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拾遺物語

都以為我是詞人,其實我是情痴。

宋神宗元豐七年,

也就是公元1084年,

我出生於山東章丘一個書香門第。

我父親叫李格非,

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

與廖正一、李禧、董榮並稱「蘇門後四學士」。

父親在朝廷擔任禮部員外郎,

是個從六品的小官,

相當於文化部副司級官員。

而我母親王氏呢,

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

在祖父熏陶下,母親也寫得一手好文章。

《宋史》說:「拱辰孫女,亦善文。」

父母都喜歡大唐詩人王維的詩,

尤其是那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所以便給我取名「清照」,

意即:清泉照影,心地澄澈。

在那個時代,一般的女孩子,

都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

待字閨中,專攻女紅。

我很幸運,由於父母非常開明,

所以我在學習女紅之餘,

得以盡覽家中萬卷藏書。

書讀多了,便手癢,

於是就學著男人寫點閑文章。

父親讀了我的閑文,評價說:有靈氣。

有了鼓勵,我便更加喜歡玩弄筆墨了。

6歲那年,父親做了太學博士。

太學,乃大宋最高學府,

是專門培養棟樑之才的機構,

父親就被調去這裡做了教授。

於是,我便跟著父親,

來到了大宋首都汴京(開封)。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大唐中興頌

我15歲那年,

父親與幾位朋友去游匡山。

回家之後,他遞我一捲紙:

「這是我好友張文潛寫的《浯溪中興頌》,你學習學習。」

唐朝文學家元結,

曾寫過一篇《大唐中興頌》,

此文乃歌頌大唐中興的傑作,

後被顏真卿題於石崖之上,

這就是著名的「浯溪摩崖石刻」。

張文潛叔叔寫的《浯溪中興頌》,

就是應和這篇《大唐中興頌》的。

讀完這篇《浯溪中興頌》,

我萌生了一個與張叔叔不一樣的看法:

「為什麼大家總是歌頌唐朝中興,

而沒有看到其淫逸腐化的一面呢?」

於是我寫了「和張文潛浯溪中興頌二首」長詩,

來檢討唐朝安史之亂為什麼會發生。

比如,其中一句就是「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為什麼唐朝軍隊老是打敗仗呢?

因為好馬都給楊貴妃送荔枝去了。

父親覺得我想法獨特,

便將兩首詩傳了出去,

沒想到竟然轟動了汴京,

後來,大學者朱熹評價說:

「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就是說萬萬沒想到,這些話竟然出自一個女孩子之口。

後來,父親又把我填的詞傳了出去,

很多詞人看後都說:「我等男人,也寫不出如此佳句。」

於是我在汴京便有了「才女」之名。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清代《歷朝名媛詩詞》中的李清照

17歲那年,哥哥帶我去逛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是汴京最大的寺廟,

每月都要搞大型廟會,

賣什麼東西的都有,

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就發生在這裡。

這一次逛大相國寺時,

我認識了太學生趙明誠。

我父親是太學的老師,

他常常提起學生趙明誠。

明誠的父親趙挺之乃吏部侍郎,

相當於國家人事部副部長,

是堂堂的朝廷三品大員。

明誠雖然出身於高官之家,

但是沒有一點紈絝子弟習氣,

他從小就喜歡研究金石字畫,

雖然年紀輕輕,卻有了「汴京第一金石學家」的美名,

在汴京,對於金石字畫的品鑒,

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所以我父親特別喜歡他。

那一天,恰好明誠也在逛廟會。

當哥哥跟我介紹他是趙明誠時,

我眼裡立馬冒出一串火花。

他,竟是那樣的溫文儒雅,

以至於我只偷偷瞥了一眼,

心裡便如萬隻小鹿在亂撞。

當哥哥跟他介紹我是李清照時,

他先是愣了一下,接著瞳孔驟然收緊,

「哦哦」了好幾聲,才羞澀地說:

「原來你就是李清照啊!」

那天回家後,我就失眠了,

一閉眼,就全是他的影子,

我心猿意馬地想入非非:

「明誠,你做我老公可好?」

後來,明誠對我說,

那天回家後,他也失眠了,

他也心猿意馬地意淫著:

