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就算你是大學老師,也不一定能過這道英語關

就算你是大學老師,也不一定能過這道英語關

關注一讀EDU微信公眾號(id:yidu_edu),第一時間接收最新專題文章!

在學術國際化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對教師發表SSCI和A&HCI論文進行激勵。

然而,目前學術界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國際期刊論文發表其激勵制度存在較大的爭議,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過,作為論文的直接生產者,高校教師的聲音在已有研究中並不常見。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本文將給你一些答案。

01

問題提出與研究方法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國內外許多高校對教師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本文簡稱國際發表)日益重視。

在中國高校,國際發表激勵制度最早出現在自然科學領域,而近年來,國內許多高校也相繼推出了針對人文社會科學教師發表國際期刊論文的激勵制度。

這些制度主要體現在物質獎勵學術評價兩個層面,重點鼓勵在《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和《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收錄期刊發表的論文(一般簡稱SSCI論文和A&HCI論文)。

那麼,高校教師如何看待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他們如何看待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激勵制度?

本研究通過對M大學(國內某研究型高校)8位人文社科教師進行深度訪談,探討高校教師對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及其激勵制度的觀點和看法,以為我國高校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制定或完善國際化戰略提供參考。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受訪教師的觀點只反映了M大學半數或半數以上人文社科教師的觀點,不能反映不贊成或反對國際發表激勵制度的教師的觀點。


02

高校教師視角下的

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

在本研究中,不同學科專業、教育背景和發表經歷的高校教師對人文社會科學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的過程、價值和意義存在較大的爭議。


M大學所有受訪教師都坦言,對他們而言,國際發表等同於英文發表。那麼,對於受訪的人文社科教師而言,用英文寫作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語言的工具性

在國內獲得博士學位的多數受訪教師認為,英文寫作費時費力,這是阻礙他們國際發表的第一道關卡。相較於本土培養的學者而言,海歸學者凸顯出在英語上的優勢。

少數受訪教師認為,既然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就可以藉助外力將其打磨完美,從而消除國際發表中的語言障礙。

他們還認為,既然英語是當前國際學術界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那麼採用英文寫作就可以使論文獲得更加廣泛的讀者群體,也更有利於作者參與國際學術界的討論。

但一些受訪教師認為,不應當強制要求所有文科教師都發表國際期刊論文,否則英文水平弱的教師就會在職稱評審和學術評價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處於不利地位,同時也會加重我國學術界對西方的依附。

語言的思想性

語言不但是寫作和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思想的載體和文化的土壤。

一些受訪教師大都認為,採用英文寫作的論文不如用母語寫作的論文「有深度」,「有思辨性和生長性」。在他們看來,母語是理論思維的土壤。

他們同時認為,選擇某種語言寫作和發表,不僅影響著研究者個人的思維方式,還體現了整個學術圈乃至國家、民族的文化取向。如果過於強調英文發表而忽視母語寫作,就是對本國語言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現


M大學不同學科專業的受訪教師都表示,自己所在研究領域的國際期刊關注的問題與國內期刊存在差異

對此,一些受訪教師表示,雖然研究問題不同,但國內學者可以與國際學術同行進行交流和爭鳴。

另一些受訪教師則認為,國內和國際期刊關注問題的差異,增加了國內人文社科學者國際發表的難度,也令人質疑國際期刊論文對國內學術發展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

部分受訪教師坦陳,他們所在學科同事和國內同行在國際期刊發表的論文大多是將西方理論移植到中國環境下進行檢驗,從而考察西方理論的解釋力


除了問題視域,所有受訪教師都注意到了國際期刊論文與國內期刊論文在研究範式上的差異。如國際期刊論文合著較多更加偏重實證研究問題更加具體注重對已有文獻進行綜述等。

一些受訪教師認為,國際期刊的研究範式更加標準化和科學化,值得國內學者借鑒。國內學者通過向國際期刊投稿,能夠學習國際研究範式,從而提升研究的規範性。

另一些受訪教師反對這種觀點,主張研究範式沒有優劣之分,並認為由於研究習慣的不同,國內人文社科學者如果要發表國際期刊論文,往往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揣摩和適應國際期刊的研究取向,這對學者自身的學術發展並不一定有益。


M大學所有受訪教師都談到,與發表國內期刊論文相比,發表國際期刊論文難度更大

他們普遍認為,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並非易事,通常需要反覆修改,等待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最終論文還不一定能夠發表。

其中的原因除上文提到的語言障礙、問題視域和研究範式的差異外,還包括國際頂尖期刊數量有限期刊評審過程嚴格論文發表周期長等因素。


對於國際期刊的質量,受訪教師的觀點大相徑庭。

工商管理等國際化程度較高學科的受訪教師認為,自己所在學科的國際期刊質量比國內期刊高很多,以至於多數國內期刊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另一些受訪教師則認為,國際期刊與國內期刊都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但總體而言,國內期刊需要借鑒優秀國際期刊的辦刊經驗,提高質量,逐步走向國際化

還有一些受訪教師認為,不應當單純根據刊物是不是國際期刊而判定其質量,或者想當然地認為國際期刊的質量就一定高於國內期刊


03

高校教師視角下的

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激勵制度

國內高校針對人文社會科學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的激勵制度主要包括兩個層面:對國際發表進行物質獎勵;將國際發表作為學術評價的重要指標或強制性指標。

通過對M大學5個文科院系的8位教師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發現,高校教師對這些激勵制度的觀點和看法存在很大差異。


在科研獎勵方面,一些受訪教師態度鮮明地支持對國際發表提供物質獎勵,另一些受訪教師則表示「不反對」或「沒意見」。

他們支持或默許對國際發表進行獎勵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的:物質獎勵既可以作為對教師勞動的補償,也可以鼓勵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走向國際化

