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歌:呈現時代精神,抒發文人意氣,充滿樂觀豪放
唐代是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政治、經濟和文化最為發達的時期,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巔峰,文學有韓愈、柳宗元等;詩歌有李白、杜甫等;書法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繪畫有閻立本、李思訓、吳道子、王維、韓干、周昉、邊鸞等;雕塑有楊惠之……呈現出群芳爭艷,百舸爭流的繁榮盛景。
韓愈《師說》
先說詩歌。李澤厚先生在其《美的歷程》中說:「在中國所有的藝術門類中,詩歌和書法最為源遠流長、歷時悠久。」「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像,滲透在盛唐文藝之中。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詩。」在所有唐詩中,邊塞詩最淋漓盡致的體現了盛唐的時代精神。
李白奉命作詩詠牡丹
唐初從貞觀到開元的100多年間,國力強盛,疆域擴大,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引起了人們對邊塞生活的注意。
唐朝邊塞詩人高適圖
高宗、武后大搞「南選」,確立科舉,大批不用賜姓的進士們,由科舉考試踏上仕途,執掌各級政權,在現實秩序中突破了門閥世胄的壟斷。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在廣大知識分子眼前展開,於是,唐代具有雄心壯志的文人意氣風發,在步入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之餘,還渴望通過邊塞軍旅生活建立功勛,以求自古被中國文人奉為圭臬的「三不朽」之「立功」,表現出普遍的英雄氣概和進取精神。
「詩聖」杜甫
文人出入邊塞,習武練兵,表現出一股豪俠之氣,初、盛唐之際的著名詩人以李白為代表,大多經歷過大漠苦寒的邊塞軍旅生涯。因而他們抒寫邊塞生涯的詩歌充滿樂觀豪壯的意氣和催人振作的力量,亦有著前程萬里的信心,成為時代精神的最好呈現。
劉禹錫詩《秋詞》
※傾城傾國享美譽,國色天香是牡丹:唐代奉牡丹為「國花」
※「遼東鶴」非遼東之鶴:古代文人藉以抒發思念故土之情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