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深度)引進陸基「宙斯盾」,日本哪些話沒有說?

(深度)引進陸基「宙斯盾」,日本哪些話沒有說?

原標題:(深度)引進陸基「宙斯盾」,日本哪些話沒有說?


多年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日本炒作各種威脅論,也習慣了日本利用這些威脅論來研製和引進各種武器。因此, 2017年12月19日,當日本宣布要從美國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時,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感到特別意外。不過,就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真實目的,具體防禦對象等問題,日本政府一如既往地在引進決定的說明中留下幾分曖昧。本文將為讀者解讀這些「言外之意」。


是否提升防禦能力?


作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當然無緣參加2017年12月19日的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但這沒關係。這樣的缺席一點不妨礙這次會議讓特朗普心情愉悅。在這次會議上,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從美國引進兩套陸基「宙斯盾」系統,作為日本導彈防禦系統的組成部分。


所謂陸基「宙斯盾」系統,就是將安裝在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日本金剛級/愛宕級驅逐艦等戰艦上的海基「宙斯盾」系統,置於地面建築物內的防空反導系統。按計劃,這兩套「宙斯盾」系統將分別部署在秋田縣新屋演習場和山口縣睦演習場,2023年完成部署,計劃耗資約28億日元(約合2492萬美元),首筆撥款約7.3億日元(約合650萬美元)。日本政府給出的引進理由,是為了應對朝鮮的彈道導彈威脅。


每次朝鮮彈道導彈試射後,日本總是竭力表現出一副受害者的無力感,反覆給人這樣的印象:在「和平憲法」的禁錮下,日本對朝鮮彈道導彈毫無防禦能力。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日本建立自身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工作,已悄然進行了近19年。


1998年8月31日,一枚火箭從朝鮮平安北道鐵山郡西海衛星發射場騰空而起。隨後,朝鮮國家媒體的播音員自豪地宣稱,朝鮮已經成功發射了該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朝鮮的說法,並和朝鮮一同歡慶。美國和日本宣稱,朝鮮火箭在日本上空爆炸,殘骸墜落於日本海。此次衛星發射要麼是失敗了,要麼就是偽裝成火箭發射的一次彈道導彈試驗。


此前,日本的空防系統是冷戰期間設計的,用於防禦蘇聯飛機,並無導彈防禦的需求。但朝鮮發射衛星之後,日本開始迅速制訂自身的導彈防禦計劃。1999年,日本防衛省(當時為防衛廳)第二研究所受命研製用於導彈探測的大型陸基早期預警雷達。2004年,該型雷達試製完成,開始投入測試。日本將其命名為J/FPS-5型雷達。


J/FPS-5型雷達為有源相控陣雷達,高34米,為六邊形柱體結構。六邊形柱體的三面安置有雷達天線,雷達天線外是一個酷似龜殼的雷達天線罩,這是J/FPS-5型雷達最明顯的外觀特徵。其中一面為天線直徑18米的S波段雷達,用以探測彈道導彈,其餘兩面為天線直徑12米的L波段雷達,用以探測飛機。儘管是固定式雷達,但其基座可以旋轉,可滿足對不同方向的探測需求。防衛省對其性能嚴格保密,但透露了其能探測包括飛機、巡航導彈及彈道導彈在內的多種飛行目標,探測距離是之前J/FPS-2預警雷達的三倍以上。


從2006年開始,日本開始部署J/FPS-5型雷達。目前,該雷達已部署了四部,分別位於沖繩縣與座岳基地、鹿兒島縣下甄島基地、新瀉縣佐渡基地和青森縣大湊基地。打開地圖就可發現,這些基地實際上構成了日本從南到北的反導預警雷達網。日本宣稱,2009年,J/FPS-5型雷達成功探測搜集到朝鮮導彈發射的數據。


就在J/FPS-5型雷達尚在研製的2003年,日本宣布正式加入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計劃(BMD),開始將自身反導網融入美國反導體系中。J/FPS-5型雷達解決了探測問題,還需要解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中的火控問題。2006年6月,日本開始從美國引進「陸基X波段雷達」。所謂「陸基X波段雷達」,就是AN/TPY-2雷達。該型雷達實際上是「薩德」反導系統的火控雷達,可引導指揮「薩德」系統攔截彈擊中來襲彈道導彈。在青森縣車力基地,日本部署了第一部AN/TPY-2雷達。2014年12月,日本在京都府經岬通信所部署了第二部AN/TPY-2雷達。


