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普是科學家的分內事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今年全國「 兩會」上,「 新時代、新科技、新生活」讓科普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近日,一代科學巨匠霍金逝世,其畢生致力於科普也成為全世界討論的焦點。那麼,中國當下的科普現狀如何?在目前的科研評價體系與科學傳播大環境下,科學家做科普難不難?科普的通俗性和科學的準確性又如何平衡?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袁嵐峰,聽他講述科學家的科普故事。
袁嵐峰簡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開設個人科普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目前擁有粉絲115萬。
「 通過科學這項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即使被禁錮在果殼之內,人也仍然可以享有精神的自由。『思想形成人的偉大』,帕斯卡的這句名言,正是我們對霍金最恰當的紀念。」鏡頭中的袁嵐峰一字一頓,講至最後,幾近熱淚盈眶。這是霍金逝世的當日,袁嵐峰在「科技袁人」欄目中發表紀念霍金講演時最動情的瞬間。「比起去爭論他有多偉大,更該了解他為我們做了什麼。」本著如斯初心,袁嵐峰面對鏡頭娓娓述說了他作為科學家所了解的霍金。在他看來,只有讓更多人理解了霍金所做的真實貢獻和他對科普的偉大引領,才是對大師最好的紀念。
與視頻中的畫面感不同,接受記者採訪的袁嵐峰,交談中更顯出生活化的一面:風趣幽默,諧趣中帶著一絲不羈,沉穩中微露半點輕狂,儼然是位獨具一格的「科普網紅」。
初心:科普這活兒,最該做的就是科學家
「 我國的科普工作還遠遠不夠。」談及國內科普現狀,袁嵐峰開門見山地立論。他接著補充,科普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可平心而論,中國的科普讀物,無論數量還是質量,與發達國家有著數量級的差距。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普遍缺席科普,造成科學家、工程師的「科學」與公眾的「科學」之間有巨大的鴻溝: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科學價值觀、思維方式無法進入公眾的視野。「所以我一直強調,科普對科學界的好處之一就是提高公眾對科學共同體的認可,其中也包括科學的思維方式。」
聊到做科普的初心,袁嵐峰毫不諱言,「 科普本就是科學家的工作之一。」在他看來,從事科普工作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滿足自己,實現他對自我預設的社會價值。「 科學家做科普的優勢在於能夠傳遞科學的思維方法,這是他們與普通人的區別。」袁嵐峰援引了他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案例,例如場景還原一些經典科學理論的研究過程,「讓學生想像自己是當時那些理論家,手裡有什麼工具,能採用什麼辦法,最後他會發現,他提出的就是歷史上提出的理論,因為這是當時幾乎唯一的選擇。」通過破除科學的神秘感,激發學生自主推導的熱情,從而完成科學思維的教授。「科學的思維方式,跟具體的科學知識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在他眼中,科學研究是科學傳播的源頭,而科學家就是科普的「第一發球員」。因此,無論是一線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還是從事項目工程研發的工程師,都理應成為科學傳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袁嵐峰在多個新媒體平台上從事科學傳播工作,他的微博ID是「 中科大胡不歸」,目前擁有粉絲115萬。不僅如此,他還與多位志同道合者成立了「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在微信公眾平台、知乎、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同時開設專欄,發布科學、政治、經濟等領域的文章,引起公眾反響的作品包括《中國科技實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國》《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等。而在他與觀視頻團隊合作創辦的「科技袁人」這一科普欄目中,量子、引力波、可燃冰......這些聽起來「 神秘酷炫」的辭彙,已經成為欄目粉絲們耳熟能詳的元概念。
袁嵐峰的科普之所以成功,除了博覽和精思之外,更多的還得益於他的科學家經歷。「14歲那年我來到中科大,從此這輩子就和科學分不開了......」作為理論與計算化學領域的專業科研人員,他已在中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工作了多年。深厚的學術底蘊,加之發自內心對科普的熱愛,成就了他如今在科普事業上的成就。
踐行:科普如何靠譜,把握好平衡的藝術
當下科普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社交媒體的互動,如微博、微信公號發文章,錄視頻;也可以是在線知識平台的共享,如在知乎開LIVE( 直播)、MOOC或是TED上面掛課程等等。當然,藉助信息媒體平台的泛載與便利,也直接催生了一批科普「網紅」,「 雖然偶有魚龍混雜的情況,不過能讓更多的人接近關注科普,至少趨勢是好的。」袁嵐峰也承認,科學的準確性和科普的吸引力之間始終是有張力的,「 尤其是就某個話題接受採訪時,這種張力最明顯。科學家在媒體面前經常有一種無奈:說得專業、準確,對方聽不懂;做個形象的比喻,又損失了準確性。」可無論如何,在他看來科普的底線必然也必須是明確的,「須言之有物且不誤導公眾」。不夠前沿和深度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不少專業問題是很複雜的,並不適合對公眾細緻描述;但對於利用科普的形式營銷,做出敷衍的不靠譜回答,就不再是科普,而是對科普的消費了。袁嵐峰毫不掩飾對這類科普「藝術」的厭惡。
2015 年,袁嵐峰博士與Roald Hoffmann教授在北京召開的第15屆國際量子化學大會上合影
當被記者問及,他是如何做到在科學準確性與科普通俗性二者之間遊刃有餘時,袁嵐峰直言他的博士後導師、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ald Hoffmann對自己影響最大。「他認為好的理論模型應該是儘可能地簡單。」更細緻地描述就是「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東西,直到再去掉一點,你就什麼都剩不下了,你對研究體系的描述就要出現定性的錯誤了 」,最後保留下的就是對研究對象最本質的描述。愛因斯坦有句格言「As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儘可能簡單,但不要過分簡單),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因而科普最關鍵的在於,將最重要的信息( 結論或思維方法)告知公眾。畢竟一個複雜問題,若其本質上是簡單的,那它必然存在一個簡化的信息節點——例如,「 量子通信不超光速」。
願景:讓更專業的人來參與科普
談到對自己熱愛的科普事業有何願景,袁嵐峰表示:「 讓更專業的人參與進來,讓全社會共同推動。」他認為,科普教育要重視傳承和體驗,「 我們每個搞科研的人,都要考慮如何促進傳播、如何影響大眾。沒有全民科普水平的提升,就不會有真正持久的科技創新。」同時他建議讓高校教師更多地參與到科普中。
如何把專家和教師這些優勢進一步發揮好,讓更多「藏在深閨」的優質科普資源納入社會科普網路中來,袁嵐峰坦言「: 在現行科研體制下,要求科學家和工程師從事科普寫作還有很多現實障礙。」袁嵐峰認為,對科研工作者而言,建立面向公眾開放科研、開展科普活動的長效機制更重要,應酌情考慮把開展科普工作作為科研機構的考核指標、科技成果的評估指標和專業技術職稱的評價指標。「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本應是鳥之兩翼、車之雙輪,同等的重要。」訪談最後袁嵐峰呼籲,要讓科研工作者走到科普前台,讓那些真正懂行的人站出來以正視聽,再聯合媒體、社會的力量一起做科普,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科普紅利。
《教育家》簡介:
《教育家》雜誌是中共中央黨報光明日報主管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教育期刊。作為一級教育學刊,《教育家》依託《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以前沿、專業、深度和實用的辦刊風格,見證教育變革,參與教育改革,引領教育風 向。並被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賦予「把《教育家》辦成光明日報新名片」的使命。我們始終相信,一本雜誌的氣質,因思考而不同。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主動突破互聯網知識盲區
※石墨烯超導和21歲博士生:對科學的宣傳要高調,對個人的宣傳要低調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