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被打破和被挑戰的傳統:美俄敘六十年來的恩怨

被打破和被挑戰的傳統:美俄敘六十年來的恩怨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4日,敘利亞大馬士革,被轟炸的敘利亞研究中心一片廢墟,一位士兵正在拍攝視頻。

自從195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和敘利亞的關係就處在嚴重對立的狀態中,雖然中間有所緩和,但總體而言,敘利亞可謂是與美國關係最不融洽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所以,美國也幾次參與了以顛覆敘利亞政權為主旨的隱蔽行動,例如1956年美英聯合參與的「散亂行動」(Operation Straggle)。

不過即便在兩國關係最為緊張的時期,出於對莫斯科(有時也包括地區力量)的顧慮,美國與敘利亞也從未兵戎相見(至少公開形式如此)。2016年9月,美國雖曾轟炸敘利亞政府軍,但至少聲稱是「誤會」。但到了2017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卻下令打擊敘利亞空軍基地。整整一年後,特朗普不但故技重施,而且比去年更加高調,似乎有刻意宣傳的目的。連續兩年的軍事打擊,不但給美敘關係史開創了一個先例,也為美俄在中東地區的關係寫下了歷史性的一筆,更是對敘俄(蘇)傳統關係的一個巨大挑戰。

莫斯科對敘利亞的「庇護」傳統

自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共產黨以及親蘇的左翼勢力在敘利亞的影響愈發強大。1957年8月爆發的敘利亞危機,究其原因,就是美國擔心「共產黨接管敘利亞」,使之成為蘇聯在中東地區的「衛星國」,所以慫恿土耳其、約旦、伊拉克來顛覆大馬士革的左翼勢力。但面對土耳其的軍事威脅,蘇聯方面則以強硬態度予以回應。

赫魯曉夫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如果土耳其敢對敘利亞動武,蘇聯則會以導彈回擊。雖然英美兩國也以北約的集體防衛原則表示對土耳其的支持,但美蘇畢竟不想因為敘利亞而大打出手,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在美蘇的剋制和斡旋下,敘利亞危機在當年11月得以和平收場。

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聯合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一度成了敘利亞問題上的最大贏家。這個結果對於美蘇而言,都不甚滿意,但卻都可以勉強接受。1961年9月,敘利亞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宣布「獨立」。

1963年3月,復興黨發動政變,掌控了敘利亞政權。雖然復興黨政權起初對敘利亞共產黨痛下狠手,但卻並沒有演變成一個親西方政權。相反到了1960年代中期,敘利亞的復興黨政權日的親蘇態度不遜色於納賽爾,成了美國總統約翰遜眼中最為「激進」的阿拉伯政權。1968年8月,蘇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對此,敘利亞和伊拉克予以明確支持,這不但在阿拉伯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除了南葉門),即便在全世界的非社會主義國家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敘利亞復興黨的親蘇態度自然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回報。除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外,莫斯科也成了復興黨政權的生存依靠,這體現在1970年的約旦危機中。1970年9月,約旦國王海珊對巴勒斯坦的抵抗武裝採取嚴厲鎮壓,引發了敘利亞的強烈反彈。

9月末,敘利亞派出裝甲兵開赴約旦境內。在美國和以色列看來,約旦國王海珊在大兵壓境下,危若累卵。雖然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積怨也不可謂不深,但在以方看來,較為溫和的海珊在位總比親敘勢力掌權要好,所以主張幫助約旦擊退敘軍。然而,尼克松政府對此舉是否會引起蘇聯的介入頗為擔憂。正當尼克松等人焦慮之時,他們卻接到了奇蹟般的「喜訊」——在約旦軍隊的火力打擊下,敘利亞裝甲兵損失慘痛,被迫撤軍。其實這並不算奇怪,因為敘利亞軍隊的表現早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暴露無遺。

一個月後,敘利亞國防部長哈菲茲·阿薩德(即現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父親)發動政變,推翻了復興黨內激進派的統治。阿薩德上台後,發動「糾偏運動」,調整對內政策,但對外仍然維持了與蘇聯的親密關係。也許是出於職業軍人的經歷,阿薩德使得敘利亞軍隊有了較大改觀,這在1973年的十月戰爭有著明顯體現。不過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軍隊很快由優勢轉入劣勢。在敘利亞一線,大馬士革逐漸面臨以色列的威脅。但蘇聯的艦艇卻出現在敘利亞的西海岸,甚至出現了蘇軍與以軍交火的報道。

在1967年和1973年的兩次中東戰爭中,以軍或許有能力開進大馬士革,推翻敘利亞政府,但蘇聯的存在卻杜絕了這種可能。

俄(蘇)敘傳統關係遭遇衝擊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西方國家雖然普遍站在了敘利亞政府的對立面,但並沒有將敵對態度落實在軍事行動上。2014年,美國雖然對敘利亞進行了軍事介入,但打擊目標是極端組織,並非敘利亞政府。西方世界之所以沒有像對待卡扎菲那樣對敘利亞政府,應該說和俄羅斯(蘇聯)對敘利亞的長期「庇護」不無關係。

但美國今天對敘利亞政府的軍事打擊,恰恰是在俄羅斯竭力維護敘利亞的背景下進行的。俄羅斯為了敘利亞政府不但投入了大量的軍事資源,直接幫助其打擊反對派和極端組織,而且也一再以強硬姿態回應特朗普對敘利亞的導彈威脅。但華盛頓偏偏不顧俄羅斯的態度,而且與去年相比,這次美國還特意在空襲前高調聲張,使得這次的空襲比上次更受國際矚目。特朗普是為了應對美國國內對於特普朗「通俄」的指責?還是為了通過敲打敘利亞來提高自己的地區聲望,並且提振地區盟友對抗伊朗的信心?或是走回「人權」外交的老路?

無論特朗普是不是有意要在敘利亞問題上傷俄羅斯的面子,美國已經把一個事關顏面或信譽的問題甩給了俄羅斯。從目前俄羅斯的一系列態度上看,俄羅斯也很在意這個面子。如果俄羅斯對美國以及英法採取實質性的報復,勢必會有相應的成本和代價。但如果只是以得過且過的心態,象徵性地予以回應,也會有損俄羅斯在敘利亞、中東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威信。

當然,俄羅斯通過挽救敘利亞,已經充分體現出自己對盟友的付出,遠超冷戰時代蘇聯對敘利亞的付出。所以,莫斯科的顏面和威信很難被美國的幾顆導彈所傷。況且,現在也不確定特朗普的真實意圖是否只是想做個姿態。但畢竟今天美國對敘利亞政府的軍事打擊,並非第一次,會不會常態化,會不會成為美國加大對敘利亞介入的開始?如果是,那俄羅斯在敘利亞直接面對的敵人要比以前更加強大,進而維繫與敘利亞傳統關係的成本也將大大增加。

(註: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白雲天

- END -

華 語 智 庫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可 按 國 家 查 看 文 章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 關 注 本 公 眾 號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中東局勢:兩個時間節點會否「風起雲湧」?
俄羅斯對西方,到底有多大軍事「威脅」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