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的深夜吐槽:為什麼我不想生小孩?
GIF
文:黎先生 | 責編:陳小姐
這是留下小咪咪的第17篇原創
What Is Love
Original Soundtrack from Season 1 of Empire (Deluxe)
Empire Cast;V. Bozeman
00:00/00:00
「嗚啊~嗚啊~嗚啊!」
南方,寒風凜冽的深夜,此起彼伏的尖叫聲劃破靜謐的夜。星星也忍受不住,藏在了暗雲之後。
「是蓉兒餓了嗎?你去給她沖奶粉喝吧……」慵懶的聲音從你右耳傳來。
說完,睡在你身邊的那個男人呻吟一聲,轉過身去,用枕頭捂住自己的耳朵。
同樣疲憊的你,已經在多少個夜,經歷了同樣的情況。
你很不情願翻開被子。
南方的冬天是對夜起的詛咒,寒氣從水泥牆壁滲透進來。在床上的人,需要多強的意志,才能掙脫被子的保護。你披上外套,壓抑著對不聞不問的丈夫的怒火,因為他剛加班至凌晨才回來,剛躺下沒多久。
這一夜,你很想無助——孩子奶喝下去了又吐出來,一直在哭,哭的撕心裂肺;從房間里傳出他輾轉反側的聲音,特別大,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讓你聽到。
頂著空洞的天花板,你再一次陷入沉思:為什麼,我要生孩子呢?
1.
你適合為人父母嗎?
我身邊有不少女生堅決想當母親。
她們希望有很多很多的愛,更希望有一個她能給予很多很多愛的對象——她的孩子。她們樂此不疲地暢想著。
看到別人曬孩子的照片,忍不住看多幾眼;家裡有新生兒出生,過年回家抱了又抱;最經典的是,瘋狂在社交平台曬侄子/女,外甥/女/,乾兒子/女兒……
可是喜歡孩子不等於適合當父母。
在菜市場看到過一個大姐,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推著兒子,兒子不斷地哭,想要媽媽抱,但是媽媽只有一個懷抱,抱了他就沒辦法抱還不能坐的妹妹,一開始媽媽還很耐心地跟兒子「商量」,但是兒子不買賬,伸著雙手哭喊著,越哭越大聲,媽媽不理,他開始尖叫。
這時,媽媽從無奈變成了憤怒,
尖叫聲在兒子這裡是呼救——
「媽媽,抱抱我可以嗎,你愛我好嗎」
在媽媽那裡卻變成了罪惡——
「煩死人的東西,閉嘴閉嘴閉嘴吧!」
她一抬腳,用力踢開兒子的推車,車狠狠撞到菜攤的牆上。
這還不解氣,兒子的尖叫哭喊中伴隨著她的咒罵。
這樣的場景肯定重複過很多次,這個女人,不知道會不會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生孩子,還生了兩個?
她在年輕的時候,肯定也憧憬過,等到二十幾歲,與心愛的男人,生下一兒一女——教女孩跳舞,給她買漂亮的裙子,像公主一樣寵她;給男孩買車玩具,讓爸爸扛在肩頭……
但現實卻是把屎把尿,哭聲不止,家變成垃圾場,自己活成保姆,老公成了消失的愛人……
不是沒有幸福的時候,而是幸福被瑣碎衝散,被煩躁磨滅。
有一位學兒童心理學的作者曾經說,懷孕生小孩真的是活受罪,她喂母乳的餓時候,乳腺被乳塊堵住了,用吸奶器怎麼都吸不出來,疼得在床上直打滾,不得已求助老公用嘴巴幫她吸出來,老公很拒絕,但是她央求之下,還是照做了。可以求一下往後夫妻生活中,老公的心理陰影面積。
另一個諮詢師談自己的育兒過程,提到陪八歲的兒子做作業,結果兩人吵起來了,她撕了兒子的作業本。她說,太難了,所有的理論我都懂,我還為此專門報育兒班學習,但並沒有那麼容易。
「喜歡孩子」、「想要孩子」是無責任的口頭承諾,一旦你發現要為此付出代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孩子的成長伴隨著著哭鬧,無盡的擔憂。
他們這些不那麼可愛的部分,正是考驗這大人是否適合當父母的難題。
網路流傳一句話,甚是精闢——一想到為人父母是不用通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是的,適不適合當父母是要經過考試的。這種考試難度比高考要難得多,而且不是一次通過就大吉大利。
這種考試是隨機出現的:
它出現在孩子鬧彆扭的時候、孩子打架的時候、孩子早戀的時候……而在無數次考試當中,只要失敗一次,對還孩子的影響或是難以磨滅的。
做父母要考慮的不僅是自己的滿足,還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如果你覺得大聲責罵能制止小孩的哭聲,請再仔細想想,你適合當想當孩子的爸/媽嗎?
