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殺了呂伯奢,呂伯奢真的是冤枉的嗎

曹操殺了呂伯奢,呂伯奢真的是冤枉的嗎

看遍山川

陳壽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從洛陽逃出,改名換姓,向東行,出關過中牟縣被亭長抓住送往縣衙,放曹操的是縣裡的一名小官,和陳宮沒有關係。陳宮大約是在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東郡擊敗黃巾軍時投奔的曹操,而曹操從洛陽董卓那裡逃出來在中牟被捕是在中平六年(189年),那時兩人根本還不認識。「捉放曹」和陳宮沒半毛錢關係。

這裡邊就說明了個問題,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除了他自己身邊沒有證人。《三國志》里並沒有提到呂伯奢此人,相當可能曹操只不過在呂伯奢家借宿了一晚,未發生過什麼事,陳壽認為沒有必要,不足以載。

《世說新語》里記載曹操路過呂伯奢家,「伯奢出行,五個兒子在,太祖自以為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殺八人而去」,曹操無故懷疑呂伯奢變節要捉拿自已去領賞,但《世說新語》為佚事小說集,所收內容龐雜,不足以當信史。

孫盛的《雜記》更無聊,居然寫「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已,遂夜殺之」,聽到鍋碗瓢盆變奏曲就會想到別人會殺你?

而最早記載「呂伯奢」的是王沈的《魏書》,記載「呂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魏書》是官史,如果曹操正如所記是出於自衛,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講出,如是誤殺,那麼完全沒有必要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提及此事,除非當時不在現場的呂伯奢追問,但《魏書》並沒有交待後來有關情況,而呂伯奢也再未被提起。

《三國演義》里這一段曾有細心的讀者發現過疑點。呂伯奢是一家之主,為何不叫僕人去打酒而親自去,並且天色已晚。豬明明已經被捆住準備宰殺,為什麼呂家人還說「縛而殺之,何如」,貌似不合邏輯。呂伯奢說去西村打酒,那西村在西邊,曹操向東逃亡,怎會半路又碰上呢。當然這質疑對象本就是小說,當不得太真。

究竟有沒有發生過呂家被滅門事件,這是歷史留下的謎,後人只能推斷。呂伯奢之子得知來拜訪的人是朝廷要犯,和曹操發生衝突,也有可能呂伯奢不在,而賓客得知來訪之人是朝廷懸賞捉拿的犯人,便合謀將其綁縛送官府而發生打鬥,曹操為自保殺人。具體什麼情況就是本文一開始講到的事後除了曹操能發聲,其餘人都無可奉告,這才有了各種猜測。

歷史簡單說

曹操有一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就是在殺了呂伯奢一家之後說的,那麼呂伯奢是不是冤枉的,我們得從三國演義與正史的說法來說了。


三國演義的說法

曹操帶著七星寶刀想要行刺董卓,被發覺之後,就改獻寶刀,然後就乘著馬從東門逃走了,直奔老家譙郡。在中牟縣給抓住了,幸好縣令是陳宮,就把曹操給放了,還跟曹操一起逃命。

兩人到了成皋,曹操說他父親的好友呂伯奢就住在附近,打算在那邊借個宿,陳宮說很好,兩人就到了呂伯奢家。呂伯奢說他家裡沒有好酒,他得出去買些回來,讓陳宮與曹操兩人先等著。

曹操與陳宮兩人在那邊坐著,忽然聽到庄後有磨刀的聲音,曹操說,呂伯奢有點可疑,我們去聽一下。就聽到有人說:先綁後殺,怎麼樣?曹操說:我們如果不先下手,就要被抓了。

曹操就和陳宮拿著劍進去,將八個人全部殺死了。到廚房的時候,發現那邊綁著一頭豬,兩人才意識到錯怪呂家了。兩人就離開了呂家,在路上,碰到了呂伯奢,曹操又把呂伯奢給殺了。所以,呂伯奢一家真心是十分的冤枉的。


正史的說法

正史一共有三種說法。

魏書說:曹操路過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呂伯奢的兒子和他的賓客一起劫曹操,曹操就將這幾個人都殺了。

