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年前的今天,只上了兩年學的美國精神之父富蘭克林逝世
【1790年4月17日】228年前的今天,只上了兩年學的美國精神之父富蘭克林逝世
1790年4月17日夜裡11點,參與起草美國《獨立宣言》、美英《巴黎條約》、《美國憲法》,發明避雷針等,從事印刷業致富的富蘭克林溘然逝去,享年84歲,他的墓碑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五巨頭起草美國《獨立宣言》)
一、奇特的家庭結構
1706年1月17日,富蘭克林出生於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在1683年舉家離開英格蘭移居波士頓。富蘭克林是他父親17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12歲時,簽訂合約給哥哥當學徒,17歲前往費城,當了印刷工。
1730年(24歲),富蘭克林與瑞得以事實婚姻結合。兩人在6年前曾訂過婚,因為女方家長反對,瑞得另嫁他人。但不久,瑞得被遺棄,丈夫不知去向。因此,富蘭克林和瑞得無法結為合法夫妻。在兩人結合前,富蘭克林還有一個私生子。
(富蘭克林的出生地)
(富蘭克林的妻子瑞得Deborah Read)
二、美國夢的精神鼻祖
1724年(18歲),富蘭克林前往倫敦,購買印刷設備。1726年,返回費城,在返美的船上,他寫下了自己的人生計劃,決定以「節儉、誠實、勤奮和得體」作為人生奮鬥的信條。
到費城後,他從店員做起,兢兢業業,最終成為印刷店的老闆。42歲時,富蘭克林將自己的印刷店交給合伙人打理,自己拿股份分紅實現了財富自由,轉身走上了政治舞台。不久,他就當選為賓州議會議員。
他勤奮、節儉、誠實、熱心公益。他以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慈善家等多重身份而名聲顯赫。他是靠積極奮鬥取得成功的「美國夢」的最佳代言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印刷機上工作的富蘭克林)
三、美鈔上的西方聖人
1754年(48歲),他作為賓州代表,出席了殖民地代表會議。1764年(58歲),他第二次赴倫敦,要求英王保護殖民地利益,沒有結果;其後,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矛盾激化,富蘭克林率先提出了「不聯合就死亡」的口號,是美國聯邦思想的發起之一。
(不聯合就死亡,富蘭克林的政治漫畫)
1767年,富蘭克林到了法國,受到法國人的熱烈歡迎。1775年(69歲),他回到美洲,擔任賓州治安委員會主席,主持地方軍委,和潘恩共同起草了州憲法。隨後,參加第二屆大陸會議,作為五巨頭之一,參與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並擔任美國郵政總長。
1787年(81歲),在聯邦憲法會議上,他作為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促成憲法通過。他提出的議會的兩院制,成為美國的基本國家制度之一。
(美國憲法第4頁)
他還擔任「賓夕法尼亞促進廢奴協會」主席,臨去世前一年撰寫《關於奴隸貿易》,致力於促進廢除奴隸制。作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富蘭克林的頭像印在美國的百元鈔票上。
(100美元紙幣上的富蘭克林)
四、外交戰線的老狐狸
1779年(73歲),在英強美弱的局勢下,富蘭克林奉命出使法國,爭取美法結盟,共同對英作戰。富蘭克林通過與法國上流社會的交往,贏得了法國政府的信任。成功締結美法同盟,使美國爭取到了大量外援,確保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戰後,他成為美國第一任駐法特命全權大使。1783年(77歲),他參加並主持英美議和談判,簽訂了英美《巴黎和約》,英國承認北美13州獨立,勝利完成了艱巨的外交使命。
(1785年,富蘭克林重返費城)
五、百科全書似的科學家
1752年(46歲),富蘭克林在費城進行電風箏試驗,發明了避雷針。他在《電學實驗與觀察》上發表論文,揭示了雷電現象的本質,被譽為「第二個普羅米修斯」。
(曾選入小學課本的富蘭克林放風箏插圖)
他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面,也頗有研究,並創造發明了:新式火爐、避雷針、電輪、三輪鍾、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機、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
1753年(47歲),他獲得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科普利獎章,獲得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榮譽學位。1756年(50歲),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72年(66歲),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的外國院士。1789年(83歲),當選為彼得堡科學院的外國院土。
(富蘭克林發表關於龍捲風的論文插圖)
六、自學成才的文學家
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兩年書,但他的自學從未間斷。他閱讀的範圍很廣,並通過大量的仿寫不斷提高寫作水平。21歲時,他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青年自學團體「共讀社」(美利堅哲學會的前身)。
25歲時,他在費城創辦了北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1746年(40歲),發表《平凡的真理》,51歲發表《致富之路》(《老者亞伯拉罕的講話》),65歲開始寫自傳,79歲重續自傳(1785—1786年)。
《富蘭克林自傳》成為兩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優秀的暢銷書之一、是成功學的經典著作,被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富蘭克林畫像)
※83年前的今天,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而死,30萬人送葬
※133年前的今天,直接導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巴夏禮去世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