「李清照,請做我老婆吧。」

世間有個詞叫「一眼萬年」,

以前我不懂其義,

但自從那天我遇見趙明誠,

瞬間就懂得了此詞之深情。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明代《千秋絕艷圖》中的李清照

我雖然渴望明誠做我夫君,

但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宋神宗做皇帝期間,黨爭激烈。

新黨要變法,舊黨要維舊,

於是兩派整天斗得不可開交。

明誠的老爸屬於新黨,

而我的老爸屬於舊黨,

所以我們兩家根本不可能聯姻。

就在我感嘆造化弄人的時候,

皇帝老兒宋神宗竟然死翹翹了。

他死後,宋徽宗趙佶繼了位。

趙佶早就看煩了兩黨之爭,

所以一繼位,就採用了折中政策:

「我既不偏袒新黨,也不偏袒舊黨。」

所以立的國號叫「建中靖國」。

於是新舊兩黨的矛盾就此緩和下來。

兩黨矛盾一緩和,明誠就開始想轍。

他為了娶我,開了一個大大的腦洞。

那天早上,明誠一醒來,

就跑去找父親趙挺之:

「老爸,我昨晚做了個怪夢。

夢見了一本書,

內容我記不得了,

只記得其中三句話,

我不知道什麼意思,

你幫我解釋解釋吧。」

趙挺之問:「哪三句話?」

趙明誠說:「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趙挺之立即用手比劃道:

「言與司合,就是『詞』字。

安上已脫,就是『女』字。

芝芙草拔,去掉草字頭,

就是『之夫』兩字。

聯起來就是『詞女之夫』。

就是提醒你最好娶個詞女做老婆。」

趙明誠故意裝糊塗說:

「詞女,汴京有好詞女嗎?」

趙挺之說:「有啊,李清照。」

明誠的腦袋瓜真是太溜了,

後來這事被記入《琅嬛記》里。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不久,明誠就來提親了。

那天上午,我盪完鞦韆,

正在院子里歇息喘氣,

明誠和他父親就來了。

我完全沒有防備,

嚇了一大跳,趕緊就往邊上跑,

鞋也來不及穿,

頭上金釵也掉了下來。

跑到門口,我停了下來,

因為我實在太想見明誠了,

可我又不好意思停下來張望,

於是便假裝嗅聞門口的青梅,

然後一眼一眼地偷窺他。

明誠一走,我回到閨房,

就寫下了那首《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剛滿18歲的我,

就這樣嫁給了趙明誠。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我是女文青,明誠是男文青,

當文青遇上文青,

我們就過上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明誠超級喜歡研究金石字畫,

14歲那年,他就立下大志:

「寧願飯蔬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

寧願一輩子吃粗茶淡飯,

他也要遍搜天下金石字畫,

撰寫中國第一考古經典《金石錄》。

我喜歡這種有志趣的男人,

於是很快就成了明誠的小迷妹。

在明誠的熏陶指點下,

我也愛上了金石字畫。

那時候,明誠還是太學生,

沒有什麼經濟收入,

他父親也是清廉之官,

所以每個月只給明誠很有限的生活費。

明誠把生活費分成兩半,

一半交給我,用於生活開銷。

一半留下來,用於搜集文物。

明誠每次從太學回來,

都要去當鋪典當衣服。

夏天,他把冬衣典當出去。

冬天,他把夏衣典當出去。

然後揣著換回的五六百錢,

興高采烈地就奔大相國寺去了。

我心疼明誠,只好千方百計節省開支。

我不要山珍,只要粗茶。

我不要海味,只要淡飯。

我不要明珠,只要荊釵。

我不要翠羽,只要布裙。

我每個月最開心的日子,

就是拿著從生活費中省下的碎銀,

和明誠一道去大相國寺淘寶。

每次淘到好寶貝,我們便一起校勘,整理成集,題上書名。

那滋味,真是美啊,

美到任何詞語都無法言說。

當然,也有傷心嘆息的時候。

比如那一天,有人拿著一幅畫找上門來:

「這是徐熙畫的《牡丹圖》,

聽說你們喜歡收藏名畫,

今天我特意送上門來。」

我和明誠一看,確是真跡:

「這畫你賣多少錢?」

「二十萬錢。」

「太貴了,少點可行?」

「少一文也不賣。」

明誠就說:「那你留在我家住一晚,我籌籌錢。」

那晚,我和明誠忙了一夜,

找遍了能找的朋友,

但還是沒能湊齊二十萬錢。

第二天,目送賣主離去時,

我和明誠的心都碎了,

相對無言,惆悵了好多天。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明誠教我品鑒金石字畫,

我就教他作文填詞。

他一開始還很不服氣,

覺得自己也是填詞的好手。

經過一件事後,他才服了氣。

那年重陽節,明誠在太學上學,不能回家。

我覺得很孤獨,就寫了一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明誠讀了這首詞後,

一心想把我比下去,

他閉門三天,填了50首詞,

然後再把我這首詞摻雜其中,

送給評論家陸德夫品鑒。

陸德夫閱後說:「只三句絕佳。」

明誠忙問:「哪三句?」

陸德夫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自此,明誠才服了氣:

逢人就說:「填詞嘛,還是我老婆厲害。」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清代崔錯《李清照像》

明誠與很多男人不一樣。

那些男人都把女人當擺設,

當成一個生兒育女的工具。

但明誠不,他把我當朋友和知己。

所以他不僅不限制我喝酒,

還教會了我好多酒令。

我們常常把酒月下,

聊詩歌,聊金石,聊江湖,聊人生。

有一晚,我喝得實在太多,

睡了一晚,酒意仍未退去,

一睜眼,看見明誠正拉帘子,

便問他:「昨夜雨大,海棠花怎麼樣了?」

明誠答:「經過一夜雨水澆灌,海棠花葉子長繁茂了,但花卻凋謝了。」

我心有所動,提筆寫下了那首《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朋友邀請明誠蕩舟遊玩。

我好羨慕,就說了一句:

「可惜我不是男人,不能同去。」

明誠笑了笑,對我說:

「這有何難,你穿上我的衣服,

女扮男裝,就可以同去了。」

那晚,我們蕩舟湖上,

一邊遠眺煙波浩渺,

一邊舉杯對酒當歌,

嗨得不知所以,酩酊大醉。

迷迷糊糊間竟然迷了路,

跑到一片蓮藕深處去了,

驚醒了一群剛剛入睡的歐鷺。

第二天酒醒,我想起此事,

不禁「噗嗤」笑出聲來,

便提筆寫下了那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我流傳後世的詞有60多首,

其中近30首都寫到了「喝酒」,

所以很多人說:「李清照是一個酒鬼。」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

我喝的不是酒,是愛情。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趙明誠手跡

不知道為什麼,

我從小就喜歡搞點賭博。

但與很多人不同,

我不喜歡那種只拼運氣的賭博,比如擲骰子。

我喜歡那種需要比拼智力的賭博,比如打馬。

打馬,就是麻將的前身。

明誠知道我這個愛好後,

不僅沒有嫌棄我,

還在收藏金石文物的時候,

給我買了很多關於打馬的書。

我深透研究這些書後,賭技迅速飆升,

與親朋好友玩賭時,幾乎從不失手,

所以大家給我取了個外號——賭神。

找不到對手,獨孤求敗很掃興,

於是我就寫了一本《打馬圖經》,

專門傳授大家「打馬」的技術。

在此書里,我寫了這麼一句序言:

「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巳。」

翻譯成白話就是:

我呢,天生就喜歡賭博,

只要有牌局我都想參加,

一上牌桌就廢寢忘食,不分晝夜。

我這輩子玩賭,幾乎沒輸過。

為什麼呢?因為我牌藝精啊。

世人皆知道我牌技高,

卻不知道這牌技之後是愛情。

我為什麼要講「酒鬼」「賭神」兩件事呢?

