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玩票講座-淺談早期家庭教育

玩票講座-淺談早期家庭教育

我自己孩子不是學霸,也不是特別優秀,在教育中走過不少彎路,幸好本人被朋友戲稱為多斜杠中年大叔,喜歡學習,喜歡琢磨,喜歡折騰。總結歸納了家庭早期教育的一些理念,周日晚上應小區鄰居的要求,玩票搞了個早期家庭教育的講座,希望周圍的朋友們注重家庭早期教育。

特別鳴謝鄰居小豆友情提供的場地;

特別鳴謝小區鄰居林建平的記錄整理。

1、你們對孩子的期望值是什麼?

健康、責任心、正直、學習能力強、擁有能選擇自己的生活的能力。

徐:如果要排序的話:健康、品德、學習。

2、期望值與現實的差距

每個階段的期望不一樣。

徐:期望和現實差距不大。80%能達到。

3、案例分析

很多家庭其實期望值是很高的。並非只是剛才表達的那些。

但是現實是,送娃兒去補課的也不少。或者有其他的更高的要求。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讀初二。成績中等偏上。媽媽的期望值非常高,數學考130,還希望考140。考了140,還希望考145。其實這個孩子已經是自推型的,不需要別人督促。孩子也希望成為班上第一名,他眼裡只有第一名,第二名到第九名在他眼裡都是不存在的。結果導致他無論如何學,也達不到媽媽和自己的期望值。他爸爸騎電瓶車接他下晚自習時,都開開心心的,但一到家,和媽媽說不上兩三句話就要吵架。媽媽認為他心理有問題,於是帶去看心理醫生。後面的學習中孩子情緒低落,跟班主任說不想活了。讓家長領回去休學,華西檢查是抑鬱症。回家半年守著。現在又回去重新讀初一。目前是要定期去華西複查。這就是家長的期望值。

另一個案例。媽媽不停地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沒有教育的主見。我到底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品質、什麼能力的孩子?他看見別人的孩子有禮貌,便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強化禮貌。他看見班上小孩補各種興趣班,也要求自己的孩子補興趣班,並沒有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制定計劃。

正確的節奏

3歲看大,7歲看老。

1-3歲,注重行為習慣 。這個階段一定要把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好,最核心的是要讓孩子在應該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專註的按標準做。比如,吃飯就要有儀式感的吃飯,家長為了圖省事,吃飯的時候給孩子看動畫片。

4-7歲,認知提升。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千萬不要把孩子當孩子,覺得額孩子還小,一定要把孩子當做大人來對待溝通交流。

8-11歲,學習能力培養。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養成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12-14歲,青春期陪伴。我一直反對中學階段住校,這個青春期的家庭溝通和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對家長本身對人生的意義也會有深度的理解。

15-18歲,關注情感。

學習的目的

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學的只是用來考試的,這是錯誤的。

白天上課,晚上做當天的作業,基本上成功率是很高的。但如果考他兩個月前的知識點,則成功率會低得多。這就是平常作業可以,但考試就不行的原因。

國外的教育類似我們現在研究生的模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會有固定答案。

你想想,單位領導有給過你試卷型的問題么?一般都是只看結果。你原來在學校,只是學習知識點,但沒有人培養過你怎樣學習和解決問題。

所以每個人在這方面都要有清晰的認知,不是要他當第幾名,而是要讓他有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知的統一

為什麼今天要求父母雙方都要來?這也是要求對教育要有認知的統一。

1、認可。

兩口子對教育的觀點不統一,相互不認可。

比如當爸的動手打孩子,媽媽就認為太嚴厲了。媽媽教育的時候,爸爸認為媽媽完全沒說在點子上。這就是雙方沒有認可度。

這樣的情況,孩子教育的結果會好嗎?比如單位上,主要領導說往左,副手們卻說往右,那下面的工作人員覺得到底該往左還是往右?

夫妻對教育理念的互相認可,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且在七歲前,盡量不要讓老人帶小孩。老人可以當救火隊員,但不能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老人的溺愛會給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後果。

2、協作。

補台不拆台。

3、迴避。

這是個很講技巧的問題。

但如果前面兩點做到位了,這一點就很簡單了。

如果雙方教育有分岐,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迴避,而不是當面爭執。

下來後兩口子關門相互溝通,在下一次的教育中改善。

千萬不要當著小孩的面吵。哪怕是一個眼神,小孩也會覺得自己在被其中一方保護。

家庭教育

做有智慧的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最好的老師的現狀:

第一,教育孩子無責任人。每次參加家長會,如果細心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相當一部分家庭參加家長會的人員會變化,一會爸爸來,一會媽媽來。探究原因,有可能是一個家長忙,臨時來不了。但大多數情況是,平時媽媽嘴碎,貌似管學習要管的多些,到了家長會,心理不平衡,於是利用淫威,命令爸爸去,理由是,平時都是我管,家長會必須你去。話說中國社會的爸爸基本主外,平時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掌握不細緻,你讓他去開家長會,回來傳達還丟三落四,你說喊他去開家長會的意義有多大。