2.
養育子女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但回報呢?
我最開始疑問為什麼人要生孩子的時候,是在初一。
我母親告訴我傳宗接代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一種使命,是人一生必須要經歷的事情。
的確,養育後代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從帶血的子宮裡,從母親懷胎十月、受盡腰酸背痛、小腿痙攣中,孩子誕生了;
在父親大手抓著小手教寫字,拿著藤條監督孩子練琴中,孩子成長了;
在父母咬咬牙,將兩人工作30年積攢的存款變成首付中,孩子成家立室。
然而,讓年少的我不能理解的是,付出這麼多,那回報呢?
如果說養兒防老,那麼在投資的角度來說,這可謂是投資回報率極低、可信度頗差的理財產品。
古時候,父母老到不能繼續從事勞動時,他們的生存就全依賴身體健壯的子孫。這時候生孩子是值得的,為的是讓自己安享晚年,有子送終。
但在當代,雖然社保制度不能說是完美,但依靠養老金養活自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何況當老人在病床時,多少年輕人孝順到放棄自己的事業,放棄一切陪伴在身旁?
更多的時候父母只能理解子女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失望。
養兒防老恐怕在當代不再現實,只能說是錦上添花,未能雪中送炭。
那如果不是物質回報呢?
含辛茹苦,每晚睡不好的母親,竟然會忘記之前多少的勞累和抑鬱,只因為兒子說出了人生中第一個詞——媽媽!
爸爸放棄與朋友花天酒地的晚上,坐在矮矮的兒童桌旁陪伴孩子讀書,看著她歪歪扭扭地在田字格上寫著一個個漢字,所有的無聊和單調的日子最終換取了一張「優秀學生」獎狀。
父母就是這樣的生物,無論子女獲得多麼微不足道的成就,他們都會欣喜若狂,將所有的辛苦付出拋之腦後。父母估計都追求的是精神滿足吧!
或許孩子微不足道的成就,並不是父母最初想要獲得的獎勵。
既然花了很大精力在這個小不點身上,父母當然要說服自己,他們身上的一點點成績,哪怕是一張五毛錢的獎狀,都是自己想要的回報。而這一切可能僅僅是對自己巨大付出的自我安慰。
畢竟,人總不可能只付出,不求回報嘛!
如果這樣的投資回報比太低,那麼生孩子的回報到底是什麼?
有人會認為,這是我的孩子,他應該勤苦修讀理科,考上最好的理工科大學,畢業從事工程師,成為人中龍鳳。
這種思維,我們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可見一斑。
既然孩子獲得的小獎勵並不足夠,那麼為人父母,就要讓孩子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因為孩子,是父母的未來,是他們人生的延續;孩子也給了他們獲得自己未能得到的東西的第二次機會。
平庸的舞者希望孩子登上比自己更高的舞台,因為「她有天賦」;飽受官僚壓迫的小市民渴望兒子拿到公務員的金飯碗,因為「當商人再富,也不夠官里的小權來的有影響」。
寒門出貴子,望子成龍,光宗耀祖,恐怕是生孩子對於父母的最大回報了吧?
這個答案,是你想看到的嗎?如果不是,有其他答案嗎?
3.
你以為錢並不重要,直到你需要花之後
網上曾有一張賬單,記錄了在一個大城市把孩子養大,需要花費的金錢。
答案是500萬人民幣。
生長在工薪階級家庭的我無法想像,原來一個健康成長的我可能就是全家最貴的財產!
當然,先不討論這幾百萬元放到銀行里,能夠產生多少的利息,也不論小兩口子花掉這些錢,能夠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麼樣的提升,我單單想討論一點——對孩子的教育支出。
教育可謂是最燒錢,也可能是投資回報比最高的一項花費。
很多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是沒有想過自己是否能夠給予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天賦,父母是否有能力不讓金錢成為阻礙他們實現天賦的因素?