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

真正愛你的人,會讓你活得像自己。

而不夠愛你的人,才用改變你的方式來附和自己。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清姜埂《李清照小像》

幸福總是短暫。

我和明誠結婚不到一年,災禍就降臨了。

1102年,在奸官蔡京慫恿下,

宋徽宗重新啟動了變法。

於是反對變法的人都成了奸黨。

宋徽宗親自題寫了「元佑黨人碑」,

將一個個「奸黨」名字刻在石碑上,豎立於宮殿門外。

意即:讓你們永世不得翻身。

我父親作為蘇軾門生,

自然難逃「奸黨」名單,

他被摘去官帽,發配廣西。

而我公公趙挺之呢,

作為新黨得力幹將,則被提拔做了丞相。

也就是說:我公公和我老爸成了死對頭。

這下我的處境就尷尬了,

趙家上上下下都看我不順眼,

有事沒事就給我氣受。

那時,朝廷下了詔令——一律不得跟元佑奸黨聯姻。

於是很多人都勸明誠:「把李清照休了吧。」

我心驚膽戰,覺得天要塌了。

但明誠握住我手,說了一句:「相信我。」

這句話,從此成了我晦暗日子中的太陽。

那時,朝廷還下了一個詔令——凡是奸黨文集,一律不得印刷、傳閱、收藏。

但明誠並沒有聽從這個詔令,

收藏了很多蘇軾及門生的詩文字畫。

他哥對他說:「你為什麼要干這種掉腦袋的蠢事?」

明誠低頭,沉默不語。

其實我知道他是為什麼,

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我:「別怕,我頂你。」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拾壹

1105年,明誠從太學畢業後,

被任命為鴻臚寺少卿,

相當於外交部禮賓司司長。

這下,我們終於有了獨立收入,

雖不豐裕,卻比以前好了甚多。

但我倆僅僅只高興了兩年,

又一個大災難降臨了。

1107年,在利用完公公對付「奸黨」之後,

蔡京數次向宋徽宗進讒言,

編造了公公的很多條罪狀,

宋徽宗大怒,便革了公公丞相之職。

公公被革職後,憂憤交加,

不到五天,就吐血而亡了。

公公出事,我們自然難以倖免,

很快,明誠也被罷免了官職。

汴京,我們是呆不下去了。

於是我對明誠說:「要不,我們回你老家吧。」

明誠想了想,覺得也好。

就這樣,我們回到了山東青州。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李清照青州故居

拾貳

回到青州,我們修繕房子之後,

我把書房命名為「歸來堂」,以表達歸隱之志。

然後我又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之意,自號易安居士。

遠離政治,致力於金石,

我倆反而活出了自在天真。

那些日子,我和明誠常常一起外出,

遊歷名山大川、尋常巷陌,

收集各種金石與字畫,

然後一起校勘、整理、編號,

寫入《金石錄》之中。

就這樣「折騰」幾年後,

我家宅子里就堆滿了各種文物。

可以這麼說,論收藏之豐藏品之精,

在大宋,我們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古書收藏多了,我倆便經常玩賭書遊戲。

隨便說一典故,然後說出此典出自何書、又在哪一頁。

誰猜贏了,才能喝茶。

我記憶力比明誠好,所以總是贏多負少。

猜中之後,我便得意大笑。

笑得花枝亂顫,茶還沒喝,就全潑灑在衣服上。

明誠見狀,總是捧腹大笑:

「讓你得意,活該。」

我與明誠「賭書潑茶」之事,

後被清朝納蘭性德寫入詞中。

他那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說的就是我和明誠的故事。

這樣的日子真是美啊,

美得我就想這樣過一輩子。

於是我在《金石錄》序言里感慨說:「甘心老是鄉矣!」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幸福?

我會告訴你:

幸福不是大富大貴,

而是和喜歡之人一起做喜歡之事。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拾叄

在青州隱居的十四年,

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日子。

可1121年,好日子結束了。

蔡京失寵,被宋徽宗罷去官職,

一大批官員被重新啟用。

41歲的明誠,也被提拔為萊州知府。

很快,明誠就去了萊州。

而我,則留在了青州。

青州老宅,藏著我倆二十年收藏心血,必須得留一個人照看。

可我萬萬想不到,明誠去萊州一年,就娶了兩房小妾。

我去信,問:為什麼?

