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不起,綠茶我只喝明後的

對不起,綠茶我只喝明後的

選擇在清明之後發文,是希望不要影響各地綠茶企業及茶農們的經濟利益。但作為活躍在一線的茶文化傳播工作者,我希望面對綠茶一年比一年「早產」的現象,本著客觀的態度跟消費大眾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觀點。對於近些年綠茶越早越好的消費誤區,一邊不要傷害到茶產業良性的發展,讓優質茶企、良心茶農收穫一年辛勞的合理回報。一邊又要讓國民大眾享有知情權,不被利益熏心的茶商茶販錯誤引導、百般忽悠。這其中的平衡之度很難把握,再三思量才下筆落成此文。

我是一個愛茶的人,過去十年間幾乎走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茶區,綠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中產銷量最高的一類,從概率上來算綠茶產區確實跑得不少,也與諸多名優綠茶的工藝大師或知名茶企領導者深交已久。

綠茶的產銷非常不易,經營綠茶的企業及個人都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做綠茶最怕的就是滯銷。綠茶是季節性很強的茶類,每年春天只產一季。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若生產得少便不夠賣。反之,若產能過剩,行情不好時便會滯銷。一旦後者狀況出現,那麼隨之而來的庫存壓力就是最大的問題,這是因為綠茶需要在冰箱或冷庫中才能更好地儲存。

春季一過,綠茶的價格便呈現出跳水式下調,但冷庫等倉儲成本卻是每日遞增。所以,綠茶是一款越賣利潤越薄的產品,如果賣到第二年春天還是沒賣完,那麼便會成為令人頭疼的大麻煩。綠茶的產銷旺季在一年中僅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綠茶的生產者們幾乎每年都是「在30天鮑魚和330天稀飯」中度日。當然,這只是一個誇張的比喻。不管怎樣,當我們放眼全年,沒有人願意活在「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一年」的狀態下。有誰不希望改變綠茶的季節屬性呢?哪怕延長產銷時間也好。

如果,綠茶的黃金期可以從一個月變成三月,那麼炒了二三十年綠茶的大師傅們,又何苦還要去學習紅茶的工藝呢?如你所知,「綠改紅」這種近些年在春末夏初各地綠茶產區紛紛效仿的現象實屬「無奈之舉」。「綠改紅」即綠茶的鮮葉原料改以紅茶的生產方式加工,所用原料多以明後至春末夏初的綠茶鮮葉為主。但往往在紅茶「發燒友」的群體眼中,這些以綠茶茶樹品種的鮮葉所生產出的紅茶多數品質平平。

原因有三:

1、品種是基因決定的硬傷。這就好比聖女果只能用來拌色拉,而不能用來炒雞蛋。茶樹品種之間差異很大,適合做綠茶的品種其內質中的酚氨比(茶多酚與氨基酸的比值)決定了該品種的適制性,同時也影響著紅綠不同工藝所加工之成品茶的風味。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適合做綠茶的茶樹鮮葉做成紅茶並不驚艷,至少從香氣與滋味等維度評判,其表現是非常平庸的。

2、地域特徵嚴重喪失。無論波爾多或是勃艮第的紅酒,之所以售價高於其它產區,其主要原因在於酒體中所表現出其不可複製的典型地域特徵,評酒師們稱為「風土」。茶葉亦是如此,知名的綠茶在感官風味中都帶有強烈且可識別的環境屬性,評茶師們習慣稱之為「山場」,這絕不是武夷岩茶的專有名詞,綠茶中一樣通用。頂級的西湖龍井,無論是獅峰山尖抑或是白鶴峰頂,帶有典型蘭花香者堪稱為上品。而其它地方所產則板栗香居多,杭州以外地區的龍井茶就只剩下炒豆子般的氣味了。這就是頂級龍井茶,種在「白沙土」這一獨特生長環境中所表現出的可識別性特徵。然而,這樣的環境特徵一旦改以紅茶工藝加工便蕩然無存。

3、生疏的工藝降低了品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外來的工藝卻不可行。就好比論家常菜媽媽做的一定勝過米其林星級大廚。路邊攤的蛋炒飯也時常完勝大酒店。中國人常說熟能生巧,追溯各地綠茶產區流行紅茶工藝這件事,也不過十年左右的時間。自金駿眉於2005年被創製之後,國人的茶圈裡隨即颳起了一陣「紅色旋風」,紅茶熱讓大面積種植綠茶的產區眼前為之一亮。春茶季後做點紅茶,彌補了綠茶只產一季的「短命」囧狀,且紅茶的保質期遠長於綠茶,存儲又相對簡單。於是,春茶後的「綠改紅」逐漸成為了大部分綠茶產區的普世之舉。讓一輩子做慣了綠茶的師傅們改做紅茶難免有些捉襟見肘。做綠茶做了幾十年、而做紅茶只做了幾年,熟能生巧、經驗決定品質,這個道理誰都懂。

