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陵拾遺:崇正書院遺址

金陵拾遺:崇正書院遺址

崇正書院遺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東麓的半山坡上。

崇正書院創建於明代嘉靖41年(1562年),創建者為時任南京督學御史的耿定向,取名「崇正」,其意是推崇正統的儒家學說;明萬曆年之後隨著耿定向的失勢書院也逐漸廢棄,後由其學生焦竑改建為紀念耿定向的耿公祠;清代初期時公祠損壞,後曾稱之為「雲巢庵」,為佛教活動場所。乾隆中期庵毀於火;清代乾隆嘉慶年間(1796年前後),由僧人展西加以修飾,又復稱崇正書院,並修築一座新樓,名為「江光一線閣」;清代咸豐期間(1851年)毀於太平天國戰亂;清代同治4年(1865年)僧人可曾修復,更名小九華寺,供奉地藏王菩薩,有地藏殿、靈官殿等建築。相傳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禪,每屆農曆七月,香火旺盛,尤以7月29日地藏王生日為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寺院破敗;現存建築為1980年至1982年期間重新修建,由三進殿堂(軒廳、過堂和大殿)和第二進院內西側的江光一線閣等組成。

沿廣州路來到清涼山公園的南門,公園大門為牌坊式三拱門,中門之上「清涼山」三字為掃葉樓主龔賢所書。

進入清涼山公園大門,右側的有一條登山台階小道,從這裡拾級而上,便可以到達崇正書院遺址。

在道口側豎立有指示牌,提示著前往書院的行進方向,同時在登山台階道一側的樹叢之中,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上面寫著「崇正書院遺址」幾個字,「崇正書院遺址」在2006年6月10日列入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這條登山台階小道雖然只有一百多級台階、百來米長,但在登山道的兩側的石台上,擺放著一些形似吉祥動物的巨石,如鳳凰、麒麟、龜等。

沿著這條登山台階道蜿蜒向上,轉過兩個彎,便能看到一處不大的平台,這是崇正書院遺址前的一個小廣場,廣場四周蒼松翠柏、青竹臘梅,一大一小兩座山石盆景點綴院前,兩尊石獅分列兩側。廣場正前方數十級台階之上,是崇正書院的正門。

小廣場的一側豎立著有關崇正書院介紹的說明牌,上面寫著:崇正書院介紹,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7年),督學御史耿定向在清涼山建立書院,取名「崇正」,取文天祥「天地有正氣」之意。其後由學生焦竑(明代南京第一位狀元)等改建為祠,以紀念耿定向。清乾嘉年間(1796年前後),僧人展西加以修飾,又復稱崇正書院,並築一新樓,名「江光一線閣」。1980年,南京市政府撥款重修崇正書院,由東南大學著名建築專家楊廷寶親自指導重建崇正書院,歷時兩年竣工。2006年,崇正書院列入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

只是說明牌上的文字幾經更換,內容也隨著管理者的變化而變更。

廣場北側的台階之上,白色的牆,黛色的瓦,黑色的門,紅褐色的門楣和立柱,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整個建築顯得十分莊嚴肅穆。

正門上方掛著一塊木匾,上書五個大字「古崇正書院」,門的兩旁的懸掛著一些機構的銘牌,門兩側的立柱上分別有兩幅對聯,「崇丘萬物儒為道,正氣千秋樂即詩」、「清涼讀書共襄中國夢,崇正講學同贊神州興」。

據說前一幅對聯由古文詩詞專家許結先生撰文,書法家言恭達先生題寫。該聯的上句出自詩經小雅之《崇丘》序,崇丘意為高山,也喻孔丘,儒道的高山仰止;下聯因「崇正書院」取意自文天祥的《正氣歌》,因樂經亡佚,後以詩代樂教。十四字的對聯將崇正書院的來源、定位以及孔孟的儒、老莊的道,樂與詩之間的關聯等一一概括。

崇正書院,坐北朝南,依山勢分為三進,縱深162米,寬70米,佔地面積1134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1350多平方米,規模恢宏。共有三個大殿,一棟樓閣,兩個曲廊和三座庭院。崇正書院古樸典雅,布局嚴謹,與周邊景區的景色交融匯合於一體。

進入崇正書院的正門,便是一殿。殿內是一間書齋,書架上擺放著各色圖書。

穿過一殿是一個小庭院,院內青草茵茵,綠樹蒼翠,石板小道,古樸石燈,襯托著白牆青瓦,別有情調。

庭院寬約三十餘米,深十餘米,呈扁方形,於東西兩廊之間形成一個對稱、封閉式的向心庭院。庭院構成兩層空間,台上鋪設方青石地面、左右各立有石燈一對,台下環植松、桂、山茶等花木,使得庭院顯得莊重、安靜,空間封閉而又開闊。

