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世紀的跨國愛戀—陳香梅

二十世紀的跨國愛戀—陳香梅

鄧小平曾這樣評價過陳香梅女士:「美國有一百個參議員,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

她曾受美國肯尼迪總統親授到白宮工作,成為第一個進入美國白宮的華裔。

被尼克松委任為全美婦女支持尼克松競選總統委員會主席,併兼任亞洲事務顧問;尼克松獲勝後,她於1968年被任為共和黨行政委員和財務副主席。

被評為「全美最有影響力的70位人物」之一的華人女性,她早在23歲時就嫁給了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她的一生充滿了太多傳奇色彩。

陳香梅,生於北京。父親陳應榮年少出國,在英、美受教育,得過英國牛津大學法學博士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當過教授、編輯、外交家;母親廖香詞也在英、法、意讀過書,讀的是音樂和繪畫。

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與廖仲愷是親兄弟,當過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如此家學淵源,也為日後陳香梅在美國政壇上的叱吒風雲埋下了重要的一筆。

陳香梅從小喜愛文學,英文基礎很好。陳家共有六個女孩,她排行老二。她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戰亂中度過的。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隨全家流亡香港。

四年後香港被日軍佔領,她在母親去世、父親遠在美國任職的情況下,和姐姐一起帶著小妹妹們跟隨流亡隊伍跋涉幾千里,經澳門、廣州、桂林、重慶,展轉來到昆明。

逃難離港時,陳香梅只有16歲,大姐20歲沒到,小妹妹們不足6歲。為躲避日寇的搜身,陳香梅把細軟和值錢首飾都縫在衣服里、藏在挖有洞眼的書里。但即使是這樣,年輕的大姐和她也一度被騙去名貴的鑽石戒指、玉鐲和項鏈,給戰亂中食不果腹的姐妹們雪上加霜。

即將輾轉來到桂林後,終於聯繫上了在美國的父親,父親要她們姐妹六個去美國學習,只有陳香梅拒絕了。

用她的說法,「我不能在祖國受難時離開她。我要工作,要盡我對祖國的責任。」

跨國愛戀

陳納德將軍是美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美國召集100多名年輕飛行員和機械人員、文職人員300餘人組成有名的"飛虎隊"(原名美國空軍志願隊),來中國協助訓練中國空軍。

而當時只有19歲的陳香梅是中央通訊社的第一位戰地女記者,因為英語出色,奉命派去採訪飛虎將軍陳納德。

插播一句,霍幹部的太太林心如就曾在電視劇《血戰長空》中飾演戰地女記者陳香梅

在記者招待會上第一次見陳納德將軍,陳香梅便被將軍的風采所吸引,滿頭黑髮,滄桑的臉上嵌著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皮夾克上有著兩顆銀光閃閃的將星。

第一次見面,陳納德因與陳香梅父親相識,便與陳香梅共進了晚餐。

1945年7月,陳納德從美國軍隊中退役了,即將歸美。除了眾多依依不捨的中國百姓向這位飛虎將軍道別之外,陳香梅也帶著採訪任務來向這位將軍惜別,「明天我會到機場為你送行的,將軍!」一雙粗壯有力的手和一雙纖嫩細小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沒有鬆開。

「我會回來的!」陳納德向陳香梅告別。

1945年聖誕節後的第二天,陳香梅坐在辦公室里。她機械地翻閱著桌上來自美國的電訊稿,這是她到上海後養成的習慣。翻著、翻著,一條簡短的美聯社電訊躍入她的眼帘:克萊爾·陳納德少將已在舊金山搭機前往上海。

她的心猛地直跳,幾個月來她所期待的就是這一消息,因為她一直記著他離華前的那句話:「我會回來的!」

幾天後,陳香梅以中央通訊社記者的身份前往江灣機場。社裡交給她的任務是採訪重返中國的陳納德將軍。這是她到上海後接受的最為愉快的任務。

當陳納德從飛機的舷梯上快步走下時,陳香梅和其他記者一起圍了上去。陳納德從記者群中一眼就看到了陳香梅,大聲招呼著,上前與她握手。

腦補一下當時香梅女士的迷妹眼神

應該和我們喬妹是一模一樣的

從大後方來的記者們會心一笑,他們都知道飛虎將軍與這位女記者的關係非同一般。當然,陳香梅並沒有因重逢的喜悅而忘了公差,她以記者的身份向陳納德提了幾個問題。

夜幕降臨時,陳納德邀請香梅女士來到南京路上的國際飯店,這是上海當時最高的建築物,有24層樓。

如今的上海國際飯店

正是在這裡,飛虎將軍向這位紅顏陳香梅女士求婚,表示了愛慕之情。「現在我可以告訴你,而且我想你也一定知道,我愛你,我要你嫁給我。」

跨國相戀本就不易,更何況兩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信仰著不同的文化,還有著年齡差距。在二十世紀的中國,要嫁給一個外國人,需要經受住許多非議。

但陳香梅不是普通的女子,他明白陳納德在她心中的地位已經無法取代,而她自己也深愛著將軍,所以她力排眾議、獲得家裡支持,如願嫁給了陳納德將軍。

如今芳草依舊,斯人遠去。這段愛情佳話卻永遠流傳在世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9真愛 的精彩文章:

被這3個星座愛上,這輩子就值了

TAG:99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