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太極拳之研究——吳圖南太極功」之心得
吳圖南先師於1911年前後,曾寫成《松功論》初稿,可惜這份初稿被人竊去,不知下落。其後吳先師又重寫《松功論》一文。該文之首有太極功小序一篇,其後有《松功論》全文。該篇《松功論》共分四節(十八章),即:上肢松功(六章)、軀幹松功(四章)、下肢松功(四章)、全體松功(四章)。吳先師傳授余松功功法時,將全部松功功法進行精簡合併,由博返約。詳細內容即後文余記述撰寫的松功功法篇。故將先師所寫《松功論》中之四節(十八章)原文略去,不再重述。吳先師之《松功論》之最後有「跋」一篇,一併附錄,以饗讀者。
註:破折號後的文字為筆者之胡言亂語,並非代表作者之原意。讀者明辨之,千萬不可因筆者之誤而糟蹋了吳老的名聲。
(吳圖南,太極名家。九歲拜吳鑒泉為師學習太極拳,後又拜楊少侯先生為師。壽終正寢時105歲高齡。)------第一次見到吳老的照片應是在80年代早期的一本《武林》雜誌封面上。當時的感覺特好(打一個不太好的比方:就有點象現在十幾歲的女孩子看到什麼天王、超女之類的東西一樣的那種感覺。儘管沒有那樣瘋狂的表達方式,但內心對他的欣賞、羨慕的程度毫不亞於今天天王、超女們的粉絲。),記憶猶新:整張封面就是吳老的半身頭像,他那仙風道骨的纖瘦手指輕捋著胸前飄逸的雪白晶瑩的長須,慈祥的面容蕩漾著幸福的笑靨,透過那老化眼鏡睿智的眼睛使人情不自禁地難以抵禦用智慧、慈祥、長壽、淵博等字樣去描寫。記得我曾多次在妻子面前表白要留鬍子的想法。幾番爭鬥,好男暫不與女斗,為了家庭的安定團結,只好暫時作罷。(但不排除退休後鬍子白的時候去圓白鬍子夢)。除了他的外形、學識外,我還比較羨慕他的長壽。這也無形中成了我二、三十年來練太極的一個主要動因。十多年前一位愛氣功、喜字畫的朋友在贈筆者的一幅字時,賜我一個「儒緣居士」雅正的雅號。這麼多年過去,我也沒當回事,只是把那作為年輕文人開個玩笑,故作風雅之事而已。「儒雅之氣,道骨仙風」的願景冥冥中又在潛意識裡時有時無地在我血脈中滲透。為了這段忘卻的記憶,在友人博客的啟迪中,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很想說又沒市場說話的我禁不住博客的誘惑,於是乎,蠢蠢欲動之後便開了博。一個遒勁的「道」成了我的追求,友人賜我的雅號-----「儒緣居士」 自然成了我的名。至於儒不儒,道不道,是否有緣於道,只看我的造化。
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很多年輕人學太極偏偏反了:上身一塊板,上肢兩根棒,腰上腰下分兩家,搭手腳下無根顫。)由腳而腿而腰,總要完整一氣,(------整)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必散亂,其病必由腰腿求之(-----很多人在不得機得勢處不是腰腿求之,而是在上肢加更大的力。這樣即便照顧了一時的面子,得了一些小便宜,對真正的太極沒來得及說你好,就只能說Bye-bye了)。凡此皆是意,(-----此「意」為太極乃「神拳」的一種解說)不在外面,意欲向上,即寓下意,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此太極拳通論,人所共知也(----矛盾律)。然何能至此,迄未言之,此予松功論之所由作也。(------點「松」之主題)夫人猶植樹然,根深則蒂固,木固則枝榮。(-----根之重要)樹之所以經大風而不傾折者,在根深而本固也,太極拳之所以推挽不移者,亦如是也。於是乎松功尚焉。雖然,予創此松功,乃由多年體會,多年實踐所得之結論,並未集思廣益,難免閉門造車之弊,深望廣大太極拳愛好者,不吝嘉言,共促祖國醫學太極拳能在普及基礎上有所提高,則幸甚矣。