日本的陸基雷達解決了探測和瞄準問題,但反導系統還需要攔截彈。日本陸基反導系統的攔截彈是「愛國者」-3型地空導彈。以上陸基探測和攔截裝備,共同構成了日本反導體系中的末端反導系統。


日本海基反導網的構建,比陸基反導網還要早。1990年,日本開始建造以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藍本、安裝「宙斯盾」系統的金剛級驅逐艦。之後,日美以朝鮮彈道導彈進展為由,不斷強化金剛級驅逐艦的反導攔截能力。2007年12月17日,日本「金剛」號驅逐艦首次在夏威夷進行反導攔截試驗。截至目前,金剛級和愛宕級驅逐艦均已完成相關升級,具備了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在目前日本的反導體系中,海基彈道導彈攔截為中段反導系統的主體。


按照日本公開宣布的計劃,陸基「宙斯盾」系統完成部署後,將使用「標準」-3 Block 2A型導彈作為攔截彈。從上面介紹可以看出,日本早已構築起自身的彈道導彈防禦體系。在系統和攔截手段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宙斯盾」系統對日本攔截彈道導彈有一定作用,但並沒有本質性提升。此番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日本恐怕有更重要的目標。


真正目標是誰?


當日本內閣正式做出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決定後,日本右翼的代表報紙《產經新聞》,立即將這一決定和中國空軍轟-6K轟炸機掛載巡航導彈在前一天穿越對馬海峽的行動聯繫了起來。該報渲染稱,中國轟炸機已能發射射程達1500公里的巡航導彈,如果從日本海發射,導彈幾乎可覆蓋日本全境。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從長遠看,可防禦中國的巡航導彈。


包括《朝日新聞》在內的日媒報道,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將陸基「宙斯盾」整合進美國「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簡稱IAMD)中。該系統是2013年美國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在任期間提出的防空反導系統的新構想。與彈道導彈防禦計劃不同的是,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強調,將所有感測器和攔截武器加以有效整合,攔截敵方包括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機及無人機等一切空中目標。

美國研製「宙斯盾」系統的目的,就是為應對蘇聯反艦巡航導彈的飽和攻擊。特別是「宙斯盾」系統中的基線9型,更是號稱既可探測攔截巡航導彈,也可攔截彈道導彈。如果部署了陸基「宙斯盾」系統,就會讓日本在內陸建立一套有效地偵測巡航導彈的裝置。有人質疑,陸基「宙斯盾」的探測能力仍有天然限制,用來防禦高空彈道導彈的「標準」-3 Block 2A型導彈更不適宜用來攔截巡航導彈。這就涉及日本對未來空防系統的規劃。



按照IAMD的技術要求,為防禦多種空襲武器,防禦方必須具備多類型感測器和攔截武器。其探測裝備包括:導彈預警衛星,大中型預警機,大型陸基早期預警雷達,海/陸基「宙斯盾」系統及低空探測雷達等。其攔截武器包括:「薩德」系統,「標準」-3系列導彈,「標準」-6系列導彈,「愛國者」系列導彈等。奧巴馬政府時期提出的歐洲反導「分階段適應路線」(PAA)計劃,就是個例子。按照這一規劃,北約將在現有空防體系的基礎上,強化部署海基「宙斯盾」系統,開始部署至少兩套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AN/TPY-2雷達。目前,西班牙羅塔港常年部署四艘安裝了「宙斯盾」系統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羅馬尼亞和波蘭的陸基「宙斯盾」系統均已開工,將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土耳其馬拉蒂亞已經部署了AN/TPY-2雷達。在攔截彈方面,美國宣布,將用「標準」-3系列導彈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同時,還將在導彈預警和攔截陣地部署「愛國者」系列導彈,以保衛陣地自身安全。目前,波蘭、羅馬尼亞均向美國購買了「愛國者」導彈系統。


與此對比,日本的情況是,它需要在一國之內部署類似於整個北約的空防體系。目前,日本已擁有E-767大型預警機,E-2D中型預警機,J/FPS-5大型早期預警雷達,AN/TPY-2雷達,海基「宙斯盾」系統等探測設備,以及「愛國者」系列導彈、「標準」-3系列導彈等攔截武器。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將讓日本未來的IAMD更加完善。但這並不是日本未來空防建設的終點。為應對巡航導彈、隱身飛機和部分彈道導彈目標,作為J/FPS-5型雷達的補充,日本正在部署J/FPS-7型預警雷達。按照計劃,J/FPS-7型預警雷達將部署在沖繩縣宮古島基地、鹿兒島縣沖良部島基地、長崎縣海栗島基地、山口縣見島基地、宮崎縣高畑山基地和北海道縣稚內基地。同時,日本正在研究在P-2反潛機機體基礎上改裝預警機的可行性。



