化,要麼先進軍國際化。去年,他的足跡遍布中美日等多國,在考慮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同時,還兼顧著全球市場的布局。

「我周一到的羅利,周二去雅典,然後回北京,還要飛東京」,楊元慶說,他幾乎每周都要出差,每個月要在不同城市與高管舉行座談會,此外還要下沉到市場做調研,「根本不存在倒時差,晚上能睡就睡,睡不著就開始工作,去年我飛了35萬公里,這個一點不誇張」。

國際化復盤:

「盤整期確立核心競爭力,多元化並非五花八門

「中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逃不開國際化。中國市場再大,也不過是全球市場的二三成,如果只以本土市場來發展,是很難與全球性的公司來競爭的,這點聯想認識的比較早。」

在復盤聯想國際化時,楊元慶感嘆最多的是「不易」。實際上,在2000年左右,聯想就已探索國際發展。

「那時候恰好IBM要賣PC」,楊元慶稱,在2001年和2002年,IBM曾多次找過聯想,「一開始我還覺得是天方夜譚」,在2003年時,聯想有意推動此事,「那時依舊覺得是蛇吞象」。

「當時聯想在國內是30億美元的業務,而和IBM談的是價值百億美元的生意」,楊元慶坦言,「蛇吞象」的併購方式,最大的難點在於對方是國際化品牌,享有全球的運營能力,而聯想只是中國的本土公司,缺乏國際化的運營經驗。

「我們走國際化這條路其實很難」,他認為,一方面是中國品牌缺乏知名度,另一方面是當時中國製造的整體形象還處在低端水平,無論是自主國際化,還是併購式國際化,對於聯想而言都不是條容易的路。

事實的確如此。自2005年併購IBM後,餘下四年時間,聯想的業績並無太大起色。

「當時我們也很清楚,我們自己不具有成熟的國際化運營能力,那個時候我們請了老外來做CEO,我們花了四年的時間去完成團隊整合,以我為首的中國團隊,花了四年的時間去學習國際化運營,過去我們只會在小江小河裡面游泳,後來一下子到了大海里游,還是要適應一段時間」,楊元慶說道。

在經過了幾年國際化運營探索後,楊元慶重新做回CEO,他決心落實防守和進攻相結合的路線,用中國的團隊去打消費業務的市場,自那時起,聯想的業務開始高歌猛進。直到2013年,聯想摘得了全球PC市場的王冠,營業額從140億美元漲至300億美元。

也就在那時,整個PC行業接近了天花板。楊元慶說,聯想開始大力做移動業務,並進軍企業級服務,「做多元化業務,依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他坦言,聯想的手機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通過併購獲得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但你得把它們很好地消化了,才能真正變成你的東西,不但要懂這個業務,還要建立競爭力,那才真的是你的業務,在過往的幾年中,聯想切回到類似2005年到2008年的盤整期,但是我覺得這個盤整期是必然的,是有價值的」,楊元慶說,在盤整期里,聯想搞懂了數據中心業務,並確立了核心競爭力,「我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在多元化方面同樣會取得成功」。

他強調,多元化並非五花八門,目前成功的IT企業,最多是擁有兩到三個成功的業務,例如微軟,成功的業務包含Windows,Office和雲計算Azure,「多元化要真正成功,每一個業務起碼要有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的營業額。如果你只是在中國發展,那每一個業務幾十億人民幣就是成功的多元化了,但是在全球的平台上就很不一樣」。

聯想工程師講解全球首創伺服器溫水水冷技術

押寶「增強智能」

「不只做解決方案提供商,望做智能的賦能者」

在去年的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提出了「三波戰略」。當時,聯想正經歷著轉型之痛,多項業務需要變革,這意味著在短期內,聯想的部分業務面臨下滑。當時,外界對楊元慶的戰略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

面對質疑,楊元慶曾回應稱,「轉型不脫層皮就不叫轉型,聯想財報確實不是很好。如果聯想不是堅定地落實三波戰略,完全可以交出非常漂亮的業績」。

在近期公布的財報中,聯想回到了增長軌道上。

根據聯想2017/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集團總營收約130億美元,創下了過去三年來單季新高並直逼歷史最好水平;同時,第三財季的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增48%,這也是聯想最近5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稅前利潤的年比年同比增長。

過去一年中,聯想同時推動了「從單一業務向多元業務」、「從產品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的兩大戰略轉型,並實施了「All in AI」戰略。

「我們要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新需求,希望能夠把握人工智慧的脈搏」,楊元慶認為,AI的興起是時代的必然趨勢,引領著工業4.0的步伐,在「智能+」創新之下,AI技術可以想水滴一樣滲透到醫療、製造、交通等各行各業,「我們不可能成為每一個行業的智能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但是希望能夠成為行業智能的賦能者」。

在他看來,當下AI的普遍翻譯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但更好的翻譯應是增強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

為何要如此翻譯?楊元慶向新浪科技講起了緣由。幾年前,他與聯想高管在談論喜好時透露熱愛滑雪。對方問他,崇禮的滑雪場是artificial snow還是manmade snow(譯:兩者均為人造雪)。「當時我也沒鬧明白兩個單詞的區別」,楊元慶說,對方告訴他前者是假雪,是人工合成的雪,而後者是真雪,是人造出來的雪。「所以說,如果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話,那就等於是合成的,這個合成的就是取代了真正的智能了,但如果是Augmented Intelligence的話,就可以更好地來解釋其實它是人的智能的補充,是人造的智能」。

他認為,AI會影響每一個行業,而聯想應該成為行業智能的賦能者。聯想大的戰略,就是圍繞著設備,怎麼樣用AI來讓它變得更加智慧,與此同時,這些終端設備可能是未來行業智能的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他將聯想的業務分為三波,第一波為PC業務,第二波為手機和數據中心,第三波是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大概這些就是聯想的戰略前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邦動力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如意明年將推高端時尚品牌
永輝超市年報出爐 第四季度營收152億元

TAG:億邦動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