他回信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不怪明誠,結婚20年了,

我一直都沒有懷過孕。

婆婆天天逼他:「我要抱孫子。」

所以,我一直覺得對不住明誠,

那個年代,女人若不能生育,

基本就會被定性為無用廢物。

這下好了,他娶了妾,我也心安了。

明誠的信越來越稀,

難道是貪戀新歡、忘了舊人嗎?

是啊,我38了,

容顏已不再美,身體也不再年輕,

怎比得過那些年輕小妹妹呢?

我一個人獨守青州,

想起以往生活的點點滴滴,

不禁悲從中來,淚灑衣襟,

便提筆寫下了那首《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明誠明誠,你當真忘記舊人了嗎?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李鳴·李清照像

拾肆

三年過去了,

兩房小妾依然沒有懷孕。

明誠這才意識到:

「原來是我自己有生育問題啊!」

恍然大悟後,明誠倍感內疚,

給我寫信說:「母親錯怪你了。」

有一天,明誠在淄州境內,

偶然得到了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

他高興壞了,騎上駿馬,狂奔回家。

可一回家裡,他狂喜之情頓時降到冰點。

明誠想找人分享這種喜悅,

可發現家中竟無一人懂他。

那天晚上,他失眠了。

第二天,就給我寫了一封信:

「照,你來青州吧!世上懂我靈魂者,唯有你。」

什麼是最好的愛情?

我想這便是吧。

最好的愛情,

不是經濟上的門當戶對,

而是靈魂上的勢均力敵。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拾伍

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

攻破汴京,擄走了兩位皇帝,

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

我和明誠都嚇壞了,

金兵壓境,山東危急,

而我們的金石文物還藏在青州呢。

1128年,婆婆在江寧(南京)病逝。

我和明誠一番商量後,

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辭官,南下奔喪。

這次奔喪,還有另一個目的——將青州所藏文物運往江寧。

我倆回到青州,趕緊打包,

可家中文物實在是太多了,

我倆盡最大努力裝了15車後,

還剩下10大間文物。

沒辦法,只好留待下次搬運了。

整整折騰了兩個月,

我倆才把這15車文物運到江寧。

可剛到江寧,聖旨就來了——特命趙明誠為江寧知府。

身居要職,明誠不能脫身,

只好拜託我:「你再去青州一趟,把剩下文物都運過來。」

我急急忙忙趕回青州,

正在清點文物的時候,

金兵大軍攻破了青州城。

文物還沒來得及裝車,

一群金兵已衝進了院子,

他們見人就砍,見房就燒。

火光衝天之下,我抓起蔡襄的《趙氏神妙帖》,落荒而逃。

但其餘文物,皆成灰燼。

真是心如刀割啊!

我還沒有從悲痛中緩過勁來,

江寧那邊又突然傳來消息:

御營統治官王亦率兵叛亂,

而作為江寧的一把手,

明誠不但沒有率兵平亂,

還一個人悄悄地棄城逃跑了。

聽到明誠棄城而逃的消息,

我又是憤怒、又是羞愧,

一個大男人,怎能如此貪生怕死呢?

