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歡樂喜劇人4》收官,喜劇綜藝笑料枯竭,靠攏主流以求生存

《歡樂喜劇人4》收官,喜劇綜藝笑料枯竭,靠攏主流以求生存

文丨水諾

4月1日晚,《歡樂喜劇人4》收官之戰如期上演。意料之中,人氣選手賈冰穩紮穩打、實力奪冠。正如節目主人郭德綱的預言,「喜劇舞台屬於賈冰的時代到了」。

賈冰的未來可期,然而《歡樂喜劇人》節目本身在第四季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第四季開播得悄無聲息,收視率、網路點擊率以及評分、口碑均呈現下跌趨勢,遠不如前三季。

「節目設計不夠精巧」,「喜劇作品有失水準」等質疑聲此起彼伏,時至今日,這檔在傳統喜劇類節目中獨佔鰲頭、經久不衰的綜藝似乎走向了末路。夾縫中求生存,《歡樂喜劇人》走到今日已屬不易。

形式探索,節目立意的猶疑

綜藝節目創新與喜劇節目創意無疑都是可貴而艱難的。2015年至今,《歡樂喜劇人》已經播出了四季,催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相聲、小品節目。然而,歷史愈悠久,創新愈困難。推陳出新的過程不僅是對主創人員創新思維的考驗,更是對節目基石是否牢固的考驗。

明星與素人之間的猶疑。《歡樂喜劇人4》既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明星真人秀,又算不上是素人真人秀。誕生之初,《歡樂喜劇人》原本走的是「明星真人秀」的路線——第一季開播之初邀請到了賈玲、宋小寶、沈騰、吳君如、劉儀偉等人,第二季有岳雲鵬、潘長江、艾倫等人的傾情加盟。

第三季、第四季,節目邀請了更多高知名度喜劇團隊里的低知名度演員。大量名氣較低、實力較弱的演員的加入使得節目走上了「三分明星,七分素人」的路線。而所謂賽制的改變,不過是為了借用宋小寶、賈玲等高人氣喜劇演員的短暫露臉為節目增加人氣。

演員起點與段位的不同使不同演員之間很難形成「你追我趕」的有效競爭,賈冰成為《歡樂喜劇人4》中的常勝將軍。這不僅不利於節目形態的塑造與節目定位的確立,同時也間接影響了競賽機制的張力。

日常化與非日常化之間的猶疑。小品、相聲本是對日常生活的誇張化搬演、喜劇化呈現,以幽默的形式賦予日常片段以啟迪意義。《歡樂喜劇人4》中不乏亦立足於呼籲尊重農民工、呼籲孝道等日常主題進行創作的作品。

然而部分「日常化」主題卻落入俗套,「虛榮的孩子」這一話題多次在《歡樂喜劇人4》的舞台上呈現,《蹬三輪兒的父親》《爸爸》等小品均以該話題為主題展開創作。

此外,更多喜劇演員為了求新而走上了「非日常化」之路。《超級英雄》講述了關於蜘蛛俠的故事,《我為你而來》選擇了穿越題材,大碗三少上演了小品版《虎口脫險》。

選材的「非日常化」,編排的去「三一律」本就是立意與形式的創新,這種創作選擇無可厚非。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創作者將過多精力放在尋找創意點而非以豐富深刻的內容充實創意點。

價值提升,主流色彩的尷尬

喜劇類節目天生具有鮮明的諷喻色彩,這一特質為喜劇節目的價值選擇增加了風險。過度的、不當的嘲諷極有可能為演員、作品乃至喜劇綜藝招致道德批判。如《吐槽大會》等逐步收斂起鋒芒的喜劇類網綜一般,《歡樂喜劇人4》也主動向主流價值靠攏,卻在價值提升之路中遇到了些許尷尬。

主流不等於圓滿。曾經因為在《歡樂喜劇人》的舞台上惡搞花木蘭而遭到網友圍攻、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的賈玲在《歡樂喜劇人4》中扳回一局,妥妥地給觀眾灌了一大碗心靈雞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結局雖然圓滿,但卻缺乏說服力。因貪睡而遲到、完全不了解客戶是賈玲所飾演的人物的客觀缺點,強行創造人物再就業的「大團圓」結局不符合人設和故事的內在邏輯。

