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聯合國到博鰲:傅曉田再見潘基文

從聯合國到博鰲:傅曉田再見潘基文

鳳凰衛視記者傅曉田再見潘基文

這是我第三次見到潘基文,也是第二次跟他做採訪。感覺他變了很多。

第一次採訪他是在2016年3月,在聯合國大樓總部,他的辦公室里。那時候他是聯合國秘書長。這一次是2018年4月,他是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主席。

上圖:2016年3月,曉田在聯合國大樓總部第一次採訪潘基文

下圖:2018年4月,曉田在博鰲亞洲論壇採訪潘基文

採訪結束之後我把《世界政要談中國——傅曉田訪談錄》送給他,裡面第一章就是上次跟他的採訪內容,裡面有我和他在他辦公室的合影,以及他為鳳凰簽名留言的影印頁。

我翻到那一頁給他看,他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摘下眼鏡,湊近了看,然後才說:「哈,這是在我的辦公室!你看!」說完還遞給他身邊的助理。然後仔細讀了旁邊一頁他自己當時用中英文雙語簽下的給鳳凰衛視的寄語,看不清楚的地方還要看那一頁下方的謄寫標記,自己都咯咯樂。

然後饒有興趣地往後翻,看書里收錄了哪些人的採訪,一邊看一邊說:「我認識……是他……哈哈……」偷翻人家朋友圈的竊喜,和恍如隔世的惆悵交織著。

採訪開始前,我告訴他:「昨天有代表見到您夫人,誇您夫人雍容美麗呢!」他樂得往沙發上一靠,還高興地抬抬腳,得意又矜持地說:「但不要告訴她!」

| 採訪結束後,曉田把《世界政要談中國——傅曉田訪談錄》送給潘基文 |

在精神狀態方面,感覺他比以前放鬆多了。忍不住還要再寫一筆當時在聯合國跟他進行採訪時候的狀況。那天我們拍攝紀錄片《潘基文的一天》,所以是從早到晚,24小時全方位跟拍。而面對面採訪時段留的是半個小時,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在他辦公室看他的生活照片。

可是在採訪進行中,聯合國負責媒體安排的僱員,自顧自地卡時間,生怕採訪時間多了一分鐘,影響秘書長後面的行程安排。倒是潘基文本人,好像有一肚子話想說,從聯合國跟中國的關係,中國的大國擔當,鳳凰衛視成立20年來為信息共享文化交流所做的貢獻,他自己在聯合國10年各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最重要的,在朝鮮問題上他的多次嘗試和不停呼籲……

但是一直盯著手錶看的印度籍的聯合國僱員哪管這些!還好有潘基文的私人秘書,韓國籍的一個小夥子時不時幫著做些「斡旋」工作,才使得在秘書長自己辦公室的對他本人的採訪得以順利完整地進行。

| 2016年,曉田與潘基文拍攝紀錄片《潘基文的一天》|

沒有了聯合國這個龐大機構的「保駕護航」或者說「束縛限制」,現在的潘基文顯得更加瀟洒自如。

當他剛步入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時,看到我站在門口畢恭畢敬地迎接,加快步子走近,熱情握手,說:「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寒暄過後我問他這次在博鰲期間有沒有見到劉長樂主席,他可能理解成了我問他有沒有見過劉長樂主席,他說:「怎麼會沒見過?我們太熟了!」

我說:「我的意思是這次在博鰲。」

他說:「哦,也見過了!你見到了嗎?他應該今天就離開了,好像要去美國。」輕鬆親切地談論他的「老朋友」,跟當年在聯合國時的謹言慎行,真是天差地別。

潘基文剛步入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時,看到我站在門口畢恭畢敬地迎接,加快步子走近,熱情握手,說:「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還有一個變了的地方,就是——老潘老了!

這篇文章應該不會入他老人家眼,我也就直言不諱了。確實頭髮少了,皺紋多了。兩年前見到他,我也坦言過,他的高個兒身材和英武氣質還真是閃了我的眼!可這一次見到他,明顯多了歲月滄桑。

這讓我想到他去年面對韓國民眾說過的一句話:「我、我的家庭、聯合國,都深深受到了傷害。我放棄在我的領導下,取得政治變革,實現祖國統一的純潔的願望。」——潘基文宣布退出韓國總統大選。

2017年初,當潘基文卸任聯合國秘書長回到韓國的時候,飛機降落仁川機場,韓國電視台還進行了直播,用最高級別方式歡迎和關注這位國家「英雄」式人物的榮歸故里。

而潘基文返回故里的第一時間,便去掃祖墳、祭先烈、慰問孤寡老人,雄心抱負可見一斑。潘基文競選總統,最大的優勢在於他的聲望和國際影響力,而劣勢在於一時間他不屬於任何一個政黨。

正在外界猜測他是否會接任跟他關係頗近的朴槿惠,作為新國家黨領導人參選之時,朴槿惠被捕入獄待審,再隨後是跟潘基文家弟有關的經濟醜聞曝光。潘基文不戰而退,留下一個沒有合適提名人的新國家黨,和摩拳擦掌地嗟嘆著「很遺憾不能跟潘基文好好較量一番」的文在寅。

當然,老潘也有沒變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他的答問方式,依然是不徐不疾,思路自擬,邏輯自洽。這是我最怕遇到的一類採訪嘉賓,可是又因為他態度永遠那麼和善,跟他著不起急。

比如我問他過去幾次要跟金正恩見面,但是都沒有成行,現在是否依然有這個想法,見面要跟金正恩說什麼。他除了很認真地抱怨過去的三次被朝鮮單方面取消的見面經過以外,避而不提對未來的暢想,轉而讚揚起中國繼續深化改革加大開放的決心。

我問他現在南北方面領導人要會晤,韓國領導人以無核化為談判目的,而金正恩以不撼動朝鮮政權為談判前提,那是不是意味著半島無核化和「統一」無法兩全。這時,一向喜歡長篇大段地潘基文只說了一句:「統一不是近期目標。」當我問他關於5月份中日韓三國首腦會晤的時候,他轉而回顧過去六方會談的經歷,「2005年9月,那時我是韓國外交部長……」

| 老潘也有沒變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他的答問方式,依然是不徐不疾,思路自擬,邏輯自洽|

潘基文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人,儘管外界對他的工作方式也有微詞,但讓人如沐春風,已經是一個領導人必備的重要素養和能力。而另一方面,其實哪個勇士又不是在帶傷奔跑呢?哪有什麼光鮮亮麗,哪有什麼純潔無暇,不過是把所有的傷都結成盔甲,繼續帶領支持者為理想奮鬥。在傷痕纍纍的堅強外表下,懷揣一顆浪漫博愛的心,古今中外的領導人,大抵如此吧。

於2018年4月12日博鰲回北京飛機上

文字:傅曉田

輯:閆漪、蒙小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這盛世,如您所願!
大咖雲集康恩貝,共同見證金前列康臨床新成果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