我憤然提筆,寫下了那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楚霸王寧願一死也不逃生,

明誠啊明誠,你太讓我失望了。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趙明誠藏書

拾陸

因為棄城,明誠被革了官職。

一個月後,逃難的我和被革職的他,

終於在安徽池陽相遇了。

見到我後,他一臉愧疚。

讀了我那首《夏日絕句》後,

更是臉紅到了耳根。

他沒有解釋,只是望著那十五車文物。

我瞬間就懂了:明誠不是怕死,而是擔心那十五車文物被叛軍所毀。

900年後,有個收藏家叫張伯駒。

故宮博物院頂級書畫,

近一半乃張伯駒所捐。

「文革」期間,張伯駒被打成「現行反革命」。

被掛牌遊街,他一聲不吭。

被壓石批鬥,他一聲不吭。

被亂鞭抽打,他一聲不吭。

唯有一次,他低下了頭顱。

那一天,紅衛兵將他所藏書畫,

扔到院子的火堆里焚燒。

張伯駒「撲通」就跪下了,

然後流著淚,不停哀求:「要燒就燒我吧,這可都是國家的寶貝,燒了就再也沒有了。」

若你懂得張伯駒,你就懂得趙明誠。

明誠,你棄城雖不應當,

但我不再怪你,我理解你的苦心。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現存趙明誠藏書殘冊

拾柒

這次相聚後,我倆一思量,

便決定去江西贛江隱居。

哪知道還沒開始動身,聖旨又到了——立即赴任湖州知府。

自從讀了我的《夏日絕句》後,

明誠一直羞愧在心,

所以這一次,他決定以身報國。

我雖然萬分不願,

但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便對他說:「去吧,去吧。」

1129年6月23日,

明誠拿著任命書上路了。

望著他的背影,我流淚大喊:

「如果情勢危急,我該怎麼辦?」

明誠轉過身,遠遠地回答:

「你就跟著眾人逃難吧。

遇到危險,就扔掉雜物。

再不行,就扔掉書畫。

再不行,就扔掉古器。

但那些祭器禮器,

你務必帶著,一定不能扔了。」

大夏天,因晝夜趕路,

明誠不幸中了暑,

接著又染上風寒,

再接著又感染了瘧疾。

他的身體,一下就垮了。

我得到訊息,立即趕去會和。

可等我趕到時,他已病入膏肓。

1129年8月18日,

他握著我的手,閉上了眼睛。

安葬明誠後,我也大病了一場。

守著他靈位,我茫然不知所措。

明誠啊明誠,你都走了,

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拾捌

我多次想追隨明誠而去,

可一想到文物便斷了此念。

這可是明誠一輩子的心血,

我要把它們送到一個安全之地。

於是我帶著文物開始了逃亡。

明誠有個做兵部侍郎的妹婿,

此刻正在南昌護衛皇帝。

於是我立即讓兩個管家,

先帶一批文物送往南昌。

可這批文物剛剛抵達南昌,

金兵就攻陷了南昌城,

於是這批文物就像雲煙一般消失了。

聽聞訊息,我心口一痛,噴出一口鮮血。

然後我想到了弟弟李迒,

弟弟正擔任勅局刪定官,

我便決定去台州投靠他。

可等我趕到台州時,

才發現台州大小官員都跑光了。

於是我又趕往睦州,

一到睦州,又發現官員逃光了。

於是我又經衢州趕到了越州。

兵荒馬亂,我不敢將文物留在身旁,

便下重金讓人寄往剡縣。

誰知道在寄送途中,

這批文物竟被官軍劫了財。

聞聽訊息,我又噴出一口鮮血。

歷經這兩次劫難後,

明誠所藏文物已喪失大半。

那段時間,我常常以淚洗面。

明誠啊明誠,我對不起你。

倖存下來的文物,

我再也不敢託人運送了,

我要寸步不離守在身邊。

隨後,我又逃亡到了蘇州,

租住在一戶鍾姓人家屋中。

我把文物藏在床下,形影不離。

可有天晚上,我睡得太沉了,

盜賊竟然挖開牆壁,

偷走了我五大筐寶貝。

我氣憤難當,又噴出一口鮮血。

直到1141年,我才停止了逃亡。

這一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

金兵退軍,局勢安穩下來。

於是我就在杭州定居了下來。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李清照行蹤圖

拾玖

就這樣逃亡了兩年,

錢花光了,身體也垮了,

我變成了一個兩鬢斑白的老太婆。

真想一死了之啊,

但我不能死不敢死,

我死了,這些文物怎麼辦?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

一個人闖進了我的生活。

這個人就是明誠的朋友張汝舟,

張汝舟經常攜錢攜物來看我,

噓寒問暖,讓我很是感動。

就這樣往來一段時間後,

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

「清照,嫁給我吧,讓我好好照顧你。」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說實話,我不喜歡張汝舟。

我也不需要別人來照顧我。

但是,我需要人幫我照看文物。

輾轉反側猶豫了好幾天,

我最終決定:嫁給張汝舟。

可結婚沒多久,我就發現了張汝舟的真面目——他竟然偷我的文物出去賣。

我問他為何要幹這種事,

他卻惡狠狠地對我說:

「你也不想想我為何要娶你,

圖你容顏嗎?圖你身材嗎?