01

一方面,受訪教師認為作為對教師勞動的補償,為國際發表提供物質獎勵無可厚非。

02

另一方面,物質獎勵是一種引導,可以鼓勵人文社科教師向國際期刊投稿,從而將學術研究推向國際,走向一流。


M大學受訪教師對於國際發表在學術評價中的地位意見分歧很大,主要有三種觀點。

必需且最重要的指標

部分受訪教師認為,在職稱評審和學術評價等環節,應將國際期刊論文的數量、期刊級別和引證次數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

雖然學科專業、教育背景有差異,但持這種觀點的教師一般都有豐富的國際發表經驗。

不必需的指標(可選指標)

與之相對,一些受訪教師認為,國際發表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中的地位十分複雜,應當作為可選指標而不是必需指標。

其原因包括:

強調國際發表會造成對母語研究的歧視

國際發表研究問題的西方化

對西方研究的盲目崇拜

學術評價的多樣性

必需但非最重要的指標

一部分受訪教師對於國際發表在學術評價中的地位持批判反思性支持態度。

與第一類受訪教師的的觀點類似,他們認同國際發表的價值和重要性,同意將國際發表作為學術評價中的必需指標,從而激勵教師「走出去」,參與國際學術共同體的交流和討論。

但與第二類受訪教師的觀點類似,他們又對國際發表質量、學術評價多樣性等問題存在顧慮。如他們認為國內頂尖期刊所載論文的價值並不比SSCI、A&HCI論文低,因此,不應當在學術評價中賦予後者以優先地位。

此外,他們還指出,對教師進行學術評價的指標應當涵蓋眾多方面,如國際期刊論文發表、國內期刊論文發表、在國內外出版的專著、國內外重要會議論文、教學、社會服務等。

高校及院系不應把國際發表放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中最核心的地位,否則可能會使得教師顧此失彼,只重視國際發表而忽視其他方面,特別是忽視教學和人才培養

十分有趣的是,對於國際發表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中的地位,在M大學受訪教師之間並不存在顯著的學科差異,同一學科的教師對此可能持很不一樣的觀點。


04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從國內一所研究型大學教師的視角,探討高校教師如何看待人文社會科學國際期刊論文發表及其激勵制度,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來自不同學科專業、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發表經歷的案例院校受訪教師,對於國際期刊論文發表中的語言博弈、問題視域、研究範式、發表規則、發表難度、期刊質量等問題的觀點都存在較大的分歧。

他們對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激勵制度的看法也很不一樣。雖然受訪的人文社科教師都不反對對國際期刊論文進行物質獎勵,但他們對國際發表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中的地位持三種不同的觀點。


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獎勵以及對人文社科教師進行學術評價並非易事,高校及院系在實施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激勵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包容和尊重差異性的存在。

高校成果獎勵和學術評價是為了衡量教師的業績和貢獻,對教師產生積極的激勵和引導作用,而人文社科教師的業績和貢獻不只包括期刊論文,更遠不限於國際期刊論文。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職責,教學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應當在學術評價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高校應當尊重教師不同的研究取向,尊重學科差異和不同學科的特點,不能強制要求所有學科的教師都發表國際期刊論文。

當前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激勵制度的主要標準是論文數量和期刊級別,而不是研究成果的價值和質量。高校應當結合同行評議制度(peer review system),在評審中更多地關注學術成果自身,而不僅僅是其發表的語言或所載期刊

在衡量研究成果質量的過程中,可以借鑒英國科研卓越框(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的標準,著重關注成果理論和設計的創新性、研究方法的嚴謹性及選題的重要性。

此外,許多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專著形式體現,因而在學術評價中不能只關注期刊論文,要同時關注專著等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高校在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獎勵以及對人文社科教師進行學術評價時,應當關注以下問題:

首先,在全球化時代,人文社科學者不能把自己隔絕在國際學術共同體之外,高校應當支持人文社科教師以多種形式參與國際交流,人文社科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與國際同行加強聯繫、相互交流,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國際學術研究的進展。

其次,應當加強國內學術共同體的建設,支持並鼓勵國內期刊提高質量,走向國際

01

一方面,國內期刊應當借鑒國際頂尖期刊的辦刊經驗,嚴格審稿、規範選文、嚴格執行匿名評審制度,注重學術規範,加強制度建設。

02

另一方面,國內期刊應當有意識地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吸引國外優秀學者投稿,逐漸在國際學術期刊中取得一席之地,努力對國際學術界產生更大的影響。

再次,高校應當辯證地使用SSCI、A&HCI指標,合理對待SSCI、A&HCI論文、其他國際期刊論文、國內期刊論文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01

一方面,雖然部分受訪教師所在學科的國際期刊質量整體上高於國內期刊,但綜合受訪教師的觀點來看,國際期刊與國內期刊一樣參差不齊,不能武斷地將國際期刊論文等同於高質量研究成果。

02

另一方面,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大部分國際期刊論文所探討的問題都是西方學術界感興趣的話題,對於本土學術創新的價值不一定高,與本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聯也不一定密切,不能將國際發表奉為圭臬,盲目地認為國際發表的意義一定高於本土發表。

最後,案例院校部分受訪教師對於「學術西方化」的警惕與學術界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走出去」的反思不謀而合,提醒我們人文社會科學國際化並不是簡單地向西方學術界靠攏,而是帶著文化自省意識,努力做出具有世界影響的研究成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原文發表於《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原題為《高校教師視角下的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發表及其激勵制度》。限於篇幅,一讀EDU對原文有所編輯、調整。)

本期作者

牛津大學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許心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蔣凱

一讀EDU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讀EDU 的精彩文章:

普林斯頓20年後重啟轉學生計劃的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慮
各大名校可能要在這裡設立分支機構了

TAG:一讀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