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戈達爾和他的新浪潮

戈達爾和他的新浪潮

新浪潮一詞第一次用於電影史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法國,主張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而導演戈達爾是法國電影新浪潮中的代表人物,與特呂弗並稱「新浪潮雙傑」。

戈達爾豆瓣上的影人簡介如下:

讓·呂克·戈達爾(法語: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是一個法國和瑞士藉導演。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戈達爾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敘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從戈達爾的電影中,我們會感到他極為「任性」,他以蔑視傳統電影技法聞名,是「破壞美學」的代表人物,他想要全新的表現方式,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創造電影藝術。觀眾的感受被忽略,於是,戈達爾的名字對於大眾是陌生的。戈達爾1960年的電影「精疲力盡」被認為是新浪潮的開山之作,也是他的電影中被觀看次數最多的,豆瓣評價人數是18000多,而知名度排在第二的「法外之徒」,評價數只有6000多,而其他電影則更是「門可羅雀」。

他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是在阿涅斯·瓦爾達2017年的紀錄片「臉龐,村莊」中,瓦爾達老奶奶說:「這讓我想到了戈達爾,想到他一直掛在臉上的黑色墨鏡,突然一天,他在我面前脫下了墨鏡,就一會兒,那是很久以前了,那時我33歲。」然後鏡頭是這張照片,戈達爾有一雙美麗的眼睛:

雖然「精疲力盡」被視為代表作,但它拍攝得相當隨意,據說戈達爾在拍這部戲時並沒有完整的劇本,在開拍前才給出演員各自的台詞。相比之下,完整性和故事性更強的「法外之徒」更容易被人喜歡,裡面三個人牽手跑過盧浮宮的情節,曾被電影「戲夢巴黎」致敬。

「法外之徒」劇照-跑過盧浮宮

「戲夢巴黎」劇照-跑過盧浮宮

「法外之徒」中有著名的沉默一分鐘,在吵鬧的咖啡館裡,三個人意識到不必沒話找話,他們決定沉默一分鐘,於是影片外我們也一起聽不到任何聲音。關於「語言的無用」,戈達爾在其他影片中也有提及,比如「隨心所欲」里所表達的「說的越多,含義越少」:

「隨心所欲」劇照-人應該活在沉默中

「法外之徒」與「隨心所欲」的主角都是安娜。她多次作為戈達爾影片中的主角,也曾是戈達爾的妻子,他們堪稱才華與美貌結合。

戈達爾與安娜舊照

戈達爾會在影片中加入一些文學內容,比如詩,「各自逃生」中妓女在給有特殊要求的老闆服務時,鏡頭是對她表情的特寫,旁白是一首詩;「周末」中也有一位瘋狂的詩人,彷彿要衝出屏幕對你讀詩;再比如「隨心所欲」這個路人看書的鏡頭,他閱讀的書是愛倫坡。

「隨心所欲」劇照-讀愛倫坡的人

「周末」是戈達爾最為獨特的一部電影,它的畫面在色彩和構圖上非常驚艷。

「周末」劇照

雖然能帶來視覺上的享受,但「周末」的大量政治隱喻,荒誕劇情,特殊手法,使觀眾備受折磨。

他喜歡做些新的嘗試,比較好的實現是電影「各自逃生」中的慢鏡頭,它是幾個故事的碎片重組。生活中悲歡不能相通,人們陷入不同的困境,各自逃生。

「各自逃生」劇照-突然的慢鏡頭

比較有趣的是,「各自逃生」中再次出現了妓女的故事。「隨心所欲」中娜娜開始思考哲學問題,之後決定做妓女。兩部電影中都有她們在床上時的表情特寫:

「隨心所欲」劇照

「各自逃生」劇照

帕索里尼曾說:「在全世界的新電影中,至少有一半是戈達爾式的電影。」戈達爾式的先鋒影片,摒棄傳統電影觀念中的故事性與娛樂性,使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藝術,具有更豐富的形式和更強的表達力。

「電影史-致死的美麗」中有這樣的話:美,本質上是一場遊戲,逃跑的遊戲,逃進美里。戈達爾一生不斷探索、革新,也許他所痴迷的,正是一場展現美的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STC影協 的精彩文章:

電影沙龍《房間》

TAG:USTC影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