凡練習太極拳者,皆知松、沉為太極拳主要之條件(-----其實不然,並非凡練習太極拳者皆知:有的人會將「松」誤以為「軟」,「 沉」誤以為「下蹲」,有的人只認賬「沉」,而不捨得「松」,或不承認「沉」是「松」的結果。),而於練法與原理,則未見其著述。因此不揣愚陋,略為論述,並創上肢松功,軀幹松功,下肢松功,全體松功,凡十五式,大膽嘗試,作為拋磚引玉而已耳,亦即言者無罪,聽者有戒之義也。(------吳老治學嚴謹,學識淵博,還如此謙恭,實為吾輩後學之楷模。斗膽在其金玉良言中亂擲磚石。雖有不恭,然出於敬仰之心。)
松者,蓬鬆也(----「蓬鬆」二字給人以形象的感覺);寬而不緊也;輕鬆也;放開也;輕鬆暢快也;不堅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質之特性也。(----這段話對我們理解「松」與「軟」的區別很有幫助。)凡此種種,皆明示松之意義也。功者,勞績也;成效也;事物之效用也;行為之效用,所生之作用也;對事物所顯著之功用與力量也;生理器官之本能,如關節之轉動也;鍛煉所費之時間也。凡此種種莫不皆明示功之意義也。松功鍛煉過程,常有各個關節動作不如已意之感,精進不已。漸覺略感隨意,久而久之,方感動作裕如,隨心所欲,處處靈活。(-----太極功夫的精進乃為盤旋而上,並非一蹴而就。)此時方知各個關節聽我所用,周身隨意肌方能隨意也。不然,我之周身並不聽我所用,活人乎?病人乎?實難言也。(-----道明脫胎換骨之意)故祖國醫學太極拳對人體慢性病與病後恢復期能起顯著療效者,良以此也。
松功之要,首在提舉,提舉愈高,下落愈速。(-----勢能、動能,因果關係。)有人不解提舉之理,以為非松功也,殊不知向上提舉有如扛鼎,不能上,安能下?向上不松,下安能松?學者宜深切體會之,方自得也。松功如高舉珠,倏然而段,有如斷線珍珠,粒粒下落,如珠走盤,圓活異常,節節貫串,魚貫而下,方顯活潑而不遲滯,動作自然,順乎規律,發育身心自然之條件,合乎生理自然之能力,證之科學亦無不合也。(-----苦口婆心,以理服人。)
松功之效,以樹為例,大風吹柳,枝條搖動,呼嘯有聲,任其搖擺而根不拔者,以其柔韌而順遂也。風吹白楊,枝葉作響而本不動者,以其枝葉抖擻也,風吹松柏,寂然不動而體氣和平者,以其應物自然也。(-----以楊、柳、松作比,強調應物自然的道理)人身通過練習松功之後,走如風,站如釘,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這些習慣與其長壽是否有關?)周身無一處不輕靈,無一處不堅韌,無一處不沉固,無一處不順遂,通體貫串,絲毫無間。(-----松靜自然)一處受警,該處立即反射以應之,其他各處不受牽連,周身如點,均能反射,亦即處處是手,不單*兩手,兩足也。(----周身一家)其便利為何如哉!在生理方面,暢運血脈,活動筋骨,身心發育,應物自然,方顯圓活之趣,而無遲重之虞,氣遍周身,強身健體,自在其中矣。(----身心健康)且松功練習即久,上下左右前後均能松展裕如。有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俱應。(-----隱含松對技擊的意義)呼應靈活,動作自然,有返其天真之妙,對於人體預防抻傷,扭傷,脫臼以及畸形發育,均有莫大之裨益,中老年練習者,能推遲人體之衰老,或預防關節之硬化。(-----包括上文中提及的行、站、坐、卧,長壽者之長壽的秘籍不在於靈丹妙藥和山珍海味,而在於日常生活點滴的良好習慣的養成。)此為太極拳松功之特點。學者如能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自能收強身健體之效,學者不可不知也。
在練習松功之初,首先宜注意姿勢之是否正確,動作之能否自然。初練之時,往往有動作不從心之感,是未鬆開之現象,關節不能柔韌之表現,筋骨不活,血脈運行不暢,未能順乎生理機能之所致。須耐心衝過此一關,然後自然有成,不可灰心而輟也。(-----過來之人道肺腑之言,實乃治今人「太極」「太急」,病入膏肓之良藥也!)