世說新語說:呂伯奢出去了,五個兒子在,曹操懷疑他們想要害自己,就殺了八個人,然後就離開了。

孫盛雜記說:曹操聽到有動靜,以為是要害自己,然後就把呂家人給殺了。

按第一種說法,呂伯奢不冤,而按第二第三種說法,呂伯奢確實很冤了,主要是曹操疑心太重。

龍久於池

呂伯奢這個人物的存在完全是為了引出曹操那句令人心寒的話——「寧我負人,勿人負我」,或「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曹操殺沒殺呂伯奢?裴松之的《裴注三國志》里就給出了不同說法。

1、魏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2、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3、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以上三種說法完全是事情越傳越走樣的典型,但都沒說曹操殺呂伯奢本人。到《三國演義》,明確說曹操故意殺呂伯奢,演繹得有鼻子有眼,把曹操寫成多疑和殘暴的壞人。

操與宮坐久,忽聞庄後有磨刀之聲。操曰:「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當竊聽之。」二人潛步入草堂後,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欲殺。宮曰:「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急出莊上馬而行。

行不到二里,只見伯奢驢鞍前鞽懸酒二瓶,手攜果菜而來,叫曰:「賢侄與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豬相款,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操不顧,策馬便行。行不數步,忽拔劍復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於驢下。宮大驚曰:「適才誤耳,今何為也?」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當夜,行數里,月明中敲開客店門投宿。餵飽了馬,曹操先睡。陳宮尋思:「我將謂曹操是好人,棄官跟他;原來是個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為後患。」便欲拔劍來殺曹操。正是:設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來一路人。

其實《三國演義》里曹操殺呂伯奢這段的漏洞太多,多到讓人懷疑曹操有沒有殺呂伯奢的地步,簡直就是豬隊友。現分析如下:

1、殺豬還用問怎麼殺嗎?如果他家人從未殺過豬,呂伯奢不會只吩咐一句殺豬就外出買酒。古代沒有現代化屠宰場,殺豬肯定是綁起來殺,想想也不會是掄起大刀一刀斬之。

2、縛一豬欲殺,豬被綁起來時難道不喊嗎?「殺豬似的嚎叫」這個詞了說明豬垂死掙扎的動靜,呂家人殺豬不可能靜悄悄的。曹操和陳宮也不是聾子,能聽到人的對話,更能聽到豬的嚎叫,聽到了豬叫誤會就會解除。

3、曹操和陳宮為什麼要搜家?如果曹操懷疑呂家圖謀抓捕他們,肯定選擇立即直接出逃。故事裡曹操和陳宮卻是「拔劍直入」,殺了八人,還不走,反而繼續搜索,只至搜至廚下。這完全是故意滅門的舉動啊,呂伯奢早已外出,犯了疑心病的曹操不想爭取時間儘早逃走,反而在呂家搜索有沒有漏殺的,太不合情理了。

4、連呂伯奢共殺了九個人,曹操和陳宮身上就沒血?偏偏又是個明月夜,曹操和陳宮敲開客店投宿時,店小二發現不了異常嗎?

5、「當夜,行數里,月明中敲開客店門投宿」,逃出作案現場數里就要住宿了,不是「匆匆如漏網之魚,急急似喪家之犬」,而是「泰山崩於前而失不驚」。也難怪,他們真的不著急逃跑。

總結:呂伯奢很冤,呂伯奢被用來當作抹黑曹操的煙灰,真的很冤!

亂神虎

實在受不了了,沒有正經回答的。網上除了罵曹操自私的沒有別的了,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根據名家觀點,我還是自己說吧。

