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的師父是誰之二,八戒說自己「心性拙」是要表達什麼?
(博士論西遊第二五五講,選自《西遊謎中謎》(67)第二章――八戒的謊言之謎)
八戒在敘述自己修仙學道的過程時,所透露出來的五條重要線索中,第一個拋出的是自己的性格,即,「我自小生來心性拙」!這個簡單一句話,又能說明什麼呢?特別是,它與八戒的師父是誰,又有什麼關係呢?
要想知道答案,我們需要將八戒所說的原話,在此複述一遍。原文是這樣說的,「我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閑愛懶無休歇。不曾養性與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非常簡單,說的是,八戒小的時候並不聰明,並且還貪圖享受、懶惰成性,對修仙求道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想渾渾噩噩地混過此生。
按照道理來說,八戒的這種性格,懶惰成性、貪圖享受,還對修仙求道沒有任何興趣,他是不可能得道成仙的!要知道,修仙求道是有常規定式的,那麼,修仙求道的常規定式又是什麼呢?一般來說,常規的求道修仙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自己對求道修仙有興趣,然後,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神仙,拜師學藝,最後了道成仙。悟空就是這麼做的,他對生死產生恐懼後,在兩個老猴的指點下,從東勝神洲出發,歷經千山萬水,到達西牛賀洲,找到菩提祖師,最終學藝成功。
二是自己有靈根,被神仙發現,受其點化,進行修鍊,最後也能達到成仙的目的。烏雞國的國王就是享受的這種待遇,他好善齋僧,如來就派文殊菩薩來點化他,度他歸西,要他證金身羅漢。雖然他最終沒有真正成仙,還被文殊菩薩的座騎青獅精推到井裡淹了三年,但是足以說明,這是另外一條修仙求道的方式。
然而,對於八戒的條件來說,他既沒有靈根,也不想修道,那麼他怎麼最後能成仙呢?要想得到答案,我們先來看《水滸傳》中魯智深的例子。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惹出人命案後,他奪路而逃,一路走來,最終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為僧。然而,在他當和尚的過程中,他不坐禪,還在佛殿後隨地大小便,並且吃酒、吃肉,搬倒佛像,打壞山門,完全不守佛家戒律。
院內僧人不堪其擾,在幾乎所有人的要求下,長老智真和尚只得將其逐出山門,讓他到東京大相國寺尋個安身之地。但是,初到大相國寺的魯智深,直接要求要做都寺、監寺之類的高級和尚,在該要求未果,去管菜園子的情況下,仍然不改其行,照樣吃酒、吃肉,依舊不把佛家戒律放在心上。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毫無慧根之人,智真長老卻認為,「雖是如今眼下有點啰唣,後來卻成得正果!」
為什麼智真長老這樣說呢?這是因為魯智深是一個真性情之人,愛、恨、情、仇,率意表達,心中只有一個真字!不為求佛,只求真心!沒有把佛家戒律看成掛礙,而是直指內心,儘管「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但是「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就能「今日方知我是我!」立刻成就正果!
我們看看八戒是不是和魯智深有點相像呢?他貪吃、貪睡、貪色,也是將佛家戒律視為無有,不藏、不匿,難能可貴地表達真性情!這在一般的神仙看來,他也毫無慧根,但是對於他的師父而言,這卻是一塊璞玉,假以時日,認真雕琢,終將以絕美的姿態展現出來!八戒當然可以修仙,八戒最終能夠得道!
當然,對於沒有「慧根」,只是一塊璞玉的八戒來說,要想成仙得道,難度要大得多,不僅需要自己的艱苦努力,更需要名師的指點。換句話說,沒有頂級水平師父的教授,八戒是不可能得道成仙的!
到現在,我們明白了吧!八戒說「我自小生來心性拙」,他其實是在表達,「我的師父水平很高!」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就此來說,八戒的這個「高水平」的師父是太上老君呢?現在就這一個線索,我們還不能說,明天再來看第二個線索吧!
※如來對悟空做了什麼之三,如來說「自有人救」悟空,是什麼意思?
※劉洪下界真正的幕後主使之十,唐僧真的需要劉洪下界保護嗎?
TAG:博士論西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