祖國醫學太極拳之松功,自有其科學上之根據,蓋人體生存於地球之上,莫不受地心之吸引,因此下降愈速則愈顯沉。沉者,墜也。下降愈松則沉之愈重。故松功之松與沉,可同時收效,此宇宙自然之理也。學者宜探討之。(----道出松沉之理、松沉關係。)
祖國醫學之太極拳,通過松功之鍛煉。對於太極拳之形與勢亦有莫大之效益。形者,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水之性,避高而趨下,決之赴深溪,因湍浚而莫之御也。(-------以水性、水形、水勢言太極之形及太極之勢。)太極拳松功,能乘敵之不備,掩敵之不意,避實而擊虛,亦莫之制也(-----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勢者,坂上走丸,言其易也,松功即熟,有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勢如破竹,迎刃而解。故太極拳松功即成,則能本乎人生天然優美之發育,順先天自然之能力,使全體得充分之發展,謀一生永久之健康,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此予松功之所由作,良以此也。(-----松功告成的意義)祖國醫學向主不治已病治未病,西醫亦以防治為主,醫療為輔,此中西之通論如此也。(----中西醫相通---治無病。)而太極拳之松功,則使人體各個關節即輕鬆暢快,又異常靈活,既堅韌柔和,又寬而不緊,既無鬆懈乏力,又無堅凝不舒。通過鍛煉,養成骨節靈敏,韌帶柔韌,肌肉靈活,屈伸自由。(-----松功對骨骼、肌肉、韌帶的意義。)如持之以恆,能推遲衰老,與其得病而牽引,倘若未病練松功。久而久之,推,拉,挽,轉不能稍移,抻,扭,撮氣,無由而生,順其生理之機能,維護功能之永保。在技擊方面,人不能到而已能到。語曰:「不怕力大一石,只怕筋長一分」(-----將外在大力與松沉內勁作比。「筋長一分」我理解為松沉的結果。)。即此義也。在鍛煉每章中已說明者,不再重述。學者如能前後精讀,細究,反覆琢磨,參透其中深意,則強身健體,健康長壽,自在其中矣,學者幸勿以予言為河漢也,是為論。
吳圖南跋:
總上中國醫學太極拳,在定勢練習時,務求姿勢正確,動作自然,此為太極拳之基本功,必須耐心鍛煉,持之以恆,自能收增強體質之效益。然後再做連勢之鍛煉,不可草率從事,勢勢做到家,處處不走樣,而能將太極拳全套連為一勢,一氣呵成,顯出輕靈活潑,敏捷連貫之妙。自然感有輕快舒適之意味。則達到身心同時發育之目的矣!然而此時嘗有感到周身關節不活,動作缺乏柔韌,往往有勢不隨心之感。予針對此一問題,經過數十年之實際體會,創此太極拳松功若干則,計十八章,簡而易行,收效亦宏,頗為學者所歡迎。松功練過之後,對於盤架子確實有所提高,此為學者所公論,予亦略堪以自慰耳。
茲以松功既已練熟,再能做進一步之研究,實有必要,予再提出問題數則,以供學者參考,想亦為學者所樂聞焉: 1. 同方向又同時。 2. 同方向不同時。 3. 不同方向同時。 4. 不同方向不同時。
學者如在此方向與時間兩者之變化加意探討,則一心二用之妙自在掌握之中,對於推手練習時,大有裨益也。要在學者之細心體會耳。
※初學太極拳必須要知道的一些知識,幫助你少走彎路!
※林墨根先生幾十年經驗太極拳教練心法總結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