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單論胸襟氣度,中國歷史上光武帝劉秀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單論胸襟氣度,中國歷史上光武帝劉秀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原標題:單論胸襟氣度,中國歷史上光武帝劉秀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治世多能臣,亂世有隱士,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規律。國家發展,社會安定,賢達之士願意通過為國效力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相反,亂世時社會動蕩不安,在梟雄趁機並起、時勢造英雄的同時,許多所謂的有識之士也會選擇隱居山川湖澤,明哲保身。


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是中國歷史上幾個最混亂的亂世之一。當時的社會,除了有蝗災、地震等天災外,更有人禍。王莽篡漢及其不顧實際的復古變革,綠林、赤眉等農民起義,劉秀與劉玄、王郎、張步、公孫述等軍閥割據勢力連年混戰,兵禍不斷。


身處如此亂世,有些人順應時代,趁勢而起,如上面提到的劉秀、王郎、公孫述等人,以及他們手下的一大批文臣武將。也有些人則採取避世的態度,隱居起來。如太原人周黨、會稽人嚴光等。



建武五年,劉秀下詔徵召天下隱居之士,希望這些「隱君子」們能夠出山輔佐自己,成就中興漢室的偉業。

在此之前,劉秀先後消滅了邯鄲的王郎、河北的銅馬軍、尤來軍、關中的赤眉軍、齊地的張步等割據勢力和農民起義軍,勢力逐步強盛,已有重新統一天下、中興漢室的打好趨勢。


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周黨、嚴光等隱居之士仍然不願出山輔佐劉秀。



周黨晉見劉秀時,只是稍微伏下了身子,卻不叩頭拜謁,也不通報姓名,態度極其傲慢無禮。他還對劉秀明言,自己只想恪守隱居山林、不願入朝為官的志向。


嚴光原本是劉秀的同窗同學,他聽說劉秀稱帝後,馬上就隱姓沒名,隱居在桐廬富春江畔,當一個身披羊裘的垂釣翁。


劉秀念舊思賢,命人畫出嚴光的形貌,去全國查訪。好不容易找到嚴光,劉秀與其同車出行,夜宿一床,推心置腹,誠心實意邀請嚴光出山輔佐自己,並許以諫議大夫之職。


然而,嚴光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數次拒絕了。劉秀無奈,最後只好讓嚴光仍然回富春山隱居,耕讀垂釣。



當時還有一個叫王良的隱士,起先倒是應召了。劉秀讓擔任沛郡太守、大司徒司直,他也謙恭節儉,只用布做的被子和瓦質的器具,從來不讓妻子兒女進官署,堪稱道德楷模。

後來,王良因病返回故鄉,一年後又被徵召。他走到滎陽,就順便去拜訪朋友。不料那位朋友不但不肯見他,還讓人傳話給王良,說:「不有忠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言下之意就是,王良有德無才卻佔據高位,簡直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王良被朋友一頓無情的奚落,感到十分慚愧,從此以後就不再接受劉秀的徵召,到死都隱居在家鄉。



對於這些不肯應召的隱士,劉秀的博士范升頗為不滿,認為太原周黨、東海王良、山陽王成等承蒙劉秀厚恩,派使者多次聘請才肯應招。到宮廷晉見劉秀時,周黨不顧禮儀,僅伏身不叩頭,行動隨便遲緩。既不知趣,又驕橫無理。

范升還認為,周黨等人「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卻沽名釣譽,期望謀求三公高位。所以,他向劉秀表示,願意與周黨、王良等人進行一場關於治國理政的辯論。如果周黨等不是沽名釣譽之輩,他甘願擔當「虛妄之罪」;而周黨等若真是沽名釣譽以謀求高位之輩,則劉秀應該對他們處以「大不敬」之罪。


周黨等是否有真才實學我們不得而知,范升這話也難免讓人有「文人相輕」之感,但如果僅從王良的「有德無才」來看,卻也多少道出了部分事實。



靠沽名釣譽以謀求高位的人,歷來為人們所厭惡,但凡稍微賢明一點的帝王,更容不得他們,因為這種人一旦爬上高位,就會貽害無窮。西漢末年的王莽其實就是這類人,可惜漢成帝看不出來,後來的漢哀帝、漢平帝又都太年輕,無能為力,從而導致了王莽篡漢。


這是近在眼前的前車之鑒,如果劉秀是一個胸襟狹隘的傢伙,結合周黨等隱士膽敢不應招,或應招了又散漫無禮,此刻聽了范升的那一番話,恐怕真就要動刀子了。



不過,我們也說了,這只是「如果」。因為劉秀在聽了范升的話後,就特意下了一道詔書,曰:「自古明王、聖主,必有不賓之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太原周黨不受朕祿,亦各有志焉。其賜帛四十匹,罷之。」


這道詔書的大概意思是:自古以來,再如何英明的君王,聖賢的天子,都未必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都會遇到某些不服從的士人。伯夷、叔齊不吃周王朝的糧食,太原人周黨不接受我的俸祿,也是人各有志。賜給周黨帛四十匹,送他回故鄉。



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氣度,實在令人讚嘆不已。可惜的是,歷史上如劉秀這般胸襟寬廣、氣度恢弘的帝王,又實在是太少了。


外國的歷史至簡不太懂,不敢妄下斷言。在中國歷史,唐太宗李世民大概能算一個,除此之外,還有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洞悉先機,準確預判:光武帝劉秀如何給予赤眉軍致命一擊?
殺人不見血:劉秀用這一手段,取敵首於千里之外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