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貓眼,淘票票重回市場第一,也付出戰略性代價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202.17億的單季票房,刷新歷史,這一數字超越了北美市場2015年第二季度30.85億美元的紀錄。202.17億票房,較2017年同期144.6億增長了39.82%,觀影人次則從去年同期的4.11億增長36.44%至5.61億人次。
具體數字是,2018年春節檔電影票房57.7億,2月份單月票房突破101.47億。另一組數據顯示,網路購票從2016年的76.1%上升至目前的87%。
平均下來,每人看一次電影,花費36元。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熱,在線票務平台,功不可沒,淘票票等進行了大規模的用戶補貼——買電影票越來越方便,還便宜。
淘票票等在線票務平台,推動了中國電影票房水漲船高。
2018年是在線票務平台勝負決戰之年,春節檔是淘票票與貓眼電影的一次惡戰,除了各個資源的協調,更為重要的就是,補貼用戶,給消費者實惠,買電影票更便宜。春節檔大戰的結局是:淘票票重回行業第一的位置。
重回市場第一的位置,過程並不簡單,2017年9月迫於市場形勢以及投資人壓力,貓眼與微影選擇了合併,合併後兩者市場疊加,是市場第一。貓眼與微影合併,意圖再明顯不過:狙擊淘票票。
對阿里影業來說,2018年春節檔是必爭之役。
公開數據顯示,2月份淘票票市場份額增長至43.6%,覆蓋用戶2.5億,日均活躍用戶超1600萬。目前淘票票覆蓋全國影院超9000家,累計合作影片超500部。2月份101.47億的票房收入中,淘票票貢獻近一半。
力克貓眼微影聯盟,拿下在線售票市場第一,淘票票也為此付出戰略性代價。當然從淘票票的戰略以及未來市場來說,這樣的付出,很有必要,也是值得的。
4月13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最新公告,預期該集團於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15個月期間將取得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介乎人民幣16至17億元之間,而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及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同類虧損分別為人民幣9.5億元及人民幣9.58億元。
公告稱,農曆新年假期期間通常是中國票房的旺季。在2018年2月更是取得農曆新年期間歷史最高票房數據,而該集團則瞄準此策略契機時段,充分發揮其市場推廣效用,以強化淘票票的市場領先地位。
事實上,早在2018年2月1日,阿里影業便發布公告表示,將投入必要資源,加速拓展並進一步鞏固淘票票的市場領先地位。董事局主席兼CEO樊路遠稱,「2018年是淘票票的全力進攻期,成為行業第一是淘票票的進攻方向,今年淘票票要成為中國電影行業最大的在線票務平台」。
在此之前,阿里影業的定位是,基礎服務商,為整個電影行業服務,包括建設用戶觸達、商業化和內容產業化三大基礎設施。
承襲阿里電商生態的「水電煤」基因,阿里影業的布局,也是類似,一樣的基礎設施戰略。阿里電商生態,淘寶是基礎,它孵化出天貓、支付寶、聚划算,也由此進一步拓展至阿里雲、菜鳥物流。
事實上,「淘票票」便是脫胎於淘寶,從「淘寶電影」開始,樊路遠便是「淘寶電影」打造者。
2003年5月開始淘寶橫空出世,阿里在淘寶的平台戰略上一直堅持,淘寶在盈利方面也是十分謹慎,隨著淘寶用戶的增長以及交易額的躥升,曾經一度被外界質疑的盈利問題,煙消雲散。淘寶為阿里提供了強勁現金流,也孵化出支付寶、天貓、淘寶電影等等平台型業務。
用個恰當的比喻,淘票票就是阿里影業的淘寶,淘票票也是阿里影業的支付寶。
淘票票既是阿里影業「基礎設施」戰略的基石,也是阿里影業業務增長的核心動力所在:2017年全年業績,全年收入23.661億元,較2016年增長162%。162%的營收增長,首功便是互聯網宣發業務,收入19.70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89%,此外,內容製作、綜合開發三大業務,也實現了強勁增長,分別實現3.413億、5447萬元收入,同比增長61%、806.3%。
阿里影業2017年業績增長,由淘票票成長帶動。2017年的財報證明一點,淘票票的投入是值得的,它的成長,將帶動整個阿里影業生態的提升。所以,樊路遠說,「2018年是淘票票的全力進攻期,成為行業第一是淘票票的進攻方向,今年淘票票要成為中國電影行業最大的在線票務平台」。
2017年,阿里影業打通了阿里生態內部體系,淘票票與優酷、蝦米、UC、高德、支付寶,以及微博等平台資源,串聯覆蓋了視頻、音樂、體育、遊戲、文學、支付、社交、資訊、電商、地圖、新零售等不同應用場景。
這是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平台進化論。阿里影業的基礎設施起點,它的「一」便是淘票票。
風物長宜放眼量,對基礎設施定位的阿里影業來說,市場第一,只是淘票票戰略的一部分,它有更為遠大的戰略與志向,如衍生品、IP授權、影院廣告等等。
這也意味著,阿里影業在淘票票上的投入或許還將繼續。
※驍龍845+高顏值,這4部強機有得一飆
※X21發布!3598,屏幕指紋,買嗎?
TAG:科技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