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割腕自殺請高度警惕雙相情感障礙
編者語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真是難以置信眼前的這一雙雙小手,嬌嫩的手腕上一道道被刀片反覆割破的傷疤是出於他們自己,我問:「你這樣疼嗎?」女孩一雙稚氣的眼睛眨巴眨巴朝我看看說:「不疼,感覺很舒服。」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謝健說,「這是一個亟待大家來關注的群體和現象,臨床心理科病房自開設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現象,絡繹不絕割腕自殺的孩子住進了臨床心理科病房。目前,在院的就有10多個孩子,占整個病房的三分之一。年齡在12-16歲之間,全部是割腕自殺,大部分年齡集中在14歲左右,基本上都是女孩子。」聽得人不寒而慄。
病房裡有個叫小裴的女孩子今年12歲,來的時候雙手腕割得血肉模糊。入院當天除了母親陪伴,還有一位年齡相仿的男孩,一打聽才知道是所謂的「男朋友」,其實是男同學。兩個懵懵懂懂的孩子在病房裡旁若無人地抱在一起。護士長章啟秀是一位11歲女孩的母親,身為人母的她看到之後禁不住提醒小裴的母親管管小裴,小裴的母親說:「怎麼管,一管就說要死給你看,動不動就要割腕。」
13歲舟舟是個女孩,來就診的時候手裡一直捧著手機,玩的遊戲叫「王者榮耀」,起初家人以為是玩遊戲玩得成癮,但是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舟舟情緒穩定後不再玩遊戲,沒有手機一樣很開心。因為與父親關係緊張,舟舟只要看到父親情緒就會不穩定。有過兩次離家出走的經歷,無數次的割腕求自殺,看到汩汩地鮮血冒出來,舟舟說自己很舒服,感覺得到了解脫似的。主治醫師胡長春說,舟舟是位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性格外向開朗,聰明,學習成績好。但是上初中後開始莫名的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有時因為小事或莫名的不開心,感覺腦子變笨,讀書讀不進,伴有不想活想法多次拿剪刀割手腕;有時很開心,話多,但維持時間不久。兩種狀態交替發作,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人際關係差,自卑,沉迷遊戲。
和舟舟同齡,也愛玩王者榮耀遊戲的另外一位女孩叫小敏,1年前有服用抑鬱症藥物史,自行停葯後抑鬱癥狀複發,沉迷於遊戲,不肯上學讀書,經常和父母吵架,極端的時候就會割腕自殺。主治醫師胡長春說小敏1年前無明顯原因下出現心情不好,睡眠差,食慾下降,記憶力下降,曾有不語不動的木僵表現,當時是1次抑鬱發作。治療好轉後能夠正常讀書,但是家長擔心藥物副反應自行停葯,導致病情複發。小敏近半年主要是情緒不穩定,反覆有不想活的念頭,脾氣暴躁,自己難以控制,由此不能堅持讀書,沉迷於遊戲,和父母關係緊張。
16歲的莉莉也是因為反覆割手腕入院。1年前的莉莉是父母最大的驕傲,門門功課全班第一,堪稱「學霸」,1年前莫名的不開心,睡眠差,胃口差,覺著活著沒有意思,反覆用刀片割手腕,雖然在上學,但是聽不進去,學習成績直線下降。1月前自己要求父母帶來醫院就診,服用抗抑鬱藥物後笑容也有了,話也多了,但是又開始興奮過頭,控制不住講話,抑制不住想發火,更加得不想活,控制不住的時候就用刀片割手腕。主治醫師胡長春說莉莉性格溫和,家庭關係和同學關係均良好,發病的外源性因素不多。孩子的內心的痛苦有1年,但是直到成績下降以及用刀片割腕時才被父母發現。雙相障礙青少年患者是最不容易發現,往往被誤診為抑鬱症或青春期叛逆。這樣的患兒易怒,因此在家長眼中會覺得是孩子脾氣不好。
雙相情感障礙是指既有躁狂或輕躁狂,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雙相情感障礙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雙相I型情感障礙和雙相II型情感障礙。I型的診斷標準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必須符合躁狂發作的特徵,在躁狂發作前後可以有輕躁狂或抑鬱發作。I型的癥狀表現為在至少1周的時間內,幾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有明顯異常的、持續性的情緒高漲,睡眠減少、精力旺盛,熱衷於各種活動。還有可能出現自尊心膨脹,思維飄忽不定,花錢大手大腳,嚴重時可能會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為。II型的診斷標準為存在輕躁狂和重性抑鬱發作兩種癥狀。注意區別II與I型的差別在於躁狂癥狀較輕,而且有嚴重的抑鬱癥狀。重性抑鬱發作的表現為在持續的2周時間內,幾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對任何活動都沒有興趣,也無法產生愉悅感,體重突然減輕或增加,睡眠出現問題,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過低,反覆出現自殺的念頭等。如果重性抑鬱發作前後出現輕躁狂癥狀,便可診斷為雙相II型情感障礙,但如果輕躁狂癥狀轉變為躁狂,就是雙相I型情感障礙。如果從未出現過輕躁狂或躁狂癥狀,就可能只是單純的抑鬱症。
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癥狀一般不典型,典型的雙相I型比較少見,多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情緒低落,容易發脾氣,思維比較極端,多伴有割手腕等自殺、自殘的念頭和行為。雙相的孩子多比較聰明,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人際關係差,有的則沉迷於遊戲。另外雙相障礙的孩子的家庭多半存在問題,父母離異的比較多,因為父母一方多伴有自身情緒性格問題導致家庭關係不穩定。
雙相情感障礙被誤診為抑鬱症的幾率很高,長期使用抗抑鬱葯治療,從而誘發躁狂、快速循環發作,使發作頻率增加等使得病情惡化。國外曾有一項指出,有30%-40%表現為抑鬱的病人,經過5-10年的回訪發現其實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雙相情感障礙發病的高峰年齡為15-19歲,但是多數病人需要5-10年時間才被明確診斷,約70%病人被誤診或漏診。由於躁狂與抑鬱的交替或混合發作,給人以「混亂」的感覺,也容易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
相比其他精神疾病,雙相情感障礙治療更為複雜和棘手。但是現在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過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調節生理的異常,再輔之以心理治療,只要患者積極配合,完全能夠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且由於其思維比較活躍,往往能有不凡的成就。
為什麼這些孩子都會用割腕的方式呢?
謝健主任說,第一他們是想用肉體的痛苦代替心理的痛苦;第二他們本身就想尋求死亡。進一步去細究,這些孩子大多數父母關係不好。這個階段剛好處於孩子的成長期,成長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患有疾病的患兒如果家庭關係好,他的愈後會比較好。最後,謝健主任由衷地建議如果父母的感情出現危機,請盡量不要在孩子的成長期做出一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抉擇,盡量等到孩子成年後,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會降到最低。
「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複製痛苦。」雙相情感障礙的自殺率,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如果家長不能在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很可能抱憾終身。
TAG: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