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外出單幹後,為何很多部下中途又返回天京?
1856年11月,收到洪秀全密詔的韋昌輝從千里之外的江西戰場星夜兼程趕回天京,中途順便拉上早已對楊秀清不滿意的秦日綱,一起進京清君側。平時囂張跋扈的楊秀清沒有料到天王居然敢對自己動手,所以並未加以戒備,被亂刀殺死。楊秀清死後,韋昌輝大開殺戒,濫殺無辜,併流露出不臣之心,最終被天王下令處死。
經過此次事變,太平天國的元勛幾乎損失殆盡,唯一存留下來的便是翼王石達開。但是,洪秀全再也不相信任何異姓王,於是將自己的兩位兄弟封王,讓其參與大政,牽制石達開。翼王雄心壯志,豈能忍受此種情景,二話不說,直接帶兵外出單幹。
憑藉自己開國元勛的地位,以及之前在西征戰場所取得的巨大勝利,翼王在軍隊中享有相當高的威望,很多部下也都願意為他效勞,追隨他左右。到達安慶後,十餘萬大軍立馬投到翼王賬下,聲勢十分浩大。可是,沒過多久,翼王麾下的許多將領又帶隊離開,有些甚至不惜從「萬里之外」的廣西,衝破層層封鎖,重新回到天京。脫離翼王的這些將領,有楊輔清、吉慶元、朱衣點、童容海等幾十位。
石達開如此厲害,為何許多將領會半途回歸天京呢?要知道,這些將領在離開石達開時,太平天國的國勢已經嚴重下降,處處受到湘軍的威脅。在此,縱橫國史就來說說其中的緣由。總結起來,就兩個字!
其一、石達開並非做大事之人,不能獨當一面,追隨翼王沒有出路。自從沒有楊秀清在朝中搞策劃和統籌全局,石達開低下的獨立指揮軍事才能暴露無遺,甚至連地方武裝都打不過,有時還被對方反追擊。典型戰例便是衢州會戰、寶慶會戰、慶遠攻山寨等,這些戰役都是在自己佔有巨大優勢的情況下被對手擊敗。此外,石達開大規模擴充軍隊,良莠不分,部隊戰鬥力堪憂。所以說,石達開並非做大事之人,難以獨擋一面,他真的只適合搞民政以及對外事務。如此一來,眾將領自然不想再繼續追隨翼王,因為沒有搞頭,毫無出路!
其二、石達開採取流寇作戰方式,沒根據地,大夥不願意奔波。自從1856年離開天京外出發展到1863年兵敗大渡河,這七年間,石開達居然沒有佔領一座像樣的城市,或者說是無法攻取。沒有根據地,幾十萬大軍在外作戰,無異於流寇,既缺乏可靠的後勤補給也沒有固定的休整場地,只能到處亂竄,長年奔波,這是大夥所不願意接受的。要知道,離開天京時,翼王的軍隊大多來自安徽、浙江、江西,後來則是就地招募,不論兵匪均接收。這就意味著,搞流寇主義就是帶著他們遠離家鄉,況且這些士兵的素質又不高,意志也不堅定,他們怎會追隨翼王到處跑呢!
其三、石達開不願與天京徹底決裂,不能給部下封王,令眾將領心寒。雖說是外出單幹,但他並沒有和天京斷絕一切關係,而是繼續打著太平天國的旗號作戰,自稱「通軍主將」。如此做法,無異於自縛手腳,給自己加上一副緊箍咒,這使得自己無法給部下封王,難以籠絡人心。按照拜上帝教的教義,只有天王才能給部下封王,其他王則不可以。雖說太平天國後期的王爺是泛濫成災,不值一錢,但這畢竟能體現自身價值,表明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既然不能與天京斷絕關係,自然就不能給部下封王,這令眾將領寒心。要知道,翼王手下的將領可沒有多少是信仰拜上帝教的,他們一定會支持翼王真正搞單幹,另樹旗幟,更加希望自己能夠被封為王。
其四、石達開不聽勸告,自己不願意再次回歸天京。面對長年戰爭,以及屢戰屢敗,被迫到處亂竄的客觀現實,石達開早已不復當年的雄心壯志,也不再是之前的翼王了,他已經有了歸隱田園的打算,只是時局不允許而已。寶慶會戰失敗後,石達開被迫逃往廣西,由於缺少糧食等軍用物資,其處境十分艱難,吉慶元、朱衣點、汪海洋等便建議他北上天京請罪,然後東山再起,可惜他拒絕了。此外,在廣西期間,他既不去聯絡其他各路義軍,也不支援部下石鎮吉作戰,而是坐視其敗亡。翼王此種表現,將其本就所剩無幾的威信掃蕩殆盡,所以吉慶元、朱衣點等幾十位將領便帶著十幾萬大軍脫離石開達,北上回歸天京。
總而言之,離開天京之後,因為石達開威望相當高,許多人都願意追隨,翼王的旗幟十分有號召力。但是,由於單幹時表現不佳,眾將得不到實惠,所以就半途返回天京了。所以說,這是利益問題!
※清末帝溥儀五任妻子,文綉與他離婚,婉容直接投入他人懷抱
※八位御駕親征且無一敗績的帝王,明朝佔三位,唐朝沒有一位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