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中國3大神秘岩畫,1幅與黃帝有關,1幅疑似夏朝文字

盤點中國3大神秘岩畫,1幅與黃帝有關,1幅疑似夏朝文字

岩畫是源自原始社會的石刻文化,是人類先祖在沒有文字的時代背景下,用古樸和象徵的手法對遠古生活的記述。相對於博物館裡的館藏文物,岩畫更像是鮮活生動的遠古史書,是具有極高考古研究價值的文化遺產。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3幅新石器時代的神秘岩畫,從中探索我們的華夏先祖的偉大歷史。

遠古岩畫


1.新石器時代的蹴鞠岩畫

蹴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項民間運動。先秦古文獻記載,春秋時期的齊國就已經流行蹴鞠。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證實,蹴鞠是古代訓練軍隊的一種方式。由此可見,蹴鞠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運動。

但這遠遠不是蹴鞠的真實歷史。據最新的考古發現,蹴鞠可能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了。

蹴鞠岩畫

考古學家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陰山岩畫中,發現一幅的遠古蹴鞠岩畫,距今約5千年的歷史。此岩畫中一人騰空躍起做踢球的動作,周圍也有數個不同運動姿態的人。

此畫位於被認為是「上古三皇」的岩畫下方。考古學家認為,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中國北方草原部族的遠古先民,在祭祀先祖時不僅供奉羊等犧牲,還有組織地舉行類似社戲的蹴鞠活動。


2.黃帝時期的龍形岩畫

河南省新鄭市是華夏先祖黃帝的故鄉,具茨山這個神秘地名,一直和黃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具茨山岩畫的年代基本和黃帝時期重合,在國內考古界廣受關注。

具茨山岩畫中有一幅特殊的龍形岩畫,其年代為距今5千年左右。岩畫中的龍的形象逼真,可隱約看出龍爪和鬍鬚,龍身是大約有1米長、5厘米寬的蛇形。

黃帝時期的龍形岩畫

據古文獻記載,黃帝和炎帝聯盟打敗蚩尤後,成為了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為了提高對周邊各部族的凝聚力,黃帝取消了軒轅氏族原本的熊圖騰,從各部族的圖騰中各取一部分形成了龍圖騰。

許多考古學家認為,具茨山岩畫中的龍形可能就是黃帝時期塑造的龍圖騰,這對於研究華夏民族圖騰的演變過程,以及黃帝時期的龍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3.疑似夏朝文字的岩畫

寧夏中衛市大麥地岩畫是中國著名的岩畫博物館,其遺留的遠古岩畫超過了1萬幅。根據考古學家考證,大麥地岩畫從距今8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一直延續到4千年前的夏朝。

大麥地岩畫

和夏朝同時期的大麥地岩畫有一個顯著特點:出現了大量類似文字的個體圖形,共有8千多個。這些類似文字的圖形表現的是天文星象、生產和生活情景,以及舞蹈和祭祀等活動。

從直觀感受來看,大麥地岩畫的個體圖形已經脫離了原始岩畫抽象的表達方式,其象形的意義和商朝甲骨文極其類似,推測可能是一種成熟的圖形文字。

如果這一假說得到考古證實,大麥地岩畫中的個體圖形真的是一種圖形文字,按照年代推算,它極有可能就是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夏朝的流通語言。

疑似夏朝文字

這種疑似夏朝的文字比商朝的甲骨文早數千年,甚至比國際考古界公認最早的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還要早幾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講史堂 的精彩文章:

清末專家學者的3大奇葩提議,涉及漢字和黃帝,幸虧沒被採納
大禹治水的4種交通工具,與夏朝一脈相承,其中1件聞所未聞

TAG:文化講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