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奇才趙孟頫

千古奇才趙孟頫

小時候不喜歡趙孟頫的字——其實是不喜歡趙孟頫的為人——當時很不明白,他是宋朝皇室的後裔,怎麼能給元世祖忽必烈當官呢?為什麼不能像文天祥那樣壯烈殉國呢?

他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直系子孫,是趙匡胤四子、秦王趙德芳的十世孫。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聽包公、寇準相關評書時,裡面有個八賢王趙德芳,其實是虛構的人物,跟歷史上的這位秦王趙德芳其實沒有一點瓜葛。

如今我進入中年,了解了趙孟頫更多的資料,才忽然醒悟:學書這麼多年,竟因幼年的一時偏見,忽略了一個巨大的藝術寶藏。

趙孟頫入朝為官,其實也有他的苦衷。宋朝滅亡後,其實他是回鄉下隱居的。忽必烈三次徵召趙孟頫,直到第三次時,趙孟頫才同意入朝;而且入朝第二年,他就後悔了;而且,忽必烈一死,他就馬上辭掉官職,回到了江南;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他更是多次被召回,也是多次請辭。

一個亡國之後,固然以身殉國值得讚賞,但能順應時勢、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倒也不失為一種折中之道。

更何況,趙孟頫不光身居高位、體恤民生,而且博學多才,尤擅書畫,又以勤奮著稱於世,日書萬字,逝世當日還在讀書寫字,為漢族傳統文化的保留、繼承和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有評論家所說:

「趙孟頫身處宋蒙變革亂世,擔負社稷之責,文化流傳之大任,屈委抗爭於蒙元,庇護宋之百姓,真真做到了極致。知死盡節易,忍辱行道難。」

說起趙孟頫的藝術修養,可謂千古奇才、百年難遇。

比如元末明初歷史學家陶宗儀這樣評價趙孟頫:

「書一目輒成誦,詩賦、文辭清邃高古。善鑒定古器物、名畫。畫山水、竹、石、人、馬、花、鳥悉造其微。尤善書,為國朝第一,篆法石鼓詛楚,隸法梁、鍾,草法羲、獻。或得其片文遺帖,亦誇以為榮。然公之才名,頗為書畫所掩,人知其書畫,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經濟之才也。」

這段話提到了趙孟頫的天資:一目成誦,即讀書過目不忘。

提到了他擅長詩賦、文辭;

提到了他文物鑒定的才能;

提到了他善畫;

提到了他擅書法,「為國朝第一」;

又提到其文章;

又提到其經濟之才。

即便如此,這段話依然是有遺漏的,因為其他評論家也說過,趙孟頫的詩「諸體詩造次天成,不為奇崛,格律高古不可及」;又擅長音律:「度數甚明,知音律。」

趙孟頫藝術修養已是如此全面,但具體到我較為熟悉的書畫層面,結果更是令人咂舌。

比如國畫的三大科:人物、山水、花鳥,他都有代表作。從技法上看,無論水墨、設色,抑或寫實、寫意,他都很擅長。而且他倡導書畫同源,強調詩、書、畫的統一,被認為是「文人畫」的始祖,極大地影響了後世。

題圖就是趙孟頫的山水畫《洞庭東山湖》。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書法,常人精通一種書體即可名噪一時、流芳百世,他卻是各種書體全都擅長。《元史》因此說他「篆、隸、楷、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

比如他的篆書:

他的楷書更是與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列,被一起稱為「楷書四大家」。要知道,唐代的楷書堪稱登峰造極,已經達到了一個幾乎不可逾越的高度,而他竟能硬生生擠進一個身位。

這是他的楷書:

他的小楷更是尤為歷代所重。我幼年時就有過一本他的《道德經》,可惜一直沒有好好臨習。

再看看他的行書,下圖系他為日林和尚所書的《心經》局部。這部國寶級的《心經》作品在去年12月份的北京保利的一次拍賣會上,拍出了1.909億元的天價(含傭金)。

一般來說,寫楷書的人比較難把握草書,因為此二者完全是不同的風格表現:楷書、篆書要求筆法工整、嚴謹,草書則要求體現個性、恣意汪洋。然而趙孟頫卻能自由遊走於個性和規矩之間,而且竟然都達到了一個後人難以超越的高度。

下圖即為趙孟頫的草書作品。

當然,尤為重要的是,趙孟頫的人品也頗受後人讚頌。這一點,從歷史記載的他的為政處事方面,都可管窺一二。限於篇幅,本文就不再贅述了。

之,從趙孟頫身上,我看到了一個通才,看到了一個奇才,也看到了一個在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妥協者形象。

年幼無知的時候,我對妥協者是一臉的不解;如今我年紀漸長,對人對事更多的則是理解和包容,我眼中的世界,也不再是簡單明了的非黑即白了。

尤其面對趙孟頫這樣一位光彩照人、才華橫溢的妥協者,我的眼裡更是充滿了崇敬。

他告訴我們怎樣與藝術,水乳交融;

他告訴我們怎樣與強敵,和而不同;

他告訴我們怎樣與生活,握手言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峰學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說徐志摩之死
書法 臨《蘭亭序》

TAG:魏峰學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