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摩拜之「敗」 ,只因這幾點……

摩拜之「敗」 ,只因這幾點……

這樣的場景,一開始給我們的是震驚,後來已經是憤怒了。

財經茶敘之36 摩拜之"敗",只因這幾點......

- 01-

摩拜終於"敗"了,被美團全資收購,A、B輪投資人和創始團隊全部出局。

如潮水般湧來、潮水般退去的共享單車,摩拜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當然摩拜不能完全算失敗。據稱,創始人胡瑋煒拿著15億現金離開了,也有人說沒有這麼多。但不管是多少,這個數字肯定不小。對於創始人而言,不算是個失敗。

但對於摩拜公司來說,也絕對算不上成功。

創始人之所以答應這樣的條件,是因為實在撐不下去了。摩拜公司的初始投資已經燒完,公司面臨很大的財務危機,而且用戶的保證金被挪用達10億美元,合60多億人民幣,而新一輪融資又面臨很大的困難,投資人已經不願意繼續投入。

2017年12月份,摩拜公司收入僅1.1億元,而銷售成本為5.65億元,管理支出為1.46億元,減值損失為0.8億元,當月虧損高達6.8億元人民幣。

如此的燒錢速度誰也承擔不了。再這樣下去,等待他們的結果可能就是崩盤,就像小鳴單車的破產清算那樣,到現在押金還沒有完全退還。而挪用用戶押金,到最後如果不能退還的話,就已經是刑事責任了。

這只是在街頭隨便抓拍的一張。

- 02-

作為共享單車的龍頭企業,摩拜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企業可想而知了。

共享單車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註定了商業模式不可能成功。

據摩拜公司自己測算過,每輛單車只要每天被使用6次就可以保本,看起來這個數字並不大,要做到保本也不太難。

然而幾年過去了,隨著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現實離原來設想的距離越來越遠。據了解,現在摩拜每輛單車每天被使用的次數只有1-2次,只能實現一、兩元的收入。別說保本了,連維持運營都很困難。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絕不只是使用次數,更多的負面因素已經或正在不斷出現。

- 03-

第一就是亂停亂放。本來城市的街道是乾淨有序的,現在在各大城市的鬧市區,幾乎每塊空地上都停放著共享單車,而且大部分是亂七八糟停放的。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橫七豎八地停放著,要多難看有多難看,而且很多時候成了人行道的障礙。市民對此很不滿意,多次引發附近小區居民的激烈反對。在深圳南山區歲寶百貨那裡,有一次,小區保安將堵在小區門口的幾百輛共享單車用繩子圍起來,要求共享單車企業派人清走,共享單車企業費了老大勁才解決此問題。

要把這些橫七豎八停放的共享單車擺放整齊,是一筆巨額的開支。政府不可能去承擔這樣的職責,只能由共享單車企業來進行。但這些共享單車又分屬不同的企業,由誰來處理,又是很大的難題。

共享單車企業自設立之初,大概就沒有準備用人工重新擺放單車,也沒有這部分費用預算,所以共享單車起步之初,基本上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最近我看到已經有共享單車企業對路邊亂停放的單車進行人工擺放,主要是ofo和摩拜兩家公司,這大概是基於輿論和政府的壓力而為,所增加的成本估計非常之大。摩拜公司的巨額虧損,很大一部分來自這裡。

造成共享單車企業不堪重負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共享單車遭到的人為破壞。大家可以隨便在網上搜一搜相關圖片,就能看到共享單車遭受的人為破壞有多嚴重。有被撬掉鎖的,有缺了輪子的,有被扔在路邊草叢的,有被扔到河裡的,甚至還有被扔到海里的,最嚴重的,是有數萬輛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被集中扔進垃圾場里。就按平均單價一百元計算,這部分的損失也有數百萬元。如果按照摩拜2000元的單輛成本來計算,那損失會更大。

這種情況不能以國民素質差來掩飾。國民素質不高,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但不是共享單車出現以後才有的情況。既然當初推出這樣的商業模式,就應該考慮到這些負面因素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如果沒有考慮到,就說明當初的決策是非常草率的。

除去人為損失,共享單車長期停放在戶外,在烈日暴雨的影響下,也會損壞得很快。例如在深圳,夏天經常烈日和暴雨交替出現,幾個月下來,可想而知,對單車的破壞有多大。摩拜單車號稱四年免維修,現在四年還沒到,不知道當初第一批投放的單車還有多少能繼續使用?

共享單車佔用了很多的公共道路資源,這部分資源是屬於全社會共同所有的。共享單車佔用了就得付費,否則憑什麼共享單車可以佔用,其他的人就不能佔用呢?現在恐怕沒有共享單車為這部分資源付費,如果要是付費,即便按照每輛單車每天停放費用一元來計算(這已經是個很小的數字了),那將是又一筆巨額的開支。不知道共享單車企業在當初測算的時候有沒有將這部分費用計算在內,十有八九是沒算的。如果真是收費的話,恐怕虧損數字將更大。

被扔到深圳灣海水裡的共享單車,能看出來是ofo小黃車。

- 04-

當然也有人說,共享單車根本就沒有指望運營來盈利,而是靠未來的流量來盈利。作為互聯網+企業,這樣的說法也不奇怪,但這只是個概念,誰也沒有測算過,流量能為企業帶來什麼樣的收益?

在互聯網+企業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流量也越來越不值錢。靠著騎共享單車的這部分流量,每次一、兩元甚至更低的消費,這樣的流量有什麼價值?

共享單車的出現,本來是為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交通問題。但現在看來,社會為此付出的總成本要遠遠高於獲得的收益,而沒有合理盈利模式的商業生態註定難以持久。摩拜公司如此,共享單車企業如此,其他的互聯網+業態也大抵如此。摩拜被美團收購,也只是暫時喘了一口氣,未來還將經受更嚴峻的考驗。

——END——

蔣說金融,立足真實案例,提煉精彩內容,講述不一樣的金融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說金融 的精彩文章:

TAG:蔣說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