我也問了很多家長,你們家誰管孩子,大部分媽都跟怨婦一樣,說自己在管,也有部分家長說都管,我問,你們都管,觀點一致不?有不一致的,於是爸媽又變成怨夫怨婦,互相指責;有說觀點一致的,我問,你們能高度一致?基本無語。

第二,教育理念空白。

大部分家長每天或者經常在做啥事呢?孩子早晨出門,叮囑下,今天上課要認真聽講喲,如果有考試,就叮囑,一定要仔細喲。於是家長就心安理得了,我盡到管孩子,教育孩子的責任了,你成績不好,考砸了,我提醒你了,你這個熊孩子自己不乖,自己沒做好。

話說我想問下這種家長,上課怎麼才叫認真聽講呢?有些家長可能說,認真聽講就是不開小差嘛,那我繼續問,那怎麼才不開小差呢?誰要繼續回答,我能問到你無語。

北京有個專家叫鄭偉,舉了個很形象的例子。當時非典很厲害,要求大家勤洗手,但他發現所有公共場合,把醫院洗手的標準貼出來了。他就想,從小媽媽跟我說,飯前便後要把手洗乾淨喲,但媽媽從來沒給自己示範過怎麼把手洗乾淨,有幾個家長按那個規範教過孩子洗手?

你每天早上出門叮囑他認真聽講,他真的知道怎樣認真聽講么?他真的能做到認真聽講么?

這就是教育理念的空白。沒有教育理念。

第三,不懂教育的根本。

我聽過很多家長說,我以前是學霸,要不孩子他爸是雙博士,孩子的媽以前是高考狀元,怎麼這熊孩子就是遺傳不到我們的優點呢?

請記住,學習成績是無法遺傳的,只有學習態度、方法、習慣是可以傳承的,這才是教育的根本。可惜的是很多家長不懂如何讓優秀的學習態度、方法、習慣讓孩子傳承,很多時候還適得其反的跟孩子說,你這麼這麼笨,比我當年差遠了。也有家長經常跟孩子說,哎,你媽原來數學就不好,你是遺傳到我了,孩子此時此刻就被這些家長打上了無形的標籤,也在孩子心裡寫下:「我就這樣了,再努力也沒法,因為天生遺傳就笨。」結果可想而知。

如何成為優秀的家教老師?

沒有改不了的孩子,只有改不了的家長。孩子身上的毛病,一定能在家長身上找到影子。

你叫孩子改毛病,但孩子跟你們指出的問題,你們改了么?如果你要求孩子改的問題,說了三次孩子都沒有改,那一定是家長出了問題。

1、明確教育責任人。

其實誰管孩子學習,都是正確的,但我的觀點是必須明確責任人,由爸爸或者媽媽一個人統管孩子學習,系統的伴隨孩子學習過程,但另一個認知上必須與責任人高度一致,在責任人教育孩子的時候迴避,有問題私下溝通,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覺得有依靠或者夾在兩人中間茫然不知所措,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不斷的學習思考。

認真聽講是個系統工程,不僅是課堂上的45分鐘的事情,它包含課前的預習,預習完後,帶著不懂的問題去課堂聽講,按照科學的辦法記筆記,思路跟著老師走,如果課堂上沒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就把老師講課作為對知識的複習。下課後,腦海里用幾分鐘過電影一樣把課堂的重點閃回一遍。上期我講過初一下期習慣重鑄,我跟孩子認真的學習了如何預習,如何聽講,如何作筆記,如何複習。以上學習資料,我也只能跟你說有個東西叫百度。你現在還覺得你盡到教育孩子的責任沒?你教育理念愚鈍不?

3、以身作則。

我又是怎麼做的呢,平時我會經常說,我以前就是學霸,讓孩子潛意識很樸素的覺得,我爸以前都厲害,我肯定也差不到哪裡去,但孩子不懂的問我,我就會說,我現在老了,好多都忘了,你還是自己好好想下,或者明天去問老師。但也不能老這樣呀,我會時不時的給他細講一道題,不過在細講之前,我會喊他把書拿出來,翻到這道題的章節,表現出非常努力的學習、求解、探索,最終把題做出來了,然後教他如何分析,考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讓孩子感覺只要努力,任何題都沒有問題。至於我怎麼做出來的,嘿嘿,小猿搜提、學霸君、菁優網,我也只能幫到這裡了。

當然,高年級段的,則要培養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家工作很多年了,團隊中最受歡迎的小夥伴有什麼特質?