如果孩子有望成為郎朗,父母是否有能力在家裡配置鋼琴?
如果孩子有望成為中國羽生結弦,父母是否有財力從小聘請專業的教練調教?
二十年前,家裡能出一個學習的料子,父親可以低聲下氣周圍借錢,集全村人的金錢力量供年輕人上去考試,畢業後光宗耀祖;
後來,為了供孩子上大學,父母多打兩份工作,孩子也能通過勤工儉學勉強支持下去,畢業後大展才華;
現在,大學的門檻沒有變高,而外部的競爭卻讓學習的門檻提高了——傳統的行業逐漸失去競爭力,大家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出國學習,推遲自己工作的時間,才能找到一份不容易被代替的工作。
上大學似乎已經成為了標配而不是加成;能否有硬實力進入好的學校、有沒有好的資源讓自己的子女有硬實力,應該成為父母新的憂慮。
因此,負責任的准父母應該考慮:
1、如果未來你的孩子要你資助學習到27、28歲才能投入工作,成為一個年收不高的社會人,財政上你能支撐的住嗎?
2、如果他們希望在賺得不多的領域(如創作、科研)裡面深造,你們會放手讓他們去,並且做好支持一輩子的準備嗎?
3、如果孩子的興趣需要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來支撐,你們能不成為他們的障礙嗎?
畢竟現在,我們總不能生下一個孩子,然後只期望他們靠著打零工生存吧?
如果你不是個精神富足的人,你還不能為孩子提供富足的經濟條件去見識更大的世界,這樣養育出來的孩子,恐怕跟你最初生孩子的憧憬相違背吧。
如果不能給到他們更好的日子,為什麼讓他們來到人間受苦?
最後
我是一個悲觀的人,我不敢學駕駛,原因是「我不想把我的性命交到我的手上」。更何況是一條沒有罪過、也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生命呢?
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家長是我初中就明確的事情,而在我的觀察中,很多和我類似的人還沒有這樣的領悟。
在奔向父母的角色的路上,會有人成功轉型,也有很多人終將會後悔,但我不希望看到的是因為父母的不成熟而受害的孩子。
但很可惜,這一定會發生……
-This Is Not The End-
#陳小姐並不贊同#
發這篇文之前,我跟黎大衛吵過3回。
我給他說了一個故事。
我說:我那個學兒童心理學的作者同樣跟我說過,生孩子真的是活受罪,身體不行了,工作也落下了,但當孩子生出來,抱在胸口的那一刻,熱淚盈眶,覺得什麼都值得了。
這種心裡的滿足感,是無可代替的,是人生的一種很奇妙的體驗,是沒經歷過的人沒辦法評價的。
我很喜歡蔡康永說過的一句話:我是不可能有小孩的,所以我就要想一種沒有小孩的生活方式。
有小孩,和沒小孩,是兩種平行的狀態,不能說誰好誰壞。有小孩的人,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沒小孩的人,同樣也有喜怒哀樂。
黎先生問:那你為什麼不生?
我回答:因為我害怕。
他問:為什麼怕?
我答:因為我作為小孩的時候,並不覺得這世界多好。
其實我當然希望我能夠養育出幸福出色的小孩,但是我沒信心,我也不願意。
因為我知道養育小孩意味著要失去自我,特別是很小的時候,你要完全被剝削,全然付出,我是做不到的,我要好好滿足我自己,不夠精力去照顧別人。
黎先生:你說的不是跟我一樣的嗎?
我:你可以不打邏輯牌嗎?
黎先生:你可以不打感情牌嗎?
我:還有花錢那個觀點,我覺得養育孩子,不是全是父母怎麼養得問題,還有孩子長大過程中,他們遇到的人事物給到的影響,有些孩子成長是出乎父母預料的,有各種可能性的啊,比如,你不花幾十萬去加拿大讀碩士,你畢業後直接去工作,並不一定就過得比現在差啊。
黎先生:哦,這點是對的。
—THE END—
◣留下小咪咪◢
大衛和羽絨
不定期跟你探討一個情侶相處話題
打賞請掃碼
▼
TAG:留下小咪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