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把女兒逼成精神病:父母的虛榮心,才是孩子的第一殺手

母親把女兒逼成精神病:父母的虛榮心,才是孩子的第一殺手

這世上的人生本就有千萬種,何必用自己的虛榮困住孩子的千萬種可能。

◆◆

作者:橘子姐姐

最近知乎上有一個話題「精神病院中發生過哪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真實事件」。

在這個話題下,排名第一的是知乎名為@鄧學長回答,她描述了自己曾經患抑鬱症時在精神病院的見聞。

而在她的描述中,最讓網友心痛的是使她進入精神病院的原因。

是她的媽媽將她一步步逼成了抑鬱症 ,逼進了精神病院。

她的媽媽有著很強的虛榮心,小時候家裡同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比她要好,媽媽就一心要她在學習上比過所有人,就算她在別的方面表現的很好,只要她有一方面輸給了同齡的孩子,媽媽就對她又打又罵。

從小到大,只要她在任何事情上比不過別人,媽媽就會憤恨的打她,然後瘋狂的質問她:「為什麼別人可以你就不行?」

長大後,媽媽的攀比範圍更不僅限於學習,工作、婚戀甚至生活中的各種小事都是媽媽攀比的對象。

並且為了保持自己好母親的形象,有外人在時,媽媽又對她噓寒問暖,裝作和她關係很好。

為了配合媽媽的虛榮心,她又不得不在外人面前扮演著各種角色的乖孩子,一度讓她思維混亂到懷疑人生。

甚至當得知她患了抑鬱症時,媽媽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你怎麼這麼玻璃心,為什麼別人都沒事,就你得了抑鬱症!

對於正常孩子來說充滿了愛的「媽媽」一詞,對於她來說卻如噩夢一般的存在。

正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她很早就離開家工作,想要逃避母親。

甚至當她確診為抑鬱症時,因為害怕母親,她拖著自己有病的身體,一邊打工一邊攢錢,自己將自己送進精神病院去治療。

可媽媽終究還是知道了,爭強好勝的虛榮心再次激起了憤怒,衝到精神病院對她瘋狂的質問和教訓,導致了本就精神脆弱了她患上了狂躁症,病情惡化。

她的媽媽自此上了精神病院的「黑名單」,而她只要是一聽到「媽媽」這個詞,就會犯病。

這段經歷,讓她在病情穩定後至今,都無法正常面對媽媽,對社交產生恐懼。

媽媽,是她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了她心裡的一道坎,永遠都跨不過去。

媽媽的虛榮心,毀了她對人生的所有希望。

父母的虛榮心有多嚴重,孩子最後受到的傷害就有多大。

小時候,樓下住著一戶人家,家裡有一個女兒。

女孩雖不出眾,但也乖巧懂事。

原本的生活雖有吵鬧,但還算平靜。

可這樣平靜的日子終究被打破了,起因是他家對門的孩子考上了國外的大學,出國留學了。

一向要強的女孩媽媽內心開始不平衡,周圍四鄰對對門孩子的誇獎稱讚也讓他們既羨慕又嫉妒。

於是媽媽時常苛責女孩,認為是女孩不夠爭氣,讓他們臉上無光。

最終,女孩父母決定,即使花上極大的代價,也要將孩子送去美國留學。

女孩拗不過媽媽的決定,走上了不情願的留學之路。

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同學,讓女孩孤獨無依。

而父母的壓力和逼迫,加上自己並不豐富的生活經驗,也讓女孩痛苦萬分。

她開始對父母心生怨恨,也開始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墮落。

她陷入了幾場戀愛之中,後來和一個男孩同居,導致懷孕,而男孩承擔不起責任跑了。

她不願求助父母,最終選擇了自殺。

「別人家的孩子」彷彿是一個魔咒,父母就是那個念著咒語的人。

每個人的成長中,或多或少的都活在父母的虛榮心下。

小時候被比較成績,長大後被比較事業、工資,之後被比較對象、被催婚。

中國父母的虛榮心就像是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比完了這次,還有下次。

而這個無底洞背後最大的原因是:父母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將來可能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許多父母將自己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將自己達不到的目標和理想重重的壓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打心眼裡只能接受一個優秀的孩子。

一旦發現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便被無法平衡的虛榮心沖昏了頭腦。

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聚光燈下的驕子,這個社會總有些人需要坐在路邊為他人鼓掌。

你若想要別人家孩子,就首先要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有無數的調查表明,原生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

孩子出生直至長大的漫長歲月里,父母的基本價值觀、行為方式、家庭的氛圍以及互動關係等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也很大程度的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而你若是燕雀,又怎能夠一意孤行的要求孩子成為龍鳳。

你若本就平凡,又憑什麼要求孩子萬里挑一。

我表姐曾有一個很相愛的男友,兩人戀愛數年,原本打算白頭偕老。

可大姨百般阻撓,因為嫌棄男方家裡窮,而大姨朋友們家的女兒,嫁的老公大多都條件不錯。

因為虛榮心作祟,大姨使出了各種手段,最終將兩人拆散。

表姐受了打擊,多年未再戀愛。

可眼看著周圍朋友都抱上了孫子,和別人一比自己連個女婿都還沒有,於是硬逼著表姐去和並不喜歡的相親對象談戀愛,百般勸說她年齡到了,找個條件好的結婚過日子就行了。

最終,積壓了多年憤怒的表姐怨恨的說「媽我現在聽你的和他戀愛結婚,如果我以後過的不幸福,就都是你造成的!你能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這句話,讓大姨啞口無言。

我們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負責,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有自己的閃光點。

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哪怕是父母。

許多父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私有的附屬品。

而作為父母,最不應該以自己的虛榮心去衡量孩子的人生。

父母的虛榮心,是最不稱職的「愛」。

打著「愛」的名義,用孩子來證明自己。

紀伯倫曾說過:「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虛榮心每個人都會有,可過分的虛榮,即累壞了自己,也坑害了孩子。

其實父母與子女,就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漸老,這樣平凡溫情的過程。

在人生這條路上,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互扶持,相互尊重。

這世上的人生本就有千萬種,何必用自己的虛榮困住孩子的腳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兒派 的精彩文章:

三敗俱傷的時代病:功利的教育,焦慮的家長,空心的孩子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TAG:女兒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