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麗雯:芳華未逝,恆留心間——讀《芳華》有感
芳華未逝,恆留心間
——讀《芳華》有感
歐麗雯
翻開嚴歌芩的《芳華》,我不僅是翻開了了上一代人的青蔥歲月,更是翻開了一代人塵封於內心的或躁動,或壓抑,或歡愉,或悲哀的情懷。看完電影去看的小說,這使我對每個人物,每個故事更有感觸,電影只是給了我一雙眼睛去窺視過去,書更像是給了我一顆心去感悟歷史。
那個時代是好是壞,各人冷暖自知,因為眾說紛紜,所以無從評價。正如嚴歌芩說:「芳華是我寫的最最實誠的一本小說。」何謂實誠,是客觀的謳歌光明,卻不矯情,是客觀的揭露黑暗,毫不畏懼。
當我一遍遍的去品讀那種唯美中又時常會帶著點疼痛的文字,我似乎走近了那個幾十年前的文工團,走近那種轟轟烈烈的集體生活,一群時而可愛,時而又有點憎恨的群體,一代人的命運的坎坷與戲劇性被濃縮成短短的幾行,卻勾的人回味無窮,每一個生命都是那個時代的一個音符,生命的碰撞奏響出了一曲磅礴近乎誇張了的樂曲,張揚的青春背後是蘊藏著的是飽滿的人性,是作者的愛恨交織的心靈。細心去讀,我獲得的不僅僅是故事張力帶來的感官刺激,更是一種作家筆尖傾注出來的一種深邃的人文關懷,它被賦予到每一個人物里,那些無奈又無助的靈魂得以安放,那些無法解釋的隱晦得以救贖,悲劇竟可以也有了一種凄美。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嚴歌芩筆下的那種人性光輝所散發出來的魅力,只因她的文字不刻意,所以顯得那樣真,以至於讓我深深相信這些主人公的真實存在,他們的偉大與高尚就像是從殘忍中掙扎出來的花,縱然會枯萎,但也曾經美麗。比如說這句「一米五八的何小曼, 擋住了那段危險的鐵流。」還有這句「劉峰因為政治任務幫女兵們做毯子功,不僅疲勞,還會影響自己。」讀著讀著,我會感嘆,在那個「人心兵荒馬亂」的時代竟可以有如此純潔無暇,無私奉獻的心靈的同時,也會唏噓命運對這些人的辜負與背叛。
也許,很多人放下書本後,負重於心的,是對善良意義的質疑,在我看來,其實大可不必,小說的殘忍只因現實總有陰影與瑕疵,但是那些現實的陰影與瑕疵不能成為我們拒絕善意的理由,更不能成為我們施暴的借口。我們並不需要對善者加以一個好結局去自證一些真理的正確性,相反對於現實的真實揭露才是小說最大責任,更能讓讀者選擇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的位置,看清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的責任並且努力的去承擔,我想,這才是嚴歌岑寫下《芳華》的初衷吧!
人渺小如浮萍,被生活推著走,掌握不了歸宿,抒寫不了結局。
但或許上蒼還殘存一點惻隱之心,給予了人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對待外界態度的權利,其實很多選擇沒有對錯,因為太多選擇都背負著那個時代的烙印,沒有人可以說林丁丁的自保是有多罪大惡極,因為誰也不是絕對的聖人,誰都沒有辦法避免事情發生到自己頭上時會怎樣,是否也會如此不管不顧。小說真像是鏡子,照出了人性的陰暗面的同時也照出了時代的獨行者的影子——那些被黑暗洗禮過卻依然堅守善良,真誠的人,是他們讓我相信了這些優秀的做人品質綻放於這個世界上的意義。 於那些已經把善意充盈人生的劉峰,何小曼們來說,善意只是一種潛意識裡派生出來的習慣,它本身就不求回報,它被一種高大的英雄主義支撐著,頑強生長著,再多的悲劇也泯滅不了它的存在。就像何小曼對集體心灰意冷到極點裝病放棄上台表演時,其實也沒有改變她的本心-----成為一個偉大的高尚的英雄,她的為人的終極宿命。這與那些沽名釣譽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她的善良需要的是一種肯定與尊重,換取一種集體上生存的空間,是一種於名於利都太遙遠與不屑的孤獨的執著。
當然:「世界有多光明,就會有多黑暗。」那一記觸摸是故事的高潮,是一系列命運轉折的導火索,林丁丁那種被觸摸之後所產生的辜負,噁心,欺騙心理其實象徵著那個時代對英雄的鄙夷與苛刻。那種對英雄極端到近乎變態的要求體現了時代發展的局限性,那是每天即使被教導了上萬次「政治正確」也改變不了的人心的劣根性。讀著讀著,真的會感嘆,嚴歌芩真的很勇敢,敢於去揭露醜陋,敢於去發掘陽光下的角落。教導我們這些或許正在或已經從麻木中清醒過來的年輕一代,極端個人主義者是及其恐怖的,他們是時代的毒瘤,我們對他們的縱容就是對我們這個社會最大的毀滅,莫在面對大是大非面前重蹈覆轍,老一代人已經用他們的血與淚做了明示,新生的力量理應汲取其理,永遠理智,永遠心懷感恩與光明。
還有一個問題看時一種縈繞在我心頭,老一輩人看這本書會熱淚盈眶嗎?還是會淡淡的一笑置之?我無從知道答案,但我想,他們一定在書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實感動也好,苛責也罷,歲月如歌,沉湎是一種對待過去的方式,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因為那些芳華,在我看來,從未逝去,它一直潛藏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印象深處。待到夜深人靜,輾轉難眠時回味著入睡;待遭遇波折,身陷囫圇時拿出來堅持;待迷惘彷徨,無從選擇時品起來頓悟。
書名芳華,即是青春。故事也許屬於老一輩,但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卻一樣屬於我們,我們必將會循著一代一代人的足跡,以一種更美麗的,更與眾不同的方式去演繹,我們傳承了那些優秀的根,比如對國家的敬意,對個人價值的探索,也發展出了更優秀的屬於我們的特色,比如學會獨立思考不從眾,學會諒解理解他人更寬容。我堅定的認為,我們一代代人在大方向上是進步的,在努力修正過去的錯誤,向更好的自己進發,薪火相傳,芳華何逝?
《芳華》
簡介及館藏信息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藝才能的少年男女從大江南北挑選出來,進入某部隊文工團,擔負軍隊文藝宣傳的特殊使命。 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蕭穗子在這個團隊里朝夕相處,她們才藝不同、性情各異,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嚴格的軍紀和單調的訓練中,青春以獨有的姿態綻放芳華。 小說用四十餘年的跨度,展開她們命運的流轉變遷,是為了講述男兵劉峰的謙卑、平凡及背後值得永遠探究的意義。
館藏索書號:
I247.57/1418(浦東書庫)
(松江、徐匯兩校區的讀者請通過圖書館OPAC系統「委託申請」進行跨校區借閱)
TAG:立信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