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田承順:悠然妙賞李鐸書——與李文凡先生對晤

田承順:悠然妙賞李鐸書——與李文凡先生對晤

點擊呂梁記協

關注我喲

?定期推送新聞茶座、我的觀點、幽蘭聽香、呂梁新聞人、攝影人物、佳作欣賞、探尋發現、影像漫步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畫橋

 輕音樂

文勁松 

00:00/02:41

太陽以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依著古山城西面虎山的脊樑冉冉落下。你是知道這些的,爽爽的初秋的下午,暑氣全消;是一幅從北京求回來的李鐸先生的書法題字,深深地感染了這美好的時光;李文凡先生的笑意和我的笑意交融在下午茶里,還有一些核桃仁的咀嚼與水果的咀嚼混合起來,形成一道彩虹似的記憶,留存在兩個人的心裡,定格、升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與連接,與金錢、權勢、地位無關,就是這麼淳樸而純凈,沒有其它附加條件,你的心走進我的心,我的心走進你的心。

生活有時就是夢境,夢境有時映射生活。

四面環山,川水西流。一座山城的古老與現代息息相通,傳統文明的薪火相傳如不息的江河流過華夏族的棲息地,山城與大都市的距離漸趨拉近,兒子的孝道與大師的厚德載物如趙州橋的經久不滅,永恆誘人。

「李鐸先生是怎麼說的呢?」

「啊呀,可是出乎想像的好找!他一看我父親寫的字,他說真是高手在民間哪!」李文凡先生至今提起來請李鐸先生題字,依然是充滿了敬佩與嚮往之情,依然是那麼激動萬分,他神采飛揚地說道:「在許多人看來,不知道要有多少難,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但是就是這麼容易簡單,李鐸先生當仁不讓地很爽快地就寫好了!」李鐸先生平易近人,道德、詩詞、書法雖名揚天下,卻是那樣以禮待人,分文不取。

他雙手捧遞過來李鐸先生的題字,我也同樣雙手捧接在手中,像是一場神聖的禮儀,兩個人的表情凝重而敬重,恭敬而誠懇,如對至尊,如臨聖境,一條四尺對開的白色宣紙上,李鐸先生遒勁洒脫、厚重老辣的六個大字呈現在眼前:「李丕祥書法集」,落款為「李鐸題」三字,還有最後的鈐印典雅古樸、厚重深沉。

我謙謹地對文凡先生說:「可以拍個照片嗎?」文凡先生笑著說「當然可以!」於是我把李鐸先生的題字拍攝了下來,然後又對著原作仔細觀賞。那用筆、結構、章法的感人之處,不看原作是無法讀到的。作為李丕祥先生的兒子,李文凡先生對父親的書法鍾愛有加,他要把父親的遺作整理出來,然後用正式出版社出版一本《李丕祥書法集》;談到這裡,李文凡先生給我講了他此生非常遺憾的是,他曾經把啟功先生題寫的「李丕祥書法集」題字給遺失了。當然,由此引出的,是另一則感人至深的故事佳話,是當年啟功先生在世時,曾經為李文凡父親李丕祥擬出版的書作題寫書名,也是文凡先生去北京找到啟老門下,啟功先生同樣是那樣平易近人,道德、文章、書法雖名滿天下,卻是以禮待人,分文不取。

「當時啟老先生稱我為孩子」,文凡先生長我大約十大幾歲吧,但是他說起啟老來,滿臉的孩子氣,他的雙眼中閃耀著童稚般動人心魄的光輝,「當時,我與啟功先生相對坐著,兩個人的距離如同今天我們倆的距離一樣,就是這麼的近,我分明地聽見他對我說,孩子!你是對的,你為了父親的書法集,不遠千里來到京城。找我題字,我是要給你寫的,你是為了孝道,我是為了要讚賞你的這一份孝道」,頓了一頓,文凡先生感慨萬端而又非常惋惜地低嘆了一口氣,「可是後來我把這個題字給弄丟了!好在這次李鐸先生又給我題下了,這真是萬幸之至!」文凡先生似乎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也感嘆地說道:「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是,通過這兩段佳話,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頂尖的書法藝術大師高尚的人品,超凡脫俗的書法學養,真是從中能夠領會許多做人的道理,從故事中受到深刻的人生與藝術啟迪,良有以也!」

李文凡先生當年曾擔任《離石縣誌》主編,歷經數載千辛萬苦,終將《離石縣誌》脫稿付印,在離石乃至呂梁市範圍內留下美名,我非常敬佩他;他聽到關於我的一些書法瑣事,且不以年長為倚賴,專攜大師題字與其父遺作來我這裡相晤,難能可貴,令我愈益敬重。

可是我心目中的李丕祥,只是一位老幹部書法人,我不知怎麼片面認為他只是寫一點楷書而已,殊不知老先生是真草隸篆諸體皆工,草書尤為精熟,絕非原先我所知道的那樣,僅只是一名匠氣十足的抄書手而已!看來,不進行一番深入細緻的了解,僅靠自己表面的一點了解而想像他人,殊非可取。今觀李丕祥先生書法遺作,僅僅是他寫在一本舊雜誌上的草書作品,那草法入規入矩,一招一式由古生新,令我對之前自己單純的想像深感汗顏!前輩楷模身處艱難困苦之中而志在千里,氣沖霄漢,由李丕祥先生處可見一斑,實為我儕砥礪自我之良好教材,足為楷模!

回頭再看著李鐸大師的題字,真可謂「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欣賞李鐸題字,參考米南宮《海岳名言》所云:「世人多寫大字時用力捉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要須如小字,鋒勢備全,都無刻意做作乃佳」,又云:「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秀潤生,布置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變態貴形不貴苦,苦生怒,怒生怪;貴形不貴作,作入畫,畫入俗,皆字病也。」讀米書論,看李鐸先生的字,內心的理解又能再進一層矣!沒有研精麝墨,豈可運思龍章?李鐸先生書法的「容與徘徊,意先筆後,瀟洒流落,翰逸神飛」,都源於他「運用盡於精熟,規矩諳於胸襟」,高山仰止,震撼心魄!

恰好是一個周六的下午,休暇的時光充溢著書法美的妙賞!人生妙境,其美若斯!德藝相感,高峰體驗;心靈相通,少長何妨?時光帶給人生以無窮的樂趣,全在此刻,初秋的爽快,初秋的生長,初秋的對晤,初秋的契合!煙雲四合,黃昏來襲,手機響處,文凡先生的兒子開車來接父親回家,我送先生下樓,月亮已經從東方升了起來,學校家屬院的小路上灑下來朦朧的月光,看著李文凡先生走向小轎車的那一刻,我不覺想起了白居易的那首排律《泛太湖書事寄微之》的首聯與尾聯:

煙渚雲帆處處通,飄然舟似入虛空。......

報君一事君應羨,五宿澄波皓月中。

-背景音樂-

《畫橋》

-作者-

田承順

-本期編輯-

楊宇霞

-本期審核-

任良

-作品來源-

《呂梁記者》2015年第1期

呂梁記協 與您一路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梁記協 的精彩文章:

劉守文:如果讀書,如何讀書

TAG:呂梁記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