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數各種節日

細數各種節日

中國是禮儀之邦,節日是禮節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一、春節

我因傳統習俗里最隆重的節日。這這是一年的開頭。古人又叫做元

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但採用公曆紀元後,人們都稱作春節。在古代代,「春節」和「春季」是同一個意思。春節的習俗一方面是慶祝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跟祈、祝、禱新年快樂、風調雨順、年穀順成、人畜興旺,大多是跟農事有關。迎龍舞舞龍是為了博得龍王的好感,以求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震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經逐步被人們所淘汯,但放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迄今為止還是很盛行的。

二、元宵節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又叫做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育習俗有賞花燈、包佼子、鬧年鼓、猜燈謎等。從宋代開始就有了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是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以和著湯一起吃,也可用來炒著或蒸著吃。

三、寒食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里禁止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傳說,在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了一國之君後,大封功臣,但獨獨沒有賞介子推。子推從此以後隱居山中。重耳知道後很是愧疚,為了逼他出山接受封賞,就下令放火燒山。而子推因為抱木不出被活活燒死。後來重耳下令每年的這個時候都不能得生火做飯,以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遺責。因為寒食節與清明的時間很近,所以人們便把寒食節的習俗看做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四、清明節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按農曆算是在三月的上半月,按陽曆算則是在每年的四月五日或六日。這個時候天氣漸漸暖和了,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的名稱正是因此得來。清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會

以清明為題材寫詩。

五、端午節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又叫做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為「五」與「午」同同音,所以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成了端午節。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節日跟紀念屈原有關。屈元原因為忠心而被貶,後後投水自盡,於是人們用吃粽子、賽龍舟等來紀念他。

端午節的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六、乞巧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又叫做少女節或七タ節。傳說,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遂大怒,把織女逐回天河東岸,只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也有一種說法是: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允許兩人在鵲橋上一年見一次面。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著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七、中秋節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也叫做團圓節。農曆八月正好是在秋大,而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所以叫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 就有了賞月和祭月的習俗。圓月帶來團圓的聯想,讓中秋節更加地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奔月和中秋賞月聯繫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八、重陽節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易經》中把「九」看做是陽數,兩九相重,所以農曆九月初九就叫做「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就就有了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

九、臘日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是古代年終時拜祭祖先、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是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的時候臘日就已經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八。臘臘日這天有吃赤豆粥、拜祭祖先等習俗。

十、除夕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戶戶在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屋裡,擺上豐盛的菜肴餚,全家聚在一起吃「年飯」。這天夜裡大家通宵達且,喝酒聊天、猜謎下棋、嬉嬉戲遊樂,稱之為「守歲」。新年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時,人們都爭著跑出來,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接著放出三個「衝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這時候,爆爆竹聲、歡歡叫聲連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可愛的昕月 的精彩文章:

古人的稱謂你知道多少

TAG:可愛的昕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