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也不是所有事都要去解釋
01
胡歌與卓偉有一件往事。
2015年,卓偉別有用心地做了一句詩「骨相清奇本絕配,歌影婆娑映浦江」,試圖爆料胡歌與江疏影的戀情
一時間,輿論嘩然,吃瓜群眾紛紛端好小板凳,等著兩軍對壘、雙方開撕。
然而,胡歌卻不溫不火地回了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胡歌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我談不談戀愛,關你屁事。
不做解釋,寥寥數字,看似雲淡風輕,卻是言義盡顯。
2.微博上還有個老梗。
昆明恐暴事件發生後,北大醫院發出一則微博:稱北大醫院派出「普通外科醫生」姜勇飛赴昆明參與救援工作,這本是很平常的一條信息,卻慘遭一俠肝義膽的網民吐槽
於是有熱心的網友進行了反饋:從今以後,外科醫生的等級要從低到高分為粗糙、普通、優秀、高級、史詩和傳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層次,這本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偏偏有人就喜歡以己度人。
在他們看來,事情沒有真相,凡是與他認知不一致的,就等同於錯的、不好的、虛假的以及腐敗的。
所以,當有人在不停地對你報以惡意的質疑時,你可以想想:他是否值得我去爭辯?而通常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
3
話說,某天早上,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有人來求訪孔子,想要請教有關時間的問題。子貢認為這個問題簡單,便代為作答。
來人問:「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說。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貢理直氣壯。
「三季。」來人也毫不示弱。
兩人爭論不休,直到中午也沒有消停。孔子聽到爭論,從院內出來,子貢覺得自己占理,忙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
孔子觀察來人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來人聽到孔子也這樣說,於是高興地離開了。
子貢不解,說老師您平時講的可是一年四季啊。
孔子解釋道:
剛剛那個人穿一身綠衣服,就跟田間的蚱蜢一樣。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經歷過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里,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就算爭論個三天三夜,也爭不出個結果,何必呢?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
孔老夫子,一舉點破人際交往的核心:
和認知不同的人爭辯,絕對是在浪費時間。
4.
這世上,很多時候,可怕的不是見識短淺的人,而是見識短淺而不知的人。
更可怕的是,他們覺得自己短淺的見識代表的是全世界的普遍真理。
繼而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更有甚者,會三人成虎,五人成章,在言語和行為上孤立不同者,以獲取從眾心理上的優越感。
對這些人最好的回復,就是不回復、不理睬、不解釋,因為實在沒有必要。
05
在我們身邊總有那樣的一群人,他們對任何一件事的判斷都簡單粗暴,一切在他們身邊沒發生過的事情,他們都認為是假的、壞的、錯的。
他們孜孜不倦地用他們低級的見識和邏輯,四處推理破案。
只要超出他們認知的,就直接否定,同時,超級無敵迷之自信地認為,自己掌握的才是宇宙唯一之真理。
一個真正有見識和智慧的人,才會真正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渺小,也才會有足夠的眼界去發現世界的多元,有博大的胸懷去擁抱世界的不同。
當他人因為一些大多數人都知道的真理和與你爭執不休的時候,其實冷靜想想,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畢竟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你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越的條件。
低層次認知水平的人缺乏對事物基本的認知,卻總是喜歡以自己淺陋的觀念,肆無忌憚地去指責和評判他人,隨意加入自己的個人情緒,言行間既無一絲謙遜,亦無半分尊重。
TAG:仲夏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