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潑貓節,真的好可愛!
在過去的60年里,比利時每隔三年,就舉辦了一場受歡迎的「貓遊行」,這場活動每次都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其實這種貓遊行,並不是用家裡養的貓拿出來遊行,而是一些愛好者製作精美的卡通花車或藝術品。n
「貓的節日」當天,主要是由大型貓科動物、銅管樂隊、遊行者和騎在馬背上的人組成的遊行隊伍。狂歡者把自己打扮成貓、女巫或老鼠的樣子,穿過城鎮遊行到大街上。n
在中世紀,人們對動物和貓不太友好。在那些時代,人們認為貓是魔鬼和魔鬼的化身,許多西歐城市都有儀式性的「貓托」節。人們在這個節日上,會把幾十隻貓聚集在一個網箱或柳條籠子里,把它們高高掛在篝火上熏。這些可憐貓被熏得痛苦地嚎叫的時候,周邊的人群發出大喊大叫與歡笑聲。當動物們被燒焦之後,人群將貓的骨灰收集起來,並把它們帶回家來祈求好運。n
後來在比利時佛蘭德地區的許多城鎮,開始了織布工業,從英國引進了很多的羊毛,但這些堆放在屋子裡,卻引來了非常多的老鼠,這些老鼠咬壞了無數布匹商的布料。這時人們開始養起貓來了,但由於貓的繁殖能力非常強悍,人們又開始殺貓,甚至把貓看成是一種邪惡的先兆。n
當布商生意不景氣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家裡多餘的貓從窗口扔出去,讓鎮上的人們看熱鬧,大家也覺得非常的好玩。後來隨著時間推移,殺貓表演就成了比利時的一個固定的儀式。通常在4月的第二周的星期三,被成為「貓的周三」。n
這種野蠻行徑持續到1817年。據報道,最後一隻貓在墜落中倖存下來,並以最快的速度跑掉了。從那時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貓的星期三才被教堂的鐘聲所取代。n
1938年,一群年輕的聖壇(同性戀)男孩組織了一場貓遊行。每個人都帶著一隻貓的面具。當他們到達教堂時,他們先舉行了一次祭會,然後其中一個男孩爬上了鐘樓,扔下了貓的面具。自從那時起,「貓節」一直是當地的一個節日
TAG:寒風呼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