主流不等於煽情。正如第四季參賽選手盧鑫、張玉浩在相聲《戲精的誕生》中的調侃,「喜劇人現在都演悲劇去了」,因為悲劇能體現演技。以眼淚換掌聲,以煽情換票數的行為在《歡樂喜劇人4》中並不少見。

孫建宏在《百家笑談·人生》中流露出對辛苦表演的自己的自我憐愛;《背對背擁抱》以「手足的情,兄弟的心」字樣來強行煽情;在總決賽中,宋曉峰攜手妻子淚流滿面地講述與夫妻情、父子情相關的心酸往事……

主流不是口號。《歡樂喜劇人4》第一期上演了以「保持微笑努力拚搏」、「農民工討薪」等主流話題為主題的各色喜劇相聲、小品。話題固然是主流的,但略顯過時,且節目對於話題的呈現並不深入。而賈冰所言的用以致敬農民工的《人在囧車》卻是塑造了一個愛虛榮的挖掘機工人的形象。節目中其他人物形象的善良更襯託了該農民工形象的「小人之心」。

主動承擔承載主流價值的責任固然是好,但「主流」不是簡單地披層皮而已。盧鑫、張玉浩的《誰是英雄》是一個設計精巧的正面典型,塑造了一個送快遞的超人形象,歌頌了普通勞動人民。

笑料設計,身體語言的突兀

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被統稱為語言類節目。在《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等喜劇類節目中,演員們更多的運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而非言語本身來取悅觀眾。《笑傲江湖》中周雲鵬憑藉「裝口齒、說話磕磕巴巴、不斷自我重複」的創作風格,李靜憑藉「慢半拍」的說話方式和表演方式獲得了觀眾和評委的認可乃至讚歎。

《歡樂喜劇人4》中,模仿易中天說話並借用《百家講壇》的形式進行表演是孫建宏的風格,宋小寶擰巴而又賤萌的表情是其標誌性「語言」,賈冰則主打與自己外貌、體型及年紀不相稱的無辜且呆萌表情……

《宿醉》中三次將演員在人造雪花中的誇張舞蹈姿勢設定為笑點;《背靠背擁抱》中連體兄弟這種身體形式成為節目笑料本身;《誰是英雄》中超人的大肚子是節目開端之處的主打笑點……

肢體語言與口語語言相互配合以使表演達到最佳效果本無可厚非,然而在如今的喜劇表演中肢體語言以及言說方式擠壓了言說內容本身的空間。突兀而過度的肢體語言展現在一定程度上寓意著部分喜劇創作者口語敘事能力的匱乏以及部分戲劇表演者內心戲表現能力的欠缺。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並非所有喜劇創作者都能達到默劇創作者的水準。更多時候,當口語敘事元素被壓縮,故事的完整性、情節的豐富性、劇本的思想性、價值觀的清晰性大打折扣。喜劇作品的藝術水準和思想價值自然也就難以獲得保值和提升。

喜劇作品質量的下降是以《歡樂喜劇人》為代表的喜劇綜藝的式微的關鍵內因。喜劇節目層出不窮,同行之間競技以及快速創作的要求給了喜劇演員巨大的壓力。喜劇編劇和演員沒有充分的創作時間,不能完善劇本、不能自如表演,喜劇作品自然也就變得既無深度又無喜感。

當然,傳統類喜劇節目的頹勢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年來,《奇葩說》《吐槽大會》等網路語言類節目迅速躥紅,固定的節目模式、簡單的表演形式在突顯了言說內容,也使通過音頻平台傳播節目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快手、抖音等短視頻社交軟體使得用戶自主創意搞笑段子成為可能。有限的時長、高潮的截取、觀看的便捷促進了此類短視頻的流行。

主打內容牌的網路脫口秀以及以巧妙的形式設計著稱的短視頻從內容和形式、聽覺和視覺等多個側面擠壓著《歡樂喜劇人》等相對純粹而傳統的喜劇類節目的創作空間。無疑,節目定位模糊、價值表達刻板、時間限制與空間擠壓都將成為傳統喜劇類節目發展之路上的絆腳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娛 的精彩文章:

二月網綜大戰,優愛騰各有法寶,「純綜藝玩家」芒果TV卻是隱形贏家

TAG:清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