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子聯手邀請後,王毅給總理「打前站」

父子聯手邀請後,王毅給總理「打前站」

撰文 | 邢穎 編輯丨薛離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向媒體透露,將考慮於今年上半年正式訪問日本。

就在人們猜測何時成行之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先一步去了日本。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這也是他擔任外長以來首次專程訪問日本。

此舉也被認為是王毅替李克強「打前站」。

父子上陣,日方拋出橄欖枝

這是王毅與河野太郎三個月內的第二次會面。

今年1月河野太郎訪華,期間他表達了日方對李克強訪日的歡迎,和全面改善日中關係的願望。

河野太郎這並不是一句客套話。李克強在兩會上也曾透露,安倍晉三已向其多次發出訪日邀請。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本月,河野太郎的父親河野洋平同樣率隊訪華並受到李克強的接見。河野洋平此前也是日本政要,但這次訪華的身份並非政府官員,而是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隨隊一起到訪的還有日本經貿代表。

這樣的一個經貿代表團同樣帶來了日本民間的聲音。本月9日,會見中他向李克強表示,日本工商企業界歡迎日中關係持續改善,期待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日本並出席日中韓領導人會議。

誰為領導人「打前站」?

受兩國關係持續遇冷的影響,中日高層互訪停滯多年。而最近的種種跡象表明,李克強或將在不久後開啟自己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一次訪日之行。因此,王毅此次訪日不僅被視作對河野太郎年初訪華的回訪,也是為李克強正式訪問日本「打前站」。

那麼,中國領導人以前訪日之前,都是誰給「打前站」的?

2004年,時任總理溫家寶訪日開啟「融冰」之旅的兩個月前,為他訪日做準備的是當時的外交部部長李肇星。

當時,日本外務省發言人表示,在李肇星訪日期間,日方和他就溫家寶訪日的細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中方要求。他還透露,溫家寶本人希望能夠同日本國民進行交流,日本政府也會盡量滿足這些願望。

之後的安排印證了日方的說法。溫家寶訪日期間,曾在京都市西北郊與當地農民一同拉家常,在日本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與日本學生座談,還在西京極棒球場與大學棒球隊隊員交流。

次年,當時的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時,打前站的是時任國務委員唐家璇。

值得一提的是,同王毅與安倍會見類似,肩負「打前站」任務的李肇星和唐家璇都曾與當時的日本首相會見。此外,他們還見到了日本政壇的多位政要,其中就包括當時擔任日本眾議院議長的河野洋平。

他就是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前文提到的,本月剛剛訪問中國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河野洋平。

時隔8年重啟經濟高層對話

王毅此訪的一項重要議程是主持第四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這也是該交流機制中斷8年後首度重啟。

作為中日最高級別經濟交流機制,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機制是2007年4月時任總理溫家寶訪日期間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商定啟動的,目的在於探討合作中互相關切的重大問題和促進兩國更廣領域的合作。前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已分別於2007年12月、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召開。

對話如期舉行的幾年,被外界視為中日關係的「蜜月期」。政知君梳理可以看出,上述三個年頭均有中國領導人赴日訪問,中日官方交流頻繁。

2007年4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訪日,並在日本國會眾議院發表演講;

2009年1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日,會見當時的首相鳩山由紀夫;

2010年5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訪日,會見當時的首相鳩山由紀夫。

首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期間,中方代表團團長為時任的副總理曾培炎,出席者包括外交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財政部部長、農業部部長等部級官員。之後的兩次對話依然延續了副總理牽頭,商務部、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一把手」出席的配置。

在日本方面,代表團團長一直由外務大臣擔任,財務大臣、經濟產業大臣、國土交通大臣、環境大臣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悉數出席。

這一次,對話的主持人是兩國外長。

「印太戰略」對沖「一帶一路」?

近期,中日經貿回暖為重啟經濟對話創造了良機。

數據顯示,2017年,中日經貿合作呈現企穩回升態勢,雙邊貿易恢復3000億美元規模,增幅超過10%;日本企業對華實際投資32億美元,同比增長5.3%。

據商務部官方微信「商務微新聞」介紹,目前,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進口來源國,日本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和重要外資來源地。此外,目前中國和日本分別是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經濟體。

不過,相比國內經濟疲態,中國展現出的活力似乎更讓日本羨慕。

「日本應該積极參加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倡議,增加日本產品的出口,然後來給他內部結構性改革創造空間。」4月9日,前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

此前,有日媒援引日本政府官員消息稱,安倍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計劃是,將其本人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與「一帶一路」聯繫起來並加以推進,改變該戰略牽制中國的目的,使其變為中日兩國新的合作基石。

對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亮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日本提出讓所謂『印太戰略』同一帶一路進行對接,實際是一種對沖的策略。總的來說,在雙邊領域中日會更多強調合作,而多邊領域日方則有可能利用一些國際經貿制度來對中國形成規制。」

據媒體披露,「一帶一路」倡議同樣是此次對話的熱門話題。

王毅:望亞太的不同自貿安排良性互動

這方面,日本政府的態度確有轉機。甚至有媒體批評安倍,事後變卦打「馬後炮」。

不過,相比「面子」問題,實實在在的實惠才更重要。政知道(upolitics)了解到,許多日本企業在高端製造、物流、金融等領域已與中國企業開展對接與合作,積極探討開拓第三國市場。

從開始的不理不睬,到現在多次發聲示意積極考慮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外界一致認為安倍的轉變和美國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安倍晉三將於4月17日訪問美國,副首相麻生太郎表示,他預計安倍晉三和特朗普將在會談期間討論TPP相關問題。

不過,和美國不同,中國對自由貿易始終持擁抱態度。在今年的全國兩會記者會中,王毅表示,我們希望亞太地區各種不同的自貿安排能夠彼此溝通協調,形成良性互動,從各自角度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揮建設性作用。

GIF

資料 |外交部網站 環球時報 環球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金羊網

校對 | 項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政知道 的精彩文章:

三位中央政治局委員受訪
國台辦主任「首秀」為什麼見他?

TAG:北京青年報-政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