有了探測設備後,就要解決攔截武器問題。除了攔截高空彈道導彈的「標準」-3系列導彈外,「宙斯盾」系統還可配備能攔截巡航導彈的「標準」-6系統。早在2014年8月,「標準」-6就完成了攔截巡航導彈的試驗。去年8月29日,「標準」-6成功進行了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的試驗。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2018年內撥款21億日元(約合1869萬美元)購買一批「標準」-6用於試驗,最終在2019年實現部署。


可以想見,當日本的IAMD完成建設後,就能對巡航導彈構成多重攔截。首先,由裝備「宙斯盾」系統的日本驅逐艦配合大中型預警機,發現並攔截從海上射來的巡航導彈;然後,在海岸部署的陸基「宙斯盾」系統,在J/FPS-5型和J/FPS-7型預警雷達及AN/TPY-2雷達的配合下,發射「標準」-6巡航導彈攔截剩餘巡航導彈;最後,「愛國者」導彈系統和日本國產03式地對空導彈,攔截最後漏網的巡航導彈。日本自衛隊的一名軍官在接受《朝日新聞》採訪時稱:「儘管也是為了強化應對朝鮮的彈道導彈,但引入IAMD構想的真正目標是正在提升各種導彈性能的中國。」


按照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的觀點,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意義不止於此。他在2017年12月19日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稱:「本來,『宙斯盾』艦就不應僅是承擔彈道導彈防禦的艦隻,它們還應承擔更多任務,包括西南防衛。」所謂「西南防衛」,暗示的正是在日本西南的釣魚島。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後,日本就可將部分安裝了「宙斯盾」系統的大型驅逐艦從日本海解脫出來,用於釣魚島方向。



如果說在將中國巡航導彈列為陸基「宙斯盾」針對的目標上,日本政府還有些曖昧,那麼,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另一層目的,日本就沒辦法對日本國民說出口了。


防禦還是邀寵?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他在2017年11月訪問了日本,在11月6日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中,特朗普要求日本大量購買美國武器裝備。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的決定,不過是對特朗普的回應的第一步。


彈道導彈防禦計劃也罷,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也罷,歸根結底,都是日本政府全身心投入美國軍事體系的措施。如果真的發生戰事,對日本而言,這些系統能在多大程度上讓其抵禦對方多維空間的複合攻擊尚有疑問,但對美國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美國一則可以銷售龐雜系統狂賺美元;二則這些系統歸根結底還會交給美國指揮,成為太平洋到美國本土導彈防禦鏈的第一道防線。而對日本來說,不斷成為美國尖端武器的首批進口國,是其最為重要的國策之一。當年,日本引進海基「宙斯盾」系統的過程即為明證。在日本開工建造「金剛」號驅逐艦時,其原型「阿利·伯克」號驅逐艦還在建造當中!美國海基反導系統中的攔截彈「標準」-3導彈,更是美日聯合研製。如今,在這一政策上,日本正面臨新的挑戰。在部署「薩德」系統方面,韓國已經搶在了日本前面;在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方面,波蘭和羅馬尼亞更是如此。此時,日本必須要做點什麼,來凸顯其在美國戰略體系中的價值。



安倍晉三在2013年第二任期開始時,就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宣稱:「我們需要讓中國明白脅迫或恐嚇毫無作用,因此美日聯盟及美國的軍事存在就至關重要。」這種言論的目的,就是要喚起美國的「冷戰記憶」,讓美國像冷戰中對抗蘇聯那樣對抗中國,然後像對待英國那樣給予日本「特殊關係」地位。然而,哪怕是在奧巴馬執掌白宮期間,中美關係都不是東京所能駕馭的。如今,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便成為安倍政府尋找的另一個突破口。


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發布了《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產經新聞》迅速做出回應。該報社論稱,特朗普先生要求有民主和法治價值觀的盟友「公平承擔責任」,日本當然對此有重大責任,因此要加強防禦和與美國的防務合作力度,並儘快提升威懾力。特朗普發布報告不到24小時,日本政府就宣布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最終決定。


由此可見,陸基「宙斯盾」系統,不過是日本主動套在脖子上的又一個漂亮項圈。它的最終目的,不過是將這個項圈的牽繩遞到美國手裡時,能獲得更多的愛撫。當然,這樣的話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本文經《世界軍事》授權轉載


(編輯:馬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環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深度)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展特朗普雄心
(深度)從S-400軍售看俄土「友誼風帆」下的利與義

TAG:新環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