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開闢出海東南亞金融服務藍海 品鈦與大華銀行成立合資子公司

開闢出海東南亞金融服務藍海 品鈦與大華銀行成立合資子公司

(左起為品鈦總裁周靜、品鈦創始人兼CEO魏偉、華鈦科技指定總裁陳建武、大華銀行區域數碼銀行與策略項目主管邱鼎和、大華銀行集團消費金融信貸部主管林建發)

東南亞不僅是中國遊客海外旅遊的後花園,同樣也是諸多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出海的首選之地。龐大的人口數量、金融基礎設施的巨大缺口、較高的互聯網普及率,像極了幾年前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剛剛興起的樣子,對於國內監管環境趨嚴、業務遇到天花板、希望開拓新興市場的國內金融公司來說,這是一片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藍海」。

在這片「藍海」中,由於政策、金融設施、地理環境、經濟水平的差異,在東南亞各國,金融科技的應用天差地別。如在將金融科技列為重點國家發展戰略的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乃至全球金融科技的樞紐,打造了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而在人口數量2.65億、位居全球第四位的印尼,借記卡的擁有率僅為 26%,支付嚴重依賴現金,徵信體系薄弱,多數人無法獲得充分的信貸服務。如何將局部領先的金融科技實踐推廣到整個東南亞成為這一領域領先者們關注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品鈦選擇的是以技術服務的方式,與當地合作夥伴強強聯手開拓市場。

2018年4月16日,品鈦與新加坡大華銀行在新加坡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華鈦科技私人有限公司(簡稱「華鈦科技」)。其中大華銀行占股60%,品鈦股權占股40%。據透露,未來兩年,大華銀行對華鈦科技的投入將達1200萬新元(約合915萬美元)。

據雷鋒網了解,華鈦科技幫助銀行和金融企業更高效、更精準地進行信貸評估決策,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包括那些從未享有過信貸服務的人群,並助力電子商務、零售和旅遊等商業機構打造包括消費分期在內的智能金融產品。

首次與東南亞主流銀行合作 開拓「藍海」中的藍海

東南亞之所以成為中國金融科技海外拓展的首選之地,與地理、歷史、文化以及金融環境息息相關。最早是螞蟻金服、微信等支付平台隨著中國遊客的遊客在東南亞推廣支付業務,圍繞著電商布局,螞蟻金服在東南亞也開展了多筆投資併購,2017下半年,隨著國內金融監管措施的逐步收緊,大批金融科技公司轉戰東南亞市場,宜信、陸金所、閃銀等國內金融科技公司相繼在東南亞國家申請了開展金融業務的相關牌照,而品鈦、同盾、凡普金科等創新金融科技公司則是多以技術合作的方式,為東南亞本地合作夥伴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據雷鋒網了解,雖然之前有諸多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東南亞,但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如BATJ領銜的國內金融科技公司出海東南亞更多聚焦在商業場景的開發上,而此次成立的華鈦科技是國內金融科技公司首次與東南亞主流銀行聯合成立的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公司,開闢了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東南亞出海的新領域。

在發布會上,華鈦科技指定總裁陳建武表示,該公司將大華銀行80多年來在東南亞為個人與企業客戶服務所累積的深入見解與經驗,與品鈦的金融科技實力相結合,幫助更多企業在區域內把握商業成長機遇。具體來說,華鈦科技的智能信貸決策系統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反欺詐演算法等科技,通過廣泛的、多維度的個人數據與場景類數據進行用戶信用分析,並在數秒內完成申請者的信用評分與決策。華鈦科技將與東南亞一系列互聯網企業和商業應用場景合作,輸出信貸技術服務,幫助這些企業更好地拓展消費金融類業務。

雷鋒網注意到,華鈦科技將在首先在印度尼西亞推出智能信貸評估決策解決方案,並計劃在兩年內將業務拓展到其他東南亞市場。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經濟、人口的第一大國,信貸市場規模約 1500 億美元,其銀行貸款僅占信貸市場約3成,金融服務的滲透率非常低,信用體系幾乎一篇空白,導致信用貸款壞賬率居高不下,風控很大程度依靠催收,如一位業內人士曾向雷鋒網介紹,在印尼「500塊都會有人去催收」。而華鈦科技選擇新加坡以外的印尼作為首先的市場突破點,頗有點「倒吃甘蔗節節甜」的意思。

強強聯手 深挖信用風險管理

在美國金融雜誌《環球金融》2017年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最安全銀行排行榜中,大華銀行排名全球第14位,是亞洲最注重風險控制的銀行之一(排行榜前10位均為歐洲銀行),而品鈦擅長的是解決方案,定位在Solution Provider,技術和服務像晶元一樣嵌入到合作方的業務體系之中,幫助金融機構完成智能信貸的全套系統建設和運營,為客戶提供從獲客場景到決策到資產管理的整套解決方案,品鈦與大華在金融安全風控領域的持續深挖合作可謂是強強聯手。

在合作理念上,品鈦始終堅持「合規先行」,大華銀行作為東南亞當地老牌銀行,從合規方面助力頗多。大華銀行不僅對當地監管有著深刻的理解,還擁有完整的、銀行標準的IT安全數據加密規則,給與華鈦科技按照銀行框架制訂了更高的日常運營標準,在系統安全性、合規性進一步提升。

與歐美市場有成熟的徵信基礎不一樣,東南亞國家普遍缺乏系統的信用體系基礎,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在互聯網金融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無論在業務模式、風控技術、市場經驗、對業務風險上均有豐富的相似經驗可以借鑒,而移動互聯網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也積累了一定的用戶行為數據,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國內成熟的數據分析方法結合, 幫助建立具有當地特色的消費金融體系。

大華銀行區域數碼銀行與策略項目主管邱鼎和博士表示,針對華鈦科技的戰略投資是大華銀行 2018 年一系列開拓性數碼項目的第一步。邱博士指出:「強健的信用風險管理是金融體系實力的根本。華鈦科技的新一代智能信貸評估決策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我們向更多以前無法獲得信貸服務的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貸款,我們也期待其他公司能利用這一解決方案把握新的商業機遇,並進一步促進整個地區的金融普惠發展。」

「東南亞地區的金融科技行業才剛剛興起,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品鈦創始人兼CEO魏偉說,品鈦作為賦能平台希望滿足更多企業對智能零售金融服務的需求,與大華銀行的合作不僅是品鈦布局東南亞市場布局新階段,也積極呼應了「一帶一路」倡議。

對於「走出去」的金融科技公司來說,出海東南亞必然會海外市場和文化差異等方面遇到本土化的挑戰,為此,包括BATJ在內的國內金融公司從支付與電商出發,普遍採用合作和併購的方式布局東南亞。據雷鋒網統計,螞蟻金服曾投資菲律賓數字金融公司Mynt、與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併了Lazada(阿里收購控股權)旗下線下支付平台HelloPay;百度錢包進駐泰國,騰訊在馬來西亞申請了支付頻道,並收購泰國最大門戶網站Sanook.com;京東也與泰國上台集團Central Group成立合資公司合作提供在線支付解決方案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愛爾眼科副總裁唐仕波:三重身份背後的醫療AI價值觀
傳播動態學的主動監控:一種組稀疏貝葉斯學習方法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