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手機也能拍出攝影大片,你必須掌握的3大核心技巧

用手機也能拍出攝影大片,你必須掌握的3大核心技巧

縱觀目前的手機市場,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以「拍照功能」作為最大賣點從而推出自己的新品。當然,隨著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高端,像素越來越好,且它的便攜性,現在手機攝影已經成為攝影圈一個很大的發展趨勢。而當我們看到各類手機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時,更是無法相信,這些高大上的作品竟然是手機拍的?為什麼同樣是手機拍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其一、前期拍攝要點

有些人認為前期跟後期是分離的,其實不然,此問題重點在前期怎麼「拍」?前期跟後期是一脈相承的創作,前期拍攝時就已經要考慮到作品成品的樣子,其中的影調、氛圍都應當瞭然於胸,如若不然,則拍的時候很快,拍完後才發現種種毛病,後期全用來補救前期的失誤,那麼你所想表達的拍攝主旨也許就會大大減分。

選擇HDR拍攝模式,那麼必然會盡量兼容高光和暗部,但是當光比非常大以至於開著HDR會導致一方無法兼得的時刻,又該如何選擇?我們是否都了解手機HDR拍攝模式的特點呢?比如:對高光補救能力比暗部強,在極限光比情況下,選擇更高的曝光值,讓高光看起來過曝的更厲害些,有助於獲得更多的暗部細節同時保證高光細節。而如果選擇更低的曝光值則會在保住高光的同時丟失更多的暗部。

當然最終還是取決於表達的需要,如果為了拍攝剪影則毫不猶豫地降低曝光,如果暗部是人臉則應毫不猶豫的提高曝光。


其二、後期畫質提升的核心方法

後期中提升畫質的操作流程應該是:曝光——色調——細節——銳化。

曝光的主要目的:突出主體,增加細節。突出主體可以採用:增加對比度、降低曝光度、增加飽和度;增加細節可以採用:拉高氛圍、拉高暗部、降低高光;其次可以利用色調對比度,對不同色階的色調進行反差增強,起到強化反差吸引眼球的作用。

色調的調節:可以在調整圖片中使用暖色調和飽和度選項進行調和,也可以在濾鏡中使用復古、戲劇進行色調的改變。

細節的調整:在銳化之前,通過曝光和色調調整,一張照片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後期,那麼我們必須要仔細審視照片的細節是否滿意,並通過局部調節濾鏡對畫面中的部分進行調整。

而銳化則是無差別加強像素之間的反差,使得照片看起來更清晰,一般來說,謹慎拉高結構,以提高銳化程度為主。


其三、盯、擦、柔三字解決問題

盯:調節畫面色溫/色調,明度/亮度,飽和度的時候,死死盯著畫面中過渡的部分,比如從天空到雲彩的邊緣,從天空到建築的邊緣,從亮部逐漸過渡到暗部的邊緣,從冷色到暖色的邊緣等,一旦發現出現色漬、假亮、噪點,就馬上回到對畫質問題的調節上繼續調節。

擦:如果有時候當畫面出現色漬、假亮、噪點的時候,主題特別美剛好合適,或者色調和影調剛剛最好看怎麼辦,我們可以使用PS中的蒙版來解決,總的思想是:將出現畫質降低的部分擦除,或降低調節強度,保留畫面中調節滿意的部分,從而實現局部調節,局部保護。

柔:如果用了蒙版也沒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選擇用柔焦效果,再採用盯、擦的方法,盯著畫面擦除不需要柔焦的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槿話影 的精彩文章:

這4個引導方式是否用對,決定了你的作品是不是足夠的吸引人

TAG:木槿話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