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個好名無實的君王,徒留千年笑談
原標題:歷史上一個好名無實的君王,徒留千年笑談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宗法繼承製度,由正室宋桓夫人所生的茲甫是名正言順的國君繼承人,可是茲甫是個思想品德十分高尚的人,他覺得這個位子應該由哥哥來坐更為合適,就非常誠懇地向父親提出,要把太子之位讓給哥哥目夷,並解釋說:「目夷哥哥年齡比我大,而且在忠孝仁義信等各方面都比我強,將來就讓他當國君吧。」
目夷雖然年齡比茲甫大,可他的母親只是宋桓公眾多小老婆中的一位,因此,他的身份只能是庶子。茲甫說得沒錯,目夷確實是個好青年,思想境界一點也不比茲甫低,聽說了弟弟讓賢的事迹後,死活也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說:"能夠把國家讓給我,這不是最大的仁嗎?我再仁,也趕不上弟弟啊!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規矩啊"。為了表明沒有爭當國君的野心,目夷主動離開宋國,而旅居衛國。
宋桓公去世後,讓賢不成的茲甫只好挑起國君的重任,是為宋襄公。宋襄公上任後,力請兄長目夷回國,讓其出任相國,主管軍政大權,協助自己處理朝政。
此事傳到當時正如日中天的中原霸主齊桓公姜小白的耳朵後,他也大為感動,認定宋襄公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做了幾十年霸主的齊桓公,到處干涉別國內政,無暇顧及自家的事情,正為挑選接班人的事燒腦,他有眾多的兒子,可沒有一個是大老婆生的,全都是庶出。
經過再三權衡,齊桓公決定立能力較強的公子昭為太子,但他又擔心多次隨自己南征北戰的長子公子無虧不服,自己去見馬克思後會起亂子。因此他決定委託宋襄公在自己百年之後,暫時出面代理盟主之位,並幫助安定齊國的政局,等局面穩定後,再將盟主之位交還齊國國君。
齊桓公主意一定,也不管宋桓公還沒有下葬的事實,就馬上發出通知,召集中原各諸侯國到葵丘(今河南蘭考)開會,宋襄公只得撂下老爸不管前去報到。可見齊桓公這個盟主多麼名副其實,令宋襄公意料不到的是,這次會議卻大有收穫:接受了齊桓公的重託。
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重病,齊國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自拉起山頭,為爭位王位打得不可開交,齊國一片混亂。老爸齊桓公被撂在一邊活活餓死,直到過了六十七天,屍蟲從門窗爬出來後,才由新立的齊君無虧把他收殮。
齊國太子昭落敗後,逃到宋國求救。宋襄公因曾接受齊桓公的委託代理盟主、照顧太子,因此,各國諸侯相繼接到宋襄公的通知,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但是由於宋國的國力實在不咋的,很多諸侯都不把宋國的通知當回事,直接把它丟進了廢紙簍里,結果除了衛、曹、邾三個比宋國還小的國家派了一些人馬過來外,其他諸侯連個迴音都沒有。
宋襄公不管了,率領四國聯軍就浩浩蕩蕩向齊國進發,齊國是當時的超級大國,可是由於國內的貴族大夫對公子昭懷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以宋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實力,就把無虧和豎刁給殺了,又驅逐了易牙等人,打開國門迎接公子昭回國上任,是為齊孝公。
宋國國君是商朝的後裔,當初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后,為搞平衡把商的後人分封在宋地。宋襄公經此一事,終於找回了像老祖宗做天下老大的那種感覺,他想把那代字去掉,打算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讓他們承認自己的霸主地位。目夷就勸他說:「齊桓公能會合諸侯,是因為齊國是超級大國,你再看看咱自己,以咱這樣的小國去會合諸侯,輕的是自取其辱,往重里說是惹禍上身。」
已經被權力欲沖昏頭腦的宋襄公哪裡還聽得進不同意見?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會合諸侯,齊、楚兩國的國君也來了,宋襄公儼然以盟主自居,引起齊楚兩個超級大國的不滿,宋襄公在沒有經過齊、楚兩國同意的情況下,就宣布當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舉行會盟。
在前往盂地之前,公子目夷讓宋襄公帶上軍隊,以防有變,說楚國人是最不講信用的。宋襄公說:"是我自己提出來不帶軍隊的,說好的事,怎能不守信用呢?"於是,宋襄公不帶軍隊赴會,可說實話,就算宋襄公聽從目夷的建議帶上軍隊,他們也必打得過楚國人。
到了約定的當天,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領導人都來了,楚國早就讓軍隊在不遠處待命。等宋襄公一到,楚成王一聲令下就把宋襄公綁了起來,隨之帶回楚國扔進了牢房裡。楚國人本打算等宋國鬧事再藉機攻取宋國。可主持政事的目夷不為所動,堅持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最終在魯僖公的斡旋和調停下,楚國才釋放宋襄公回國。
宋襄公回國後並沒有挾緊尾巴好好做人,心有不甘的他聽說鄭國竟然公開支持楚成王做諸侯盟主,正想出口惡氣的他,決定出兵教訓鄭國。當然,這個時候任何人勸都是無濟於事的了。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終於付諸行動,領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兵直接把戰火燒向宋國國內,兵鋒直指宋國首都。宋襄公只好從鄭國撤軍回救,雙方軍隊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約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西北)相遇。
楚軍開始渡泓水河,向宋軍衝殺過來。目夷說:「現在的形勢是敵眾我寡,可以趁他們渡河之機消滅他們。」 宋襄公說,「我們可是仁義之師,怎麼能乘人之危,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布陣,目夷說:可以趁他們立足未穩發動進攻了,這可是反登陸戰的最後機會了。宋襄公說:這樣做太不仗義,等他們列好陣再打。
等楚軍布置停當,雙方發起進攻,楚兵一個衝鋒就打得宋軍潰不成軍,宋襄公也中箭傷了大腿。宋軍吃了敗仗,損失慘重,很多將領都埋怨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的意見,宋襄公卻教訓他們:"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這就是傻可愛的宋襄公,一個不懂得與時俱進的人物,最終被人貽笑千年。
※清政府倒台前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五個意外
※張廷玉因何得到雍正的器重成為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