穿過小庭院,在登上幾級台階,便是二殿。二殿的大廳約有120平方米,兩側為東西廂房,分別為「文軒館」和「國學館」,面積約50平方米。

崇正書院的一殿和二殿之間有曲廊相連接,從一殿的兩側可以經過曲廊通向二殿。廊壁牆上開各式花窗,曲廊的一側用玻璃封閉,透過玻璃可以看見園中香花遍植,綠意盎然。

兩側曲廊的廊寬約2.40米,較寬於一般古代園林迴廊的尺度,廊柱以混凝管柱替代,其外徑為15厘米,廊內側置放用混凝土預製件組成的吳王靠椅,供人們逗留小憩。廊外側築牆,以分隔內外,牆面配以各式紋樣窗戶,使庭院似隔非隔,透過花窗,內外景色交融,形成虛實對比。曲廊地處山坡,隨著坡度逐層升高,構成多變的空間格局。

曲廊內隨意陳設著一些書櫃、小桌和圓椅,書柜上散落著各色書籍,小桌上擺放著茶具和裝飾物,廊中懸掛著黃色的宮燈,看起來十分典雅有趣。

曲廊的牆壁上嵌有一些石碑,其中東側曲廊的廊壁上嵌有三塊石碑,分別是清代姚鼐撰寫、沙曼翁書寫的《游故崇正書院記》、元代薩都剌撰寫、徐邦達書的《念如嬌·登石頭城》和清代嘉慶24年《泛槎圖》中的「石城蚤發」圖;西側曲廊的廊壁上也嵌有三塊石碑,分別是吳白陶撰並書寫的《重建古崇正書院記》、蕭嫻書寫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以及清代康熙年間《金陵名勝圖》中「清涼山」圖。

根據石刻上的文字,這些石刻大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時期所刻。雖然年代並不久遠,但石刻上的文字和圖案看起來已經不是十分清晰。

在清代康熙年間《金陵名勝圖》中的「清涼山」石刻圖中可以看到山勢雄偉,臨江屹立,江面船帆點點,山中樹木茂盛,城牆蜿蜒曲折。在山巒之中,有掃葉樓、清涼寺、翠微亭以及小九華等建築,其中的「小九華」應該就是崇正書院了。從圖上看,當時的崇正書院是三進布局,且第二、三進之間兩側都有一些建築。

戲劇家吳白陶先生(1906-1992)撰寫的《重建古崇正書院記》為1981年所作,其中描述崇正書院為「人殿盤桓,則可瀏覽各種陳列品,凡祖國燦爛文化遺產之於金陵有淵源者,亦皆琳琅滿目,令人嚮往」,可見崇正書院中的陳列品之多。

《重建古崇正書院記》石刻繁體豎排,文字優美,全文如下:清涼山東麓原有崇正書院,為明嘉靖中督學御使耿定向所建講學處,清季俗僧據之假小九華之名以招徠香客者久矣。今恢復書院使人民大眾多一遊覽研習之處,此誠善策也。一九八零二月興工次年終落成。設計者為南京工學院楊廷寶教授及建築研究所楊德安賴聚奎等同志斟酌古今布置和雅依山建殿三重階而升層各異趣,廣廈明窗既便休憩,池亭花石更足流連,實兼廟堂園林之勝。焉登最高處則鍾阜晴雲澄江靜練等天然佳景與通衢萬綠湧現,高樓等新生氣象莫不奔赴眼底匯為壯觀。入殿盤桓則可以瀏覽各種陳列品凡祖國璀璨文化遺產之於金陵有淵源者亦皆琳琅滿目令人嚮往。如此則重修斯院實欲遊人飽覽江山緬懷先哲激起愛國熱情從事當前建設,豈僅以修復古迹為宗旨哉?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吳白匋撰並書邵家琪刻石。

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1731~1815)在乾隆55年(1790年)至嘉靖5年(1800年)、嘉慶10年(1805年)至嘉慶20年(1815年),先後在江寧主講鐘山書院長達二十年,而故崇正書院附近的清涼山巔翠微亭則是其經常去的地方,姚鼐對崇正書院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及風物景色等都十分熟悉,姚鼐的《游故崇正書院記》一文寫出了書院的歷史變遷,記載了從東漢建安17年(212年)孫權築石頭城以來,經過南唐到明清十五六個實際的滄桑巨變。對崇正書院的描寫,既給人以豐富的人文歷史知識,又給人一種清新、自然、質樸的美感。只是現在無論是「窈然幽靜」的近景,還是「樹隙大江橫帶,明滅其間」的動景,都看不見了。

石刻《游古崇正書院記》內容如下:

《游故崇正書院記》姚鼐撰沙曼翁書

江寧城西,倚山因其勢作石頭城,今古城盡變而石頭之一面不改也。石頭城內清涼山巔有翠微亭,南唐暑風亭址也。亭下稍西有僧寺,南唐所謂清涼寺也。寺之左,明戶部尚書耿定向為御史督南畿學時,建崇正書院於此。迄於張江陵柄國,毀書院,江寧諸生改為祠以祀定向。至國朝祠亦頹敝矣。今釋展西居之,修飭其祠宇具完,因建前後屋以奉佛,居僧而俗猶因故名,呼曰崇正書院。其前有竹軒,窈然幽靜,可以忘暑。後倚山作小室丈許,啟窗西向,則萬樹交翳,樹隙大江橫帶,明滅其間,為登眺之勝。余來江寧,每徘徊翠微亭畔,四望曠邈,輒回憩其室,展西亦喜客來,具茗飲相對。今年,余與太倉金麓村錢塘葉心耕至者再矣。展西欲余有記,因書以遺後來游者,俾有存焉。

其他的幾幅石刻分別為元代詩人薩都剌(1272年-1355年)撰、徐邦達書的《念如嬌·登石頭城》、蕭嫻書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和清代《泛槎圖》中的「石城蚤發」圖等。

走出第二進的二殿,可以看到迎面台階之上有一面石牆,上面鐫刻楊廷寶先生題寫的「清涼勝境」四個字。

1980年,南京市政府重修崇正書院,由當時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專家楊廷寶先生親自指導設計方案,歷時兩年竣工。重修崇正書院的建築樣式是按照明朝最初形制分為三進:「進門左為監院公館,右為鄉紳公社,再進為講堂,東西有學舍30間環之」。

根據當時設計資料記載,崇正書院地處半山岡阜,東西窄,南北長,設計方案結合由低漸高的特定地形,因地制宜,採用廳堂、庭院布置,層層向縱深展開,勾划出一組軸線貫串、層次豐富、具有傳統特色的庭院建築群。整個書院共有三進,正門面南居中,前廳寬五間,明間前架卷棚門廊,廳前石級二層,建築高爽,前鋪小廣場,置石獅一對;二進中廳,寬七間,左右有廊屋與中庭相連,中有堂屋三間,梁架木柱利用原有舊料改建,東西兩次屋有前廊,廊下掛落、朱欄、花槅扇、和合窗,素瓦粉牆,整組建築運用南方民居式樣,外觀樸實明凈廳內方磚落地,立帖梁架,陳設屏風、宮燈、明式案幾,綴以梅樁、水石盆景等;中廳是前後庭院景色的觀賞點,設計時其前後檐牆採用通片支摘式玻璃門窗,使廳堂和庭院的空間相互銜接、流通,庭院景色前後滲透,相互補充;三進大廳原為「大雄寶殿」,改建時將其由原址上移十餘米,增加大廳前的空間尺度。

繞過刻有「清涼勝境」的石牆,登上幾級台階,眼前豁然開朗,這裡便是中庭。整個中庭寬約三十餘米,而深則達到五十米以上,布局自然、開敞。縱向地面,隨坡截成三層,一層一個空間,一層一個景色。

中庭的西側是「江光一線閣」。該建築據說是始建於清代的乾隆嘉慶年間,由僧人展西加以修繕時新建,今圮。

現在的「江光一線閣」為一座兩層樓的建築,一樓大廳50平米,二樓70平米。二樓的門楣上懸掛著牌匾,上有「江光一線閣」五個大字,為劉海粟先生題寫。一樓門前有一幅對聯,「高閣豁吟眸一線江光思萬里,天風展懷抱九州勝景喜無邊」。

中庭的東側為一組山水小景,亭台峰巒,若隱若現。

涼亭為正六邊形,亭底高出地面約1.50米,亭前有半月形水池。亭子處于山水之間,三面環石臨水,亭柱、靠椅亦為預製混凝土件組合,卵石鋪地,掛落、藻井、亭頂脊戧做工細緻,色彩樸素,為賞景休憩之地。

山水小景順坡地長向鑿池分為四級,由高漸低,層層銜接。水面有大小,池岸多曲折,中間架平橋,水深約有80厘米,池周疊石,多折皺洞壑,池後疊石,利用湖石多變的姿態和豐富的渦洞、皴紋及石色,結合地形構築一峰突起,連岡短塹,高處立主峰、峰頂高出院牆,峰下藏洞;側有石級蹬道,曲折幽邃,順坡而下,似續不續;環池立峭壁,水中點步石。布局自然,層次分明,山形為一整體。

繞過小峰,沿牆邊花徑而上,忽而登山,忽而徑水,移步換景,雖咫尺之地,數步之遙,景物卻變化萬千。渡過石橋,登上小亭,可倚欄俯視水面浮光,透過柱間畫框,靜觀廳堂、茶閣。出亭之後,越山穿洞,一明一暗,迂迴盤旋,又是一番情景。