還不是看在文物的面子上。」

我氣得身體直發抖:

「再動我藏品,我跟你拚命。」

從此之後,他總是尋找各種理由暴打我。

我痛不欲生,提出:「離婚。」

他咆哮著說:「休想。」

那時候,朝廷有個規定,

科舉考試達到一定次數,

朝廷就可授予你一定官職。

張汝舟就是因為虛報考試次數,

才騙到了一個小官做。

為了逃出張汝舟的魔掌,

我決定狀告他騙官。

但當時刑律規定:妻子告丈夫,不論丈夫有無過錯,妻子都要坐牢兩年。

朋友都勸我忍忍算了,

但我堅決不:就算坐牢,也在所不惜。

我就這樣告了張汝舟,

朝廷一查,我所告屬實,

便立刻革了張汝舟的官職,

我也因此蹲了大牢。

幸運的是,有很多朝廷官員同情我,紛紛為我求情。

我坐牢沒多久,就被放了出來。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貳拾

我又回到了一個人生活的狀態。

明誠啊,你可知道,

每次一看到這些文物,

往事便歷歷湧上腦海。

我常常一個人坐在屋子裡,

盯著自己傾斜的影子發獃。

有一天,想你想得太甚,

不知不覺就已淚流滿面,

於是提筆寫下了那首《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萎靡很多天後,我終於下了一個重大決定:要幫明誠完成《金石錄》。

其實在明誠去世之前,

《金石錄》初稿已經完成,

只是其中有些疑問沒有核實校正。

我想完成核實校正的任務,

這樣我才有臉去九泉見明誠。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米芾《張季明帖》

貳壹

公元1150年,我去了兩次鎮江,

目的只有一個——拜訪米友仁。

米友仁乃大書法家米芾的公子。

我為什麼要去拜訪米友仁呢?

因為我手中有兩幅米芾的字帖,

想請他鑒定一下是否是真跡。

米友仁一看這兩幅字帖,

頓時高興壞了:「是我父親真跡。」

米芾這個人寫字有個習慣,

就是「無興緻,不寫字」,

所以,留下的墨跡非常稀少,

以至於他一寸見方的題字,

都炒到了非常高昂的價格。

像我手中這兩幅大型字帖,

米公子說:「可比黃金千兩。」

就像這次拜訪米公子一般,

十年中,我四處奔走,終於把《金石錄》中的種種疑問,都一一核實校正了。

終於,《金石錄》付印了。

此書一出,頓時驚震業內。

被譽為:「歷代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

《金石錄》成為研究中國金石的必讀之作。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貳貳

《金石錄》印製出版後,

我心愿已了,人生再無牽掛。

於是我又愛上了喝酒,

我想用酒來消除寂寞,

可總是越喝越寂寞。

我想用酒來消除對明誠的思念,

可總是越喝越思念。

醉後提筆,我寫下那首《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世人皆說我詞好,句句傾城。

無數人都想學我作詞的技巧。

其實,我哪有什麼技巧,

無非就是情深而已——有深情,何愁沒金句呢?

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但我的心情卻越來越好,

我終於要去九泉見明誠了,

「你好啊,趙明誠。」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 李清照紀念館

貳叄

1155年5月12日,

我安靜地閉上了眼睛。

死之前,有個朋友問我:

你為什麼對趙明誠這麼好?

我笑了笑,沒回答。

答案在800年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戈爾丁的書里:

「我覺得女人自稱和男人平等真是太傻了,

因為一直以來,

女人都遠比男人優秀。

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

你都會得到更多回報。

你給她一個精子,她給你一個孩子。

你給她一個房子,她給你一個家庭。

你給她一堆食材,她給你一頓美餐。

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整顆心。

她會使你給他的東西放大和倍增。」

男人啊,只要你懂得給予,

一定會遇到另一個李清照。

閉上眼睛的那一剎那,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詞: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END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

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拖延症,叫王家衛
他放棄千萬收入與俞敏洪承包一片沙漠,竟然還想種出米??

TAG:拾遺 |