首先要對多疑下個準確的定義,那就是過分小心翼翼。沒有確實證據,僅僅根據依據就小題大做。縱觀曹操的奮鬥史,有多少他想像不到的死裡逃生,可見多疑也未必是毛病。

其實呂伯奢案件中有不少疑點,所以曹操懷疑,只是當時智慧不夠,沒有指出來。

下面說說這些疑點。

第一,呂伯奢去買酒,為什麼進內宅好長時間才出來。買酒至於商量那麼長時間嗎,也許是別的大事要反覆琢磨吧。

第二,呂伯奢家裡七口人,為什麼讓年老的呂伯奢親自去買酒呢。一般家族都是老人管大事,小輩或者僕人干粗話。這種跑腿的需要老人親自去嗎,似乎呂伯奢去辦大事吧。

第三,呂伯奢為什麼匆匆離去,如果是著急,為什麼最後這麼晚才回來。什麼事這麼慌亂,而又耗費這麼長時間。

第四,曹操殺人後發現豬已經綁好了。為什麼呂家人說先綁,然後再殺。這是個病句,或者是,綁的不是豬,那是誰呢。

第五,呂伯奢原話說是去西村買酒,怎麼曹操往東跑,竟然半路上遇見了去西村買酒的呂伯奢呢。也許呂伯奢沒有去西村,而是去東面辦大事了吧。

第六,呂伯奢真的那麼講義氣嗎。已經說過曹操的父親,聽說兒子出事,不想著花錢找關係救自己的獨生兒子,卻只顧自己逃跑。而呂伯奢這個異姓人就這麼講情義嗎。

第七,陳宮真的是好謀士嗎。他的判斷就百分百正確嗎。這個小說可以看出來陳宮過於情緒化,能記恨曹操一輩子。所以失去理智,也不是算無遺漏。這次事件他也未必能看出來毛病所在。

綜上所述,呂伯奢特別有可能是向官府出賣曹操,讓家人把曹操拿下。後來看曹操要跑,才出面攔阻,卻被殺了。而官府人沒有湊齊,所以讓曹操跑了。

可惜的是,證據不足而且又沒有官兵出面。而曹操以自己的名言來做結案分析。這件公案也成為了疑案。

可惜的是不少人只知道痛罵曹操,而忽視了這些關鍵。

天飛鶴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文字記錄說是曹操殺了呂伯奢。《三國志》中對此事不曾提及,但是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其他史書,對此有3種說法。


一、《魏書》記載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二、《魏晉世語》記載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三、《雜記》記載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無人負我!」遂行。

《魏書》是當時曹魏時王沈、荀顗、阮籍三個人一起編寫的,是曹魏官方的史書。《魏書》中對曹操出逃至呂伯奢家裡這事都有記載,可以證明這個事確實存在。

但是不管是《魏書》、《魏晉世語》,還是《雜記》中,都沒有明確表明曹操殺了呂伯奢。但是,曹操的確殺了呂伯奢家裡的人,這個毋庸置疑。

《魏書》中說是因為呂伯奢的兒子和呂伯奢的賓客搶曹操的馬匹和財物,這個說法就不可信了。呂伯奢是曹操的故人、舊友,曹操出逃之際還敢來呂伯奢的家裡。說明二人熟識,知根知底。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過來搶曹操的馬匹、錢財,這個就荒唐了。

相反,《魏晉世語》和《雜記》中說曹操怕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告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這種情況是有很大可能發生的。

因此,說曹操殺呂伯奢,這個是冤枉了曹操。但是,曹操因為多疑而殺了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魏書》中曹操被搶財物因此殺人的說法。

一葉輕舟江上游

三國演義雖是小說,但其中情節人事皆取於歷史真實面貌,作者也是搜集史料而成小說的。至於呂伯奢一家的死因作者從寫作中看也未確明其意。對曹操殺呂伯奢一家也有疑點。曹操當時刺殺董卓未成而及時逃出來,在中牟縣已被抓。因為告示已張出來捉拿他。陳宮作為有識有忠的縣吏放過曹操,與曹操夜行出逃。選擇夜而行蔽人耳目,投呂伯奢家聽風聲,知告示遍貼,其父已避陳留。對於此種情況下,呂伯奢應是悄無聲息安排曹操是吃是住,不宜大張旗鼓又買酒又殺豬。而且進屋良久乃出又匆匆而去。二人坐久,便已起疑。聞人語聲,縛殺,如何?二人此時殺七人。連陳宮也懷疑。對於一個正在朝廷揖拿的要犯,夜買酒殺豬。不怕官府聞迅嗎?綁豬未聞豬聲,便有疑點。他此時的心情是吃酒吃肉嗎?呂伯奢進室良久與家人有謀知嫌,用此拖時間。告示上如有賞懸難保呂伯奢不動心,曹操疑也有道理。如無其意,呂伯奢一家被殺呂伯奢不識人心。作者寫三國演義這其中現給讀者的疑點是作者在此歷史事件中的不明之處。

紅塵白狐5

估計是含冤爾死,曹操陳宮到陳留避難,不料呂伯奢家無好酒,款待陳宮,而曹操睡至半夜聽刀磨刀之音,不問青紅皂白屠殺十三餘人。隨後殺了義父呂伯奢,而陳宮曰剛才誤殺,今為何又殺曹操曰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呂伯奢不是含冤爾死的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給自己一刀 的精彩文章:

樂娶千枝花意鬧 喜得苗條詩七首
一個「變態」的畫家——池田學

TAG:給自己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