中庭北側為三殿「崇正講堂」,也就是正殿。正殿的大廳約140平方米,正中為崇正大禮堂,左右分布接待廳、休息廳、會談室、茶水間等。

登階而上,是一個長方形水池,為許願池,繞池而上,便是第三進大殿。

三殿居高臨下,四周古木參天,欄下泉水潺潺,環境十分宜人。放眼周圍,樹木一片蒼翠,抬頭遠望,景色盡收眼底。

三殿面闊五間,高約6米、寬21米,進深12.8米,廳堂單檐歇山頂,明窗灰瓦,飛檐翹角,梁脊高聳,氣勢恢弘,前有卷棚敞軒,一式落地長窗,廳前繞以石欄望柱,形態穩重端莊,階下一方清池,內養觀賞紅鯉,三面長條石凳,後壁飾以三座石雕龍頭,泉水自龍口噴出,情景生動有趣。

進入三殿大廳,燈火通明,正中寫著「崇正講堂」四個大字。

三殿東西兩側的牆面上繪製四幅巨型壁畫,每幅高6米,寬3米,運筆雄渾而蒼秀。壁畫以金陵四景為名,分別再現了金陵春牛首、夏鐘山、秋棲霞、冬石城之四季景色。

在三殿的旁邊,有一株銀杏,被列入南京市的古樹名木名錄,編號776,樹齡為150年左右。

三殿四周的庭院十分靜謐,一角小院、一片粉牆或一席鋪地,既分隔環境,又圍作院中對景,院落的一隔一圍,牆上的一式漏窗,隨坡地起伏,應地勢變化,使得景色空靈幽遠。

崇正書院的前庭聚氣、寧靜,中庭開敞、流動,殿堂依山而建,園中香花遍植、綠樹掩映、顯得古雅清靜,假山怪石、水池涼亭、曲廊相連、花牆漏窗,這些建築風格都充分體現了傳統江南園林雅緻的庭院特色。

崇正書院在北側和東側各有一個側門。

提及崇正書院,與兩位歷史人物有關,耿定向和焦竑。

耿定向(1524~約1596年),字在倫,號楚侗,一字天台,湖廣黃州府黃安縣人(今湖北紅安縣)。嘉靖35年(1556年)進士,授職為行人,升任御史。歷任刑部的左、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著有《冰玉堂語錄》、《碩輔寶鑒要覽》、《耿子庸言》、《耿天台文集》等。去世後,朝廷追贈太子少保,謚號「恭簡」。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號漪園、澹園,生於江寧(今南京),祖籍山東日照,祖上寓居南京,耿定向的學生。明神宗萬曆17年(1589年)會試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官為翰林院修撰,後曾任南京司業。焦竑著作甚豐,有《澹園集》、《焦氏筆乘》、《焦氏類林》、《國朝獻徵錄》、《國史經籍志》、《老子翼》、《莊子翼》等。

歷史上的崇正書院,位於清涼山公園內東側崗埠上。其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由明代戶部尚書耿定向興建。

耿定向在南京任督學時,見清涼山環境清幽,於是選址,依山就勢,築殿堂三進,題名「崇正書院」。其名稱意取自南宋丞相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氣」之句,又有推崇正傳儒學之意。書院建成以後,即令南京所屬十四府選拔優秀諸生來書院學習,耿定向親自主講,當時的崇正書院一時間成為江南儒學的中心書院,江南大儒李贄、湯顯祖、徐光啟、方苞等都曾先後在此講學。其學生焦竑管理書院的日常工作,以後焦竑考中了狀元。隆慶及萬曆年間,耿定向失勢,崇正書院也逐漸廢棄。耿定向去世後,焦竑為了追悼先師,將書院改為祠堂,並題記「耿天台先生進學處」。

之後,祠堂一度改為「雲巢庵」,乾隆年間不慎失火燒毀,僧人展西募資修復,並增築「江天一線閣」、禪房等建築,修復完成後恢復「崇正書院」原名,實際上作為佛事活動場所,清代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與清軍鏖戰,崇正書院再次毀於戰火。直到同治年間,佛家又在崇正書院舊址上建成地藏殿,並改名為小九華寺,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傳說中地藏王的誕辰日,大批虔誠朝拜者都會涌到清涼山進香,晚清時期,清涼山成為南京的佛教聖地,香火十分旺盛。小九華寺香火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歷史上的崇正書院,是明清兩代江南最大的書院。書院在學術上屬「心學」系統,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今日的書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一所真正的書院嗎?

「崇本正源,靜心修身」,書院鬧中取靜,四周鬱鬱蔥蔥,的確是靜心修身的極佳去處。沿著山邊小道,看著書院的白牆黛瓦,別有一番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晨笛聲 的精彩文章:

TAG:清晨笛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