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睦繁華,寧靜致遠

不睦繁華,寧靜致遠

原文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漸息

夷猶於詩書圖畫之內,而俗氣潛消。

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借境調心。

原文出自《菜根譚》

譯文

在山間樹林、泉水、怪石旁流連忘返,那麼凡俗的心就會逐漸平息;寄情於讀書、吟詩誦讀、作畫的情趣中,那麼庸俗的氣息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所以有德行的君子雖然不因為沉溺於外物而消磨意志,也常常藉助外物調節心境。

【心得】

世間一切繁華有生有滅,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離,有繁榮必然有頹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何必過於在意呢?坦然接受吧!放鬆心情,陶冶心性,我們就會發現在這繁華喧囂的無常世界,我們享有了一片安靜的心空。

寧靜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先哲說,"動以養身,靜以養性"和書上所謂"閉門思過"指的都是在寧靜的環境中,讓人摒棄俗慮雜念,排除外界干擾;進行反思,悟出真諦,從而達到陶冶性情,涵養德性,凈化靈魂的目的。

寧靜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濾盡出淺薄,粗率等人性的雜質,可以避免許多輕率、魯莽、無聊、荒謬的事情發生。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要想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必須由靜做起。

如果我們執著於世間萬物,就會千種折騰,萬般煩惱;如果隨緣任運,就會處處自由,時時瀟洒。

生活需要鮮花掌聲,燈紅酒綠,歌舞喧騰的繁華熱鬧,但熱鬧之中,往往包含著捧場和虛假,熱鬧過後,留下的常常是無奈的冷清和失落。只有寧靜才是一方凈土,不但能為你帶來心靈的感念,更能讓你享受生活的安寧和自在。

作學問、修靈性,需要寧靜。日常生活同樣無不以靜為福。平民百姓為生計而忙忙碌碌,但心底卻無不渴求生活的平靜。誰都希望能闔家平安、工作順利、四鄰和睦、物價平穩、社會安定,日子過得安寧、祥和、寬鬆、愉快。所有這些,追求的正是一種生活的寧靜美。

現代生活,雖難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靜景,但只要像陶淵明所說的"心遠地自偏",保持內心的平和安靜,面對紛繁喧鬧的世界同樣可以進入寧靜的境界。

"無慾望則靜止,靜止則明朗",寧靜人生,不但需要清靜的環境,更需要清靜的心態。一個人只有心能靜、行能正,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為人處事,工作生活,只要你保持一種超然清靜的心境,守住一片溫馨的寧靜,生命將會變得更加純凈,事業將會更加輝煌。

-End-

來源:柒捌伍度 發布

作者:藍星

編輯:藍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冰與美的藝術——《冰上的尤里》
楊子對黃聖依好嗎?兩人背後故事堪稱一部偶像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