自由發言:性格開朗、肯吃虧、關於傾聽、學習力強。最主要的是解決問題能力強的。

1、能迅速融入團隊。

2、學習能力強。自己善於學習。主動學習。

3、能迅速解決問題。甚至通過百度去自己解決問題。而且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思路和辦法。

4、情商高。

回到第一個問題,學習成績真的不重要。學習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最重要。成為團隊中最受歡迎的人才最重要。

家庭教育中五個核心的東西:

自我管理能力。

這是我最看重的。包括兩點:計劃制定和激勵制度。

現在的孩子的生活學習,都是家長安排出來的,而不是孩子自己安排的,這是最大的問題。孩子做完安排的事情後經常在問家長我接下來該幹什麼?

從現在開始,讓孩子學會計劃。讓他真正知道自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該幹什麼。

一定要杜絕家長指令性的督促:你趕緊把你的書摸出來看一下哦!你趕緊做作業哦!

做好了這個,到了高段,你會非常放心,不需要你再檢查督促。

我們現在最多的表現形式是什麼:安排、嘮叨。一旦他失去了你的安排和嘮叨,他就不知道幹什麼了,安逸,我爸媽沒管我了,就會發神,就會玩遊戲。

養成習慣的小孩每天都會制定第二天計劃,第二天完了後還會對計劃執行情況打分。這也是各方面的保證。

如果訂了計劃完不成怎麼辦?這就需要激勵制度。一個習慣要形成,需要21天,還需要90天來鞏固。從我的經驗看,養成習慣要90天,穩定固化需要1年。

你就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討論激勵制度。完成了會得到什麼獎勵,完不成會得到什麼懲罰。一定要商量,不能單方面懲罰。比如,你今天沒有完成作業,那你就不準看電視!等等。

激勵制度一定要觸及內心,不能太流於形式。日本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一旦犯錯,懲罰非常嚴厲,但被罰的人都甘願受罰。

一個好的單位領導,一定會把管理制度交給員工討論。

減少安排,增加計劃和執行。

學習能力。

課題式要求。

一定要給孩子課題式的要求,不能簡單說: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頁作業,你再給我多做一頁。而應當找一些有針對性的課題,讓他試著解決。比如:你去院子里找一下,一共有多少種植物?或你去收集X種葉子。或者如果沒有這些植物了,會出現什麼情況?

這樣才會增加孩子的思維過程。可以教辦法,但不能包辦。

啟發思考 。

分析總結。

一定要讓孩子多做家務。做家務的過程,就是課題式解決問題,手腦協同和自我分析改善的過程。媽媽喜歡做家務,或者熱愛廚藝的,你一定會發現這個媽媽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強,她會思考回鍋肉需要什麼原材料,怎麼炒才最好吃,去百度,去下載下廚房APP,不斷完善。這個也是國外統計的結果,多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優於沒做家務的。

自信心的培養。

充分肯定+完美鼓勵。

先肯定,再鼓勵。

一定不要只表揚。你要讓他明確的知道,為什麼他這次比上次好,是因為他自己的努力。然後再鼓勵他:我相信你下次還能做得更好。

如果光是表揚,會給孩子錯覺:我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得到你的表揚。從而忽略了他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我這次考好了,無非就是能得到表揚。反而看不到自己的努力過程,看不到自己的潛力。

一定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忽略孩子的缺點。我一個學長給了我很多啟發,他兒子無論考得多糟,他都能找到肯定他兒子的地方。哪怕是實在找不出來了,他們給老師打個電話,然後跟孩子說,你們老師還是很喜歡你的哦,他覺得你還是有潛力的。這樣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幫助。

底限思維。

要全面分析+制定預案。

在生活工作中,事情完不成了,事情不受自己控制了,就會焦慮。其實這就是沒有底線思維,你沒有去預想這件事情最壞到什麼程度。

比如開頭那個家長,他如果知道逼凶了,孩子會抑鬱,他還會那樣苛求嗎?

哪怕是考砸了,還是會有書讀啊。只有從小培養底線思維,他才會遇事不驚慌。你要幫他分析,如果這個事做好了會有什麼效果,做砸了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假如考砸了,也有預案。

如果先沒有想好最壞的情況,遇到最壞的局面的時候,再抱怨再焦慮,都無濟於事,純粹是自尋煩惱。

有了底線思維,當然不會出現考前焦慮。很多孩子考前會焦慮會失眠就是因為沒有底限思維模式,一味的擔心沒有意義的事情。題難是對大家,而不是對你一個人,功夫在平時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成年人的大部分的焦慮也是沒有底限思維的原因。

熱心助人。

懂得分享+樂於助人。

一個人如果要融入團隊,一定要能吃虧懂得分享。

比如有些孩子做題不願意跟別人分享,認為跟別人講了別人會超過自己。

其實如果要想成績好,一定要多跟別人講題,能怎麼講就怎麼講。這種分享過程,對自己的提高是非常大的,他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論。

讓我們一起知足而不滿足,追求平淡但不安於平凡的去生活。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CrazyBlank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沒事瞎折騰DIY 的精彩文章:

沒事瞎折騰之更換全屋水凈化濾芯

TAG:沒事瞎折騰DI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