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30萬的石達開,為何敗給只有兩萬雜牌軍的左宗棠?原因有四點
石達開何許人也?看過太平天國的人都知道,他是太平天國有名的大將。1851年12月,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時,石達開因功被封「翼王五千歲」,他的領軍風範和治軍方略是其他太平軍將領所不能媲美的。1852年,在西王蕭朝貴戰死長沙後,情勢一度危機的太平軍正是靠著石達開的東征西討才穩定了局勢。
1854年,翼王石達開和曾國藩在九江、湖口一帶拉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而這次戰役,也是石達開史上「最輝煌」的一次,曾國藩率領的湘軍被太平軍各種吊打。但是,1859年他親率三十萬大軍去攻打左宗棠,結果被反包圍,大敗而逃,這又是為何?
清道光十一年,石達開出生在貴縣北山裡一個比較富裕農民的家庭里。在其九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只留下弱妻幼子,家道也因此衰落。為了一家生計,年方十四歲的石達開靠經商度日,雖然生活艱辛中,但他也不忘習文弄武,再加上他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深得當地百姓的擁戴。1850年,石達開毀家紓難,率四千鄉丁參加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一路北上開啟了漫漫的創業之路,石達開作為年輕的領袖,二十歲就被晉封「翼王五千歲」。他在政治上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布告天下招攬有能人才,參與設定了太平天國的省、郡、縣三級行政架構體系,為太平天國政權的穩固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軍事上,他更是一次次打破清軍對天京的圍困,其戰鬥力簡直可以用「爆表」二字形容。1852年,他率軍西渡湘江,開闢河西基地,緩解了太平軍的缺糧之危。之後,兵鋒所指取得「水陸洲大捷」,帶領太平軍跳出了清軍的包圍圈,奪岳陽,占武漢,自武昌東下金陵,在短短的二十八天時間內,他率部縱橫一千八百里,戰必勝、攻必克,打得清軍聞風喪膽。尤其是於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兩次將湘軍水師打得潰不成軍,就連湘軍統帥曾國藩也差點跳水自殺!
1856年3月,石達開在江西樟樹再次大敗湘軍後,湘軍首腦曾國藩為避其鋒芒不得不龜縮到堅城南昌固守待援。正當石達開率軍圍殲曾國藩時,此時從天京傳到一道命令,讓他率軍回天京參加解圍戰。石達開也不負眾望,率軍大破清軍江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長達三年的包圍!
然而,隨後太平天國爆發了「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被殺,韋昌輝和秦日綱先後被處死。見勤王有功的石達開深得人心,此時的天王心生疑忌,對石達開百般牽制,甚至意圖加害。為了顧全大局,避免再次發生內耗,石達開不得已於1857年5月避禍離京,前往安慶,選擇了"另立門戶"!在其出走時,跟隨他征戰多年的部下大多數都同行,之後又陸陸續續收編了慕名而來的其他太平軍士兵,加上後勤部隊,總兵力共計30萬。
1859年春,石達開率部入湘發動 「寶慶會戰」。此時的湘軍主力正計劃分兵三路進攻安慶,聞石達開欲攻取寶慶,湘軍軍心全線動搖,只好暫時放棄進攻安慶的打算,主力星夜馳援寶慶。寶慶會戰,石達開親率三十萬太平軍從東、西、南三面將寶慶城團團圍住,但結局卻是擁有優勢兵力的石達開被不到兩萬雜牌軍的左宗棠打敗。其失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三十萬大軍戰鬥力卻非常弱: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因受到猜忌而出走時,所帶走的數十萬精兵,其中大多是離開廣西後從太平天國攻取地區不斷增補的新兵,由於常年打仗,所以新兵的訓練一直跟不上,戰鬥力自然十分的弱。同時,為了應付戰爭損員,石達開一路招兵買馬,在1859年進入湖南後,雖然麾下兵力已達三十萬,但這其中基本上是沿途裹挾而來的平民百姓,有經驗的士兵更是少之又少。
二、沒有穩定的後方根據地:
在攻打寶慶時,由於常年的東征西討,石達開並沒有一塊完整的後勤供給地。沒有根據地就沒有比較可靠的給養來源;沒有根據地就沒有辦法給士兵提供長期休整和訓練的可靠場所。所以,在攻打堅城寶慶時,湘軍堅守待援,缺乏給養和攻城裝備的石達開自然是一籌莫展。
三、所謂的兩萬雜牌軍:
與石達開率領的部隊不同,堅守寶慶的這兩萬雜牌軍實際上是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正規軍隊,都是曾國藩一手組建和訓練起來的部隊,只不過這兩萬人的統兵將領是左宗棠。再加上湘軍已經開始朝著近代化軍隊邁進,軍中裝備了從洋人手中購買的洋槍洋炮,所以這兩萬人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四、清軍的及時救援:
在得知石達開將寶慶圍住後,原計劃攻打安慶的三路湘軍星夜回師,全軍急行軍朝寶慶奔來。眾多的湘軍精英匯聚一起,共同應付一個石達開。再加上此時的石達開,由於缺乏攻城的重武器,在會戰中並沒有強攻城池,而是與城外的清軍激戰。直到湘軍主力全部到位後,士兵戰鬥力弱,又沒有後勤補養的石達開便被打敗了。
以上四點就是擁兵三十萬的石達開,被只有兩萬雜牌軍的左宗棠打敗的真正原因。如果其他朋友有不同意見可留言,謝謝!
※在抗日戰爭中,他是被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至今葬不見屍!
※悍匪張子強在成功綁架李嘉誠長子後,為何敢獨自一人登門索要贖金
TAG:歷史小米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