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詩詞鑒賞

關於詩詞鑒賞

今天忽然想起這首《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就上網查了一下。在某百科看到了如下的解釋:這首詞以「聽雨」為媒介,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因受國亡之痛的影響,感情變得麻木,一任雨聲淋漓,消解了喜怒哀樂,而其深層則潛隱著作者的亡國愁情。

我看罷滿面愁容,這麼說程度有點不對,我重新想個詞,我看的一臉懵逼。嗯,就是這樣。

這首詞我本來是認為很有趣的,把人生分成三個層次或境遇,在三個年齡段里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我們後來者每個人都能去對號入座的品味,也許有些出入,但多少都有那麼點意思。少年的燈紅酒綠,到中年的漂泊闖蕩,到暮年的看破悲歡,淡泊超然。就類似一家爺孫三代的話劇,小孩子頑皮叛逆而又不知疲倦地在外面玩耍,大人勞作一天後本來就很勞累了還要到處喊他回家吃飯,揪回來就是一頓臭罵,這時候被家裡的老爺爺看到,慵懶而含笑地說一句「你個大人幹嘛跟孩子過不去呢,放開小孫子嘍!」

細細品味,人生百態,也就如此吧。然!而!

為什麼我在百科裡查到的全是如文首所說的,少年歡笑,中年就觸景傷懷,晚年就成了深受亡國之痛,甚至用了一個感情變得「麻木」這樣一個形容詞,真狠啊。最後結語是「深層則潛隱著作者的亡國愁情」,好有深度,分析的人可真有境界,這都看出來了。

也許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典範?這就是我在中學時代每次考試要碰到的「賞析這首詩」的題目?所以在應試教育下永遠都是借景消愁、觸景傷懷等高級辭彙。而當應試教育把這些「高級而又有深度」的標準答案帶到課堂教學裡讓孩子們強行記憶的時候,這就失去了詩歌最本質的東西——純粹。這個對詩歌本質的定義不是我說的,是引用自央視一姐董卿在某檔節目里講的,她說詩歌最美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純粹,它的通俗易懂,讀詩能最直觀的感受到詩詞本身的魅力和樂趣,而不是其他的什麼。

我記得有次看《孝庄秘史》的導演在談演戲,他在給大家分析孝庄和多爾袞的一個演繹鏡頭時候說:「為什麼兩個人在這麼緊要的關頭卻在談論家國情懷、民族使命?這麼演不對!什麼家國什麼民族,在表達自我和人性的時候這些一切都不重要!在這個時候只有感情!拋開感情去談那些大層面的東西,不僅不能讓觀眾感到共鳴和正能量,反而是空洞而又虛偽的!」

就如這首詞,在我看來詞人就是老來回首,滄海桑田,不禁慨嘆一聲,偶得佳句,就馬上寫出來,甚至幾經潤色,最後滿意的點點頭,嘿嘿一笑,趕緊抄錄下來,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舊時代,必須用紙質的宣傳拿給大家看,才能被代代相傳。就這麼簡單。為什麼非要先從大的家國民族著眼,去分析作者所處的大時代背景,去深度挖掘當時作者的境遇,去假裝透視作者的內心世界,然後鑒賞出一堆高大上的東西,這是不對的,這是反人類的。

就好比如今太平盛世,我照樣可以寫非常哀怨的傷春詩句,原因可能就是我今早上出門發現忘帶鑰匙了。亦或者古人國破家亡,照樣可以寫出非常得意的詩詞,可能就是逃亡到陝西發現這個地方的肉夾饃賊好吃。就是這樣。為什麼非要把本來就純粹至極的詩歌搞的如此複雜呢?因為答案要湊字數?還是教學大綱上寫的要提高學生的古文及詩詞的鑒賞水平?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不應該是教育的初衷。

憑什麼讓一群不諳世事,沒有經歷仕途宦海,沒有體驗世間百態、人情冷暖的只知道兩點一線生活學習的孩子們非要去解讀這些在古代飽經滄桑的大神們的作品呢?這不是反人類嗎?

我認為,在這方面最良好又直接的教育,就是民國和更早時期教書先生的授課之道——死記硬背。背就完了!背不過就戒尺打手掌,或者放學留下不許走,給我背!背過再回家!讀不懂?讀不懂就不懂,你先把它背過,等十年後你就懂了,十年後不懂,就二十年三十年,終有一日,你會引發跟詩人、作者非常強烈的時空共鳴,到了那一天,你能知道老師沒坑你。不需要去分析一大套,又是高度鑒賞又是深層解讀,通通是無用功,學生學到的就是應試教育的答題模版,卻失去了對詩詞最真摯的熱愛,這是孩子們如今討厭古文的罪魁禍首,因為孩子們通過複雜的答題套路里再也感受不到一丁點的純粹了。倘若考試要出題,就應該全出默寫題目,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背過了就寫,沒記住就不得分,就這麼簡單。省的整張試卷全是師生情、主觀印象分,閱卷時候看著字寫的漂亮知道是哪個「優等生」就多給上兩分,這都是不對的。

要是非要出古文鑒賞題,那就出「請賞析駱賓王的《詠鵝》」,標準答案就是「這首詩寫出了大白鵝又胖又可愛」。或者「請分析沈復《浮生六記.童趣》一文兒時沈三白的心理活動」,標準答案就是「寫出沈復喜歡玩小蚊子小蟲子逗懶蛤蟆,嗯,估計還喜歡爬牆上樹」。

好了,到收尾的時候了,按照應試教育的套路,現在需要首尾呼應,那我就回頭再來抨擊一下這首詞的華麗鑒賞。我猜筆者分析詞人晚年又是麻木又是消愁,可能就因為看到一句「悲歡離合總無情」,就覺得可能凄慘一輩子心都傷透了所以深感世事無情,殊不知此無情非彼無情,人家詞人有個前提條件叫「僧廬下」,在佛家字典里,無情是很高的境界,因為「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就是說心念必須清凈,哪怕誕生一個小小的念頭都是罪業,何況種種情愫呢!所以這裡正解應該是詞人顛沛半生,最後遁入佛門,老來回首,無非一場春秋大夢,什麼悲歡離合都是夢幻泡影,無所謂有又無所謂無,「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樣講就舒服多了。試想這些「答題套路分析師」他們有沒有讀過佛家經典?恐怕沒有,什麼都不懂就對老僧人的「感情」問題扣上一個「麻木」的帽子,這不是胡鬧呢。

什麼年齡什麼身份就去品味什麼樣的文章感受什麼樣的情緒,這其實才符合孔夫子說的「在其位,謀其政」,如若讓中學生去賞析品味杜甫的那種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學生能感受到那種情緒?胡扯,出題人他自己都沒感受過。

一切天花亂墜的文學鑒賞都是亂彈琴,真正讓孩子多背點、多積累點,哪怕他以後不能學以致用、厚積薄發,一輩子也許不再跟文學打交道,但是終有一日,學生看著眼前的一切觸景生情,內心會想: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萬箭穿心的感受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夏天跑步,怎麼穿才能秒殺群芳?
當「癱瘓」遇上「低頭族」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