故此,經驗技術的不足也成為了「綠改紅」品質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判定一款茶的優劣,我們通常認為要具備「三個香」的準則:品種香、地域香、工藝香。即「三香」俱全是好茶!而「綠改紅」的茶,三個香中沒有一個是挨到邊的。從長遠來看,這一上文所言的「無奈之舉」,還需「放下才能看破」的佛繫心態來重新審視。

我們可曾反思,是什麼導致了綠茶銷售的「單月熱」和被逼無奈下的「綠改紅」等尷尬的境地呢?歸根溯源,綠茶出現產銷「短命」的這一現象,主要問題就出在「明前茶」等一系列「操之過急」的營銷概念上。買的沒有賣的精,消費者永遠沒有生產者專業。那麼是誰引導了消費者,把綠茶「越早越好」的概念灌輸給了市場?而最終導致消費市場倒逼,使許多消費者對「不是明前的茶,就不是好綠茶」以及「只有明前茶才能賣高價」這些錯誤概念深信不疑。某些綠茶生產企業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後,還要無奈地順應市場需求,每年早早地就把明前茶推向市場以搶佔先機,有些地區恨不得正月十五一過就打響了明前茶的營銷戰。

對於這一越發畸形的消費觀,我的分析如下:

反季等於逆天

茶葉屬於農副產品。即便附加值高於其它同類,它也只是高附加值農副產品而已。種在地里的都是菜!從這點上看,茶葉與青菜除了價格,並沒有太大區別。農作物自然要「靠天吃飯」的,上文我們已經討論過綠茶是季節性很強的農作物,相當於時令菜,具有極強的節氣屬性。所以,清明時節才被人們想起的綠茶是不應該出現在驚蟄前的市場的。冬筍就是冬筍,春筍就是春筍,沒有人會在冬天提早賣春筍,那我們又為什麼非要在驚蟄前就來急著賣綠茶呢,這難道不是想逆天嗎?

明前不一定有「明前茶」

蘇軾所言「且將新火試新茶」中的「明前茶」,指的是寒食節後,也就是清明前兩天的茶以及明後的雨前茶,而並非今人所理解的越早越好的「明前茶」。《皇帝內經》中描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這裡的「節」指節制,也指節氣。老祖宗創製的二十四節氣至今精準,人尚不能過早催熟,蔬果、茶菜亦是如此。如果非要用4月5日清明節這一天去衡量「明前茶」,那麼有些產地、有些年份的明前,還真的不一定就有「明前茶」!猴坑的極品猴魁、蝙蝠洞的頂級瓜片就是每年最好的例證。

不是越早的就是越好的

喝茶是為了健康,喝茶之所以可以健康,是因為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對人體有非常多的益處。如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癌症的發生等等。而這些有效成分均屬於茶葉中的次生代謝產物,它們由茶樹體內的初級代謝產物在酶的催化下進一步代謝而成。次級代謝是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一種代謝方式。也就是說,環境(包括氣候)變化對次級代謝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如果平均氣溫過低、日照不充足、降水量不夠等等,會直接影響到代謝物的合成與分解。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如果過早採摘,茶葉太嫩了茶葉裡面的營養物質並沒有充分形成,對人體的保健功效會大打折扣。另外一方面,這些有效成分還直接影響著茶葉的品質與風味,由於過早採摘、發育不成熟,茶葉會因內含物質的缺乏而影響品飲的感官體驗。

總之,花著明前的高價,買到的是營養物質缺乏、香氣與滋味淡薄的「早產茶」。費力趕個「早」,還沒嘗到「鮮」,您這又是何苦呢?如果不是盲目追求所謂明前的時令概念,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消費春季的綠茶,生產者可以安心踏實地做出高品質的好茶,消費者可買到品質與風味俱佳的高性價比綠茶。明前不明前的,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於我個人而言,清明到穀雨之間的綠茶,價格實惠、香氣馥郁、有滋有味。相比之下,更是我的偏愛。時常有茶友問起我對明前茶的觀點,我也是一如既往地回復:「對不起,綠茶我只喝明後的」。

圖片由原文作者提供。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茶語網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有百味,香為五重
這種花泡茶喝不僅美白皮膚,對身體還是有益的!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