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適應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像是和中國「杠上了」
改善中日關係,中日誰不幹誰傻
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星期天抵達日本開始訪問,這是中國外長自2009年以來首次正式訪問日本。王毅將在東京參加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他還將向日本通報金正恩不久前訪問中國的情況。此外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議5月將在東京舉行,日媒報道李克強總理可能借參加那次會議訪問日本,王毅此訪也會為那次重要訪問做準備。
中日關係在回暖,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有三個動向在為兩國關係加溫,一是安倍政府對中國事務的表態越來越積極,尤其是對「一帶一路」轉為正面評價,表達了參與意願。二是中日貿易從去年開始止跌回升。三是兩國就防止發生意外摩擦的海空聯絡機制開展談判,並接近達成協議。
我們認為,過去七八年中日關係落入低谷,摩擦不斷,形成了相互消耗,對兩國在國際上的戰略發揮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對地區的整體穩定也不利。兩國各自都對這種情況有所認識和思考,推動中日關係正常化在雙方均形成動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消融冰凍的環境因素一旦形成,也往往是強大的。想必中日關係從嚴冬向溫暖季節的轉換將是大概率事件。
仔細看中日關係,它的問題說重則重,說輕則輕,更多需要的不是如何實現兩國的利益均衡,而是這兩個國家以什麼樣的胸懷看待彼此的問題。
導致中日關係緊張的核心問題似乎是中國崛起。日本對中國以極快速度超越自己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表現出嚴重的不適應,它像是與中國「杠上了」,在向中國示威以及「遏制」中國崛起的某些方面顯得比誰都積極。中國全社會則對日本的這種逆反心理極不接受,對打掉日本的「傲慢」相當執著。
應當說,經過最近八年的衝突和持續變遷,這個最大的問題在逐漸捱過去。由於中國經濟總量遠超日本早已越過可能的逆轉區域,2017年中國GDP已經是日本2.5倍以上,中國的汽車、手機、家電等消費市場的規模把日本越甩越遠,中國的高鐵、高速公路等建設規模更是日本不可同日而語的,日本社會在逐漸適應兩國的這一差距,與中國在亞洲爭鋒的較勁心態開始瓦解。
在戰略上完全倒向美國給日本帶來了諸多損失,它從中得到的好處越來越少。日美關係倒是更緊密了,但是日本對美國的附屬性進一步被強化。華盛頓可以更肆無忌憚地盤剝日本,支使日本,而東京希望的對中國的遏制卻完全沒有奏效。
朝著中美的中間位置盡量靠一靠,無疑更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這是地緣政治學的常識,也是日本在迷失了一段時間之後的必然回歸。那樣的話,日本戰略空間將豁然開朗,不僅國家的安全形勢將會好轉,經濟和外交上也會站到更加有利的位置。
對中國來說,將一個近乎公開對立的日本轉化為正常友好合作的近鄰,也將有百利而無一害。由於有上述重大變數的牽動,儘管中日之間有一些具體問題很棘手,但是將兩國關係朝好的方向推恰恰是比維持中日僵局更輕鬆的事情。只要中國社會以變應變,調整對中日關係的一些策略,中日關係得到改善就將水到渠成。
重塑中日關係對中國也有重大戰略意義,對區域和平與穩定將是積極的。中國改變不了美日同盟關係,但完全有可能從日本方向削弱該同盟對中國的攻擊性。這是值得中國社會通過緩解中日矛盾而加以推動的改變。
日本是美國在中國周邊的最大戰略抓手,而至少對於部分修改日本在中國周邊的戰略角色,中國是有主動性的,日本也會願意做這一調整。我們認為,中日應重溫兩國之間的四個重要文件,共同推動彼此關係重回正軌。這是中日關係真正的「大局」,而其他都應是第二位的。
※「大選我若當選 先管中國投資 後重啟南海島礁權利談判」
※美陸戰隊派1587士兵赴澳演習數量創7年最高紀錄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