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東吳水師強大,為何孫權不選擇海陸並進攻打曹魏
赤壁大戰之後,三分天下的雛形逐步明朗了起來,曹操先前占的荊州被劉備和孫權所瓜分。後來劉備去西川,爭漢中,不想關羽夷陵之戰,劉備火燒連營七百里,蜀國再沒有一統天下的能力了。魏蜀吳三國的疆域也逐漸穩定了下來,雖然之間戰事還是不斷,不過誰也翻不起什麼大風浪了。蜀國諸葛亮六出祁山,一般的套路是以漢中為基地,進攻關中,或者是隴右等郡,孫權繼承父兄基業,也不甘吃遺產,所以也在一直打魏國,打的那兒?淮南,打了那麼多年那麼多次,不但沒什麼進展,反而讓張遼聲名大振。
諸葛亮的故事已經都說爛,什麼失街亭啊,上方谷差點圍死司馬懿父子三人。東吳孫權在打魏國的時候,死著心眼一直盯著淮南不放,到死也沒能把這塊地方拿下。為孫權什麼一直都在陸上進攻,卻罕有聽聞孫權水師攻城略地,要知道吳國的水師是三國裡面最為強大的,為何孫權不去海陸並進一起攻打魏國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東吳水師是個什麼水平。赤壁大戰的時候,本來孫權周瑜還想著和曹操來個長江大戰,不料中間被蔣干來了個無間道,將剛剛投降曹操的蔡瑁張允給殺了。這下可好,東吳水師本想血戰一番,到頭來只得赤壁隔岸觀火。後來,孫權稱帝以後覺得不能一直死守父兄基業,也得開疆拓土,可是回頭想想,西邊蜀國山高路遠,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還兵強馬壯。魏國更不用提,人家本來就是三國的老大,再怎麼不濟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於是孫權和群臣一商量,我們去尋島吧。這裡的島就是古書中的夷洲台灣,和呂宋菲律賓。
於是孫權就派兩個人去航海了,這兩個人一個叫諸葛直一個叫衛溫。這兩人帶了萬把人,開著孫權造的據說可以乘坐三千人的樓船就去了。這兩人倒是找到了台灣,可是呆了大半年,吳軍軍士水土不服,死亡者十有八九,於是這兩老哥一合計,不能這樣下去了,趕緊回去。並且帶回了數千高山族人口,以交孫權讓他們擄掠人口充實東吳的差。可是一回去,孫權發現就這麼點人,當初帶出去的人還死了一大半,一怒之下就把兩人斬了。從此之後,孫權對水師再不抱有什麼信心,更不用說打魏國用水師了。
再說一下當時中國的造船技術,眾所周知現代的船底部都是成「V」字型的,但是在三國的時候,所有的船還是平底的沒有龍骨,說白了就是像一個洗澡盆。這樣的船吃水淺,沒有破浪的能力,所以無論是機動性還是穩定性都是十分差的。還有一點造船講究一個密閉性,三國時期船的密閉性都不好,船艙很容易就進水。綜上,在三國時期,造船業雖然也有發展,可是並沒有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就像當初還在實驗階段的原子彈一樣,人人都知道這傢伙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力量,可是還不能投入實際生產應用中。三國打仗打的都是人,孫權知道水師的船不靠譜,自然不會拉著一票江東子弟去海底喂王八。
其實孫權也相過海上進攻曹魏,甚至還派人給當時佔據遼東的公孫淵送去了人馬輜重,希望建立海上之盟,聯手夾擊曹魏。這段聽起來很熟悉是吧,北宋和金就是這樣把遼給滅的。可是不想公孫淵害怕曹魏,就將吳國使者斬首送到洛陽。這就徹底斷絕了孫權海上打魏國的計劃。退一萬步說,就算你孫權能派吳國海軍陸戰隊佔了魏國青州(山東半島),那怎麼守住呢。陸遜曾反對過孫權打淮南,為什麼呢?陸遜認為淮南占的話好占,可是佔了以後需要五六萬軍隊駐守,想想那個時候吳國全軍才十幾萬人,西邊邊境守蜀漢得幾萬,北邊荊州襄陽武昌還得幾萬,交趾安南也不得上萬。留給孫權可以調遣的機動軍隊真的不多了,更不用說海陸並進,大軍攻打魏國了
※三國最豪華戰役,名將的墳場!「上篇」
※此城堪稱是東吳的噩夢,孫權打了一輩子都沒攻下,還差點喪命在此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