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人都是藝術家,但藝術不能裸奔

人人都是藝術家,但藝術不能裸奔

優質文章,第一時間送達

GIF

說到行為藝術,你也許會想到這樣一幅場景:舉止古怪的藝術家在眾目睽睽下做著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引得駐足的觀眾連連稱奇。或許你會覺得行為藝術與博物館中經典的作品相去甚遠,難登藝術史的殿堂。然而,有這麼一個人卻改變了我們的認知,他就是約瑟夫·博伊斯。

有一句話你一定聽過:人人都是藝術家。這正是博伊斯「社會雕塑」理論的核心。博伊斯作為雕塑家、事件美術家、「宗教頭頭」和幻想家,是後現代主義的歐洲美術世界中的最有影響的人物。

約瑟夫·博伊斯

在博伊斯看來,暴力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他反對以暴力去爭取和平。而藝術則被他認為具有革命潛力,藝術創新是促進社會復興的無害的烏托邦。博伊斯正是這樣試圖用藝術去重建一種信仰,重建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自然的親和關係。

博伊斯曾說過:"藝術要生存下去,也只有向上和神和天使,向下和動物和土地連結為一體時,才可能有出路。」他的作品也集中反映了他的這種思想。

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

1965年,在杜塞爾多夫的一家畫廊里,博伊斯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頭上塗滿蜂蜜並粘上金箔,右腳鞋子上系著一片鋼鞋底,左腳鞋子上系著毛氈鞋底,懷裡抱著一隻死了的野兔,來回踱步,喃喃自語,所有人只能通過窗戶觀察他的行動。三個小時過去,門被打開,觀眾湧入房間,博伊斯卻抱著兔子背對觀眾坐下,一言不發。這是博伊斯最有名的作品《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

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

這件作品歷來被認為是博伊斯作品中幾件極為晦澀的作品之一,其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極富象徵意義:蜂蜜和金粉構成了一個神聖的面具,象徵智慧和純粹的黃金也代表了源自太陽的力量;而蜂蜜在古德國及古印度則被視為一種獲得重生的媒介,鋼與氈的鞋底分別象徵著堅硬的理性和精神的溫暖,兔子在歐洲古代文化中代表的是一種收穫的富足,以及一種延續不斷的繁衍生息的力量,所以在他的藝術中,兔子成為了超越人類,而與大地、自然關係更為密切的神物。

博伊斯說,這件作品借用一隻動物表達了人類的局限性。每個人都想解釋問題,但其實世間萬物無不包含某種神秘或質疑:「死掉的兔子也比固執的人類更有藝術感受力」。

荒原狼:我愛美國,美國愛我

1974年,博伊斯從德國來到紐約,在機場,他包裹著毛氈,並被一輛救護車運送到蘭尼·布洛克畫廊,雙腳從未踏上美國的土地(他強烈反對美國捲入越南戰爭)。在畫廊里,他和一隻北美狼度過了三天,狼一開始表現出侵略性,然後是警惕,最後變得友好。每天會送來50份《華爾街日報》,狼則會在它們上撒尿,但博伊斯的眼睛從未離開過那隻狼。這一作品,名字叫做《荒原狼:我愛美國,美國愛我》。

Like America, America Likes Me

這成為了博伊斯影響最大的一件作品,這件充滿神秘色彩和宗教儀式意味的作品中,博伊斯用了象徵生命包裹的毛氈,同時又使用了狼這種在美洲傳統習俗中被認為是神聖的動物,似乎是在探索人與動物之間的溝通和交融。也有批評家認為,野狼是美國印第安人的象徵(是他們圖騰崇拜的形象),但卻被白人捕獵殆盡,因此這件作品所表達的又是對現代化生活價值、消費社會中人的物質化墮落的批判。

7000棵橡樹 - 城市綠化代替城市管理

博伊斯在世界知名現代藝術展覽會卡塞爾文獻展上,將7000塊玄武石安放在卡塞爾Fridercianum藝術館前的弗里德里希廣場上, 並將其擺成了巨型楔形三角形狀,目的在於,向人們展示,如何一步步剷除眼前由石頭堆砌出的大山。

「在這座石山的頂部博伊斯種植了第一批橡樹;就在橡樹的旁邊博伊斯將一個玄武石柱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每個人只要捐款500馬克,就可以移開一塊玄武石,並在原來的地方上種上一棵橡樹。博伊斯通過這個活動想要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所有這些留下的紀念都是由一個有生命的部分,即隨著時間不斷成長變化的樹木, 以及一個永恆不變的部分,即玄武石,其在外在形狀,數量,規模,重量上都不隨時間改變。」

最開始這件作品引發了公眾的不解,憤怒甚至是抵抗。1982年有人把紅漆澆在石堆上表示抗議,不少市民認為這樣的作品不能美化城市,反而會堆積落葉和鳥糞。當一位司機開車撞到石堆而導致身亡的事故發生後,人們的反抗變的更加強烈了。但是隨著樹木的增加,公眾也慢慢開始接受這個作品, 樹與石的組合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整個市容的一部分。

這部被稱為「社會雕塑」的作品逐漸同這個城市的地貌以及社會相吻合,也開始受到人們積極主動的關照一直保持著活力。

從將第一塊最初同橡樹一起安置在Fridericianum廣場上的玄武石搬運到特定的地方,一直到最後一塊石頭的成功轉移,整個活動整整持續了5年之久。取代原有石塊栽種的樹除了細頸橡樹,美國沼澤橡樹和紅橡樹還有36棵其他種類的樹木,包括銀杏樹,歐洲白蠟樹以及美國鵝掌楸。然而博伊斯最終沒有親眼目睹種植活動全部結束。他於1986年一月去世。

1987年第八屆卡塞爾文獻展上,由他的遺孀艾娃?博伊斯和他們的兒子文策爾共同完成了他的作品。他的兒子於1987年6月12日將最後一棵橡樹種在了Fridericianum前的第一棵橡樹旁,這棵樹是他父親於1982年3月16栽種的。

社會雕塑

博伊斯提出了一個改造世界的具體方案,即所謂的「 社會雕塑「 。社會雕塑的宗旨是要恢復人失去的本性,平衡理智與感情、思辯與直覺之間的關係。人們應該從狹隘僵硬的思想中解放出來人,積極投身於創建充滿人性、充滿的「 熱電「 的社會的事業之中,把整個社會作為宏大藝術的「社會雕塑「 品來創造,人人各盡所能地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因此「 人人都是藝術家「

雖然從浪漫主義的英國花園到未來主義、達達主義都強調生活與藝術統一重要性,而只有從伊依斯和他的激浪藝術家們開始,生活本身才真正成為藝術,才打破了藝術和生活的不可逾越界限。

Iphigenia

博伊斯的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成為了當代藝術的一個里程碑。「 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句經常被引用、也常常被誤解。這句警句並不意味著博伊斯特意倡導毫無天賦的半吊子藝術家或工匠搞藝術創作,他的宗旨不過是想發掘每一個身上潛在的創造力,證明人的創造力是人類最大的資本。

其實真正理解博伊斯其實並不難,只要消除固有的偏見,做好接受他的世界觀的準備,就可以進入他的精神世界,至於他的的作品到底是否是藝術則取決於每個人對藝術的主觀理解。

搭訕OF君小黑

比看片兒還有意思

還可以加入黑科技群

嘿嘿嘿

「做人人都能學會的創意編程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想當然 的精彩文章:

虛擬現實&音畫互動將成為顛覆音樂產業的黑科技?
《頭號玩家》里的VR世界離我們